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国,都多多少少会感到受到“歧视”。我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女人”。在德国,如果你对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说,她是老女人,她会很不高兴的。但在中国,五十多岁就被人叫老女人了,甚至,连她们自己都这样叫。真是文化差异呀。 我每次回国,都是一个人。当然,也是一个人去餐馆吃饭。如果我在我下榻的酒店吃饭,服务员都很热情,因为我是他们的客人。或者,在高档餐厅吃饭,也会受到热情招待,因为,能到这里吃饭的都是有钱的。中国的许多地方,还是以衣帽看人。可我回去,是去看亲人,朋友和旅游的,穿的都很休闲;在欧洲,我出去旅游都这样穿,不管到哪里吃饭,都会受到热情招待。可在自己的国家,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一个人去一个普通餐厅,就是一个人消费在70到80元,最多100元的餐厅吃饭,点两,三个菜,那没问题,同样有热情招待。如果我一个人去中高档餐厅,所谓中高档,就是环境好一点,菜贵一点,一个人消费从150元起的餐厅,就不一样了。 一次,我去武汉的一家中高档餐厅吃午饭,一进门,看见坐满了年轻人,我这个年纪的很少,有,也是三,五成群的,至少是两个人,都有男人在。我,一个女人,还是一个“老女人”,来这里吃饭,没人招呼我。我自己就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等了几分钟,没人过来招呼我;我面前就有一个小姑娘,站在那里没事干,她连看都不看我一眼。于是,我便叫她,她没理我,她叫了一个四十几岁的女人过来招呼我;这个中年妇女过来,给了我一个菜单,对我说:“你脸上有个东西”,然后就走了。我赶忙拿出镜子看我的脸,啥也没有。我叫那个中年妇女过来,我点菜,并对她说:“我脸上啥也没有”,她说:“噢,没了”。等我点完菜,她把我的菜单给了那个小姑娘,那小姑娘看了我点的菜,立马笑着向我走过来,帮我倒茶;刚才的那个中年妇女,正在搬碗和扫地,原来她是打杂的。小姑娘对我的歧视,一目了然,这样的事,我遇到不止一次。可这个中年妇女比我小不了几岁,她怎么也这样哪? 同样,一个夏天,我回国,天气很热,我看到一家冰淇淋店,里面看起来环境不错,还挺舒适,我就进去了,结果里面还是都是年轻人,这次,就我一个“老人“。还是没人招呼我。我找了一个角落的座位,坐下,看着比我后进来的年轻人,个个被年轻的服务员们请到座位上,只有我,坐在那里没人理。我就大声叫:“服务员”,这才,有个小姑娘走过来,送了一个甜品单,并对我说:“这几个最便宜”,我惊愕!我点了一个我爱吃的,大概65元吧。 后来,我问我的一个在中国的同龄朋友:“难道中国”歧视“老人吗?”,她说,“你去的店,都是年轻人去的地方。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月光族“,他们享受高档生活,反正他们有父母做后盾。我们这个年纪的,哪舍得去那些地方,一个冰淇淋就50多元,那是我们全家一天的饭钱”。我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年轻的服务员“歧视”我们这个年龄的“老人”了,原来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年龄的,就该自己吃最便宜的,就该自己吃苦,把钱给孩子”。 朋友说:“中国都这样。” 在德国,到中高档餐厅吃饭或去高档咖啡店的大都是中老年人,因为他们才是最有经济实力的。老年人都退了休,孩子都已长大,他们没有负担,开始享受晚年。德国的父母,只要把孩子养大,就不管了。他们的钱都自己花。偶尔,孩子需要钱,他们最多给个几百,几千就已经是多的了。孩子长大是指高中或职业中学毕业。如果孩子上大学,家庭好的,最多给出房租;生活费,孩子是要自己打工挣的。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就自己向银行贷款上学,工作后再还。我上大学时的一个同学,他家里是我们这个德国南部城市里数一,数二的富豪。可他父母,只让他住在家里的一个小公寓里,不用交房租,但生活费,他得自己挣。他暑期去他家的店里打工,或同我们一样,哪里有工作就去哪里打工。德国的大学是免费的。大学生只需要付自己的房租和生活费。没上大学的,就参加职业培训,培训三年是有工资的,当然不多,但够生活和付房租。 德国的父母,是没有给孩子攒钱的习惯。孩子大了,就应该开始他们自己的生活,尤其,孩子自食其力后,父母就没有义务,再为他们做什么了。所以德国的父母,在孩子自食其力后,自己就把自己的钱,都花在自己身上。他们去中高档餐厅吃饭,去做中高档旅游,等等。年轻人工资低,他们没钱去中高档餐厅吃饭,没钱去做中高档旅游。他们去,适合他们的餐厅吃饭,去做,适合他们的旅游。 我在中国的同龄朋友们,大都是省吃俭用,攒钱给孩子,供完孩子上大学,又给他们攒钱买房,买车,真是可怜中国父母心哪!我有时想,我们中国的传统不是儿女要赡养父母吗? 看来,中国父母与德国父母真是不一样呀!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