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童年米泡儿香

翻阅故乡逝去的时光,童年的美好,犹如一杯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
“炸米泡儿哟!炸米泡儿哟!头三锅不要钱啦!”“当!当!当!”师傅的嗓子和锣声相得益彰,敲碎了山村宁静。孩子们风一般冲向自己的家中,趁着大人们不在家,铲起一升米,从灶门口扯过几个草把子或枯树枝,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米泡儿师傅靠拢。
米泡儿师傅不慌不忙架起他的“核武器”——一台黑不溜秋的米泡儿机,麻利地将排在队伍最前面那家的柴火放进炉子里,将米倒入“导弹”一样的葫芦形锅中,撒上几粒糖精,拧紧盖子,开始了他的“精彩表演”。
炉子的火光在不停跳动,师傅的风箱呼呼打着“呼噜”,一下一下,动作协调,姿势优美。孩子们端着米和柴,眼睛盯着米泡儿师傅的一举一动,排成一条长龙,等待着“导弹发射”那一刻。
“别急,压力还不够,不然米泡儿就炸不好!”米泡儿师傅古铜色的脸庞,在火光中一闪一闪,透出几分自信和慈祥,原本叽叽喳喳的队伍,嘈杂声明显减弱。“远点,远点,还远点,捂好耳朵……”“轰!”一声巨响,仿佛晴天霹雳,在空中久久回荡。
补丁摞补丁的“长袋子”打开,米泡儿师傅的“精彩表演”宣告完成。小小的大米,经历了十几分钟的煎熬,出炉的一瞬间,洁白的身体鼓得圆圆的,如一颗颗饱满的珍珠,让人眼前一亮。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甜,孩子们胃口大开,一边开心地将米泡儿倒入自家的袋中,一边往口里塞着刚出锅的“美味佳肴”,那神情,胜过快活的神仙。
米泡儿炸好后,聪明的大人们会将米泡儿放在祖传的陶罐中,盖子用棉袄包好,再将罐子盖得严严实实的,这样,就算放上一两个月,米泡儿依然清脆爽口。
上学期间,那些家里炸了米泡儿的孩子们会抓上一把米泡儿,装在口袋里,一边哼着不着调的儿歌在村里踱着方步,一边口里故意嚼出声音,那模样,与土豪无异。
可怜了那些没有米泡儿的孩子们,只能远远地看着伙伴“炫耀”,吞着口水,偷偷流下羡慕的泪滴。
农忙时节,当大人们休息的时候,会随手抓一把米泡儿,放在茶缸里,倒入半缸开水,盖上盖子,焖上几分钟,泡成了米泡儿糊糊,放冷后,狼吞虎咽一番,可以慰劳饥饿的胃。
多年过去了,米泡儿师傅的喊声和他神秘的“武器”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儿时米泡儿的味道依然刻在记忆的深处,无法释怀……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