[原创] 心底田园_抒情散文_.

居处西面偏南,隔一条小路,是一小片精致的山水。这片山水是人工所为。山,是从别处拉了土来堆成的,矮矮的,但上面有草,有树;“山”的北面,紧挨着,是一小片人工湖,呈长条状,蜿蜒地盘曲在那里。山、湖之间的小路窄窄的,若是夕阳西下的黄昏,在两旁树木的笼罩下,更多了一份清幽的韵致。
这片山水占了大半个街区,在喧闹的城市里,这样一片山水难免几分刻意的雕琢,但是和那些同时人工修建的游乐场相比,它的清幽的质朴确实难得的。这片清幽的山水却是寂寞的,小城里的人大多不知道它的存在,也许是虽知道也不屑一顾吧。每到夜晚,离这片山水不过几十步的天地广场彩灯熠熠,笑语喧喧,而这片清幽的山水,却安详得、恬静躺在那里。
发现这处小天地是偶然,但却是因为它才买下现在的新居。那时我们正为新居选址,和另一处地角相比,这里环境安静,但整个楼只有12层高,面积也较另一处小。一天驱车围着这两处地方兜风时,无意间发现紧挨着此处新居竟藏了这样一片精致的天地,只是以前没注意到它的存在。难题就在那一瞬间解决了。第一次打开新居的门,在客厅的窗前俯瞰广场,先生问我:这一处的面积不到二百平米,比你当初的期望小,你为什么决定要这里?我拉他到阳台上,指着不远处那片幽静的山水:我喜欢那片小山那片湖。先生笑,说我怪。说不清为什么,我喜欢那份幽静。
故乡也有这样一处土丘,比这里的大许多,略高,土丘在村西小河边;土丘上也有一些树,树比这里的多,比这里的高大茂盛;小河的水清可见底,在河边的浅水里常能看到体态细小的小鱼,象画在水底的影子;有淘气的孩子们来抓他们时,倏忽一下就不见了。土丘再往里,是村果园,这片茂密的小树林,把果园和河滩隔开来。这条小河是黄水河的下游的一个支流,外婆家住河东,奶奶家在河西。从外婆家到奶奶家,趟过河,穿过河西果园这条路是捷径,比从县城绕路而行近十多里路;再往下游不远有一座小桥,河水大时走那座小桥,而在我的记忆里,由村西趟水过河的时候更多些,尤其是夏天,我不要大人抱,自己扑腾着水过去,那乐趣是湿透的衣服所无法抵消的。河边不只是孩子们的乐园,主妇们来这里洗衣服洗头发,黎明、黄昏或周末,还会有一些大孩子夹了书本在土丘上的树下坐着用功。我记忆里藏了一副图画,一个炎热的中午,孩子们在水中嬉戏,忘了是谁家的女人站在河里洗头,长及脚踝的长发在水面上浮动,如同飘在水上的黑色锦缎。没有任何理由,这幅画面藏进我的记忆里,难以忘怀。
后来,村西的果园被伐掉一部分,建起了什么厂子。有一年回去,外公嘱咐说:从城里绕路吧,村西的河不能走了。此后好多年,我没再去过河边,不知道小河究竟怎么样了。村民的日子好过了几年,后来,大部分村民重新开始自己找路子赚钱了,村北头,一些有门路先富裕起来的村民们盖起了两层、三层的小楼,而大部分没有门路的村民们,日子重新窘迫起来。大概是90年的夏天,我和老公(注:那会还只是男友的身份)去看外婆,在一个黄昏,我和他穿过村子,来到河边。土丘仍在,草树已然稀疏,河里没有水,干透的沙土在西斜的霞光里无言的静默着。河道中间已被在河两岸穿行的路人的脚踩成了路,因此河道里的泥沙已经被染成黑色的了,有好心人用砖和石头铺出一条刚够一人通过的小路。就在我们驻足而望时,有人从河对面,踩了那条窄窄的砖石路朝河这边走来。那次以后,我再也没去看过那条小河。我不愿意看到它那已不复清澈流动的憔悴的样子,我情愿把它的美丽永远留在记忆深处,虽然这未免有自欺欺人的嫌疑。
这青砖的小路上,大多数时候散步的只有我们一家,有时女儿耐不得这里的清寂,被不远处天地广场的喧哗吸引,去那里看跳舞了。一个周末,在小路上遇到过一对老人,男的坐在轮椅上,女的推着轮椅,慢慢的走着。在错身而过时,我冲他们微微点了下头,一笑。女人还以一笑,抱怨说:这砖路不太平,轮椅不好走。
每当来这里散步,或在阳台上远眺这片有些刻意的山水,我常想起童年的小河。我知道,我是属于乡村,属于田园山水的。让我感觉怅然的是,如今真正的田园风味正远离乡村,经济条件好些的村子,无不在模仿城市的样子,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又难免于荒芜和衰败,也不复曾经的恬静和温馨。无论富裕的还是不富裕的村子,如今都已不复有曾经的恬静质朴,城市的浮躁正一天天的侵袭着那些古朴的土地。倒是在已经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们把在乡村日渐消失的山水,用人工复制到城市街道间。这复制的山水,远不临村,近不负郭,背山有脉而远隔,临水虽近而非源,悄然孤出,实在有失于天然。但是,若和那些正在一心想消灭掉天然山水的人相比,这刻意的山水虽有失于天然,却也难能可贵。
天然的田园风味如今已不易得,那么,且让这人工的山水,来慰籍我怅然的情怀又何妨呢!
(20060319)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