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时节话粽子说登山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在祖国各地因传说不同,庆贺的方式不也一样。但随着“小长假”的被确定,端午节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我居住在辽宁省阜新县。我们这里蒙古族比较集中,端午节有许多习俗。现在想想还真很有趣!
在我们的家乡,端午节总是要吃粽子的,还要在粽子锅煮鸡蛋。现在家乡的粽子制作是比较复杂的。外面是粽子叶,里面是大黄米(一种叫黍子的农作物的果结去皮)及少许江米,再放上红枣,虹豆、红小豆,芸豆、绿豆、芝麻、葡萄干等,集红黄白绿于一体,外观美丽、香气满口。但是在我的记忆中,特别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端午节吃粽子可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坚信“阶级斗争是纲,其它都是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纲领,人们每天的主要精力是搞阶级斗争,有哪位农民朋友要是种点黍子、江米,红小豆、绿豆、芝麻等产量低的作物那是要挨批斗的。再者说那个年代市场物资是极其匮乏,谁也弄不来粽子叶。巧妇人难做无米炊,没有地方弄粘米,上哪儿去吃粽子?
你还别说,在我的记忆中,俺初中毕业后的第一个端午节还还想吃到一回粽子,现在想想,那滋味还真香,不是那粽子的原料好,而是物以稀为贵,因为在这只前俺没吃过,也不知道还有粽子这一美味哟。那次吃了一次,也只是尝了一小口,不是因为别的,因为太少,粽子是邻居五姑送给我们的,只两个。五姑家的粽子来的也不容易,是五姑的丈夫给生产队去南方养蜂,用蜂蜜在南方换回点江米及粽子叶,才得以吃了次粽子。
在我的小时候,端午节吃不到粽子,但妈妈必须给我们煮几个鸡蛋,那个时候由于家庭养鸡是资本主义尾巴,谁家也不能多养,也就3——5只。鸡儿下几个蛋还要用来换灯油、食盐,过端午节妈妈能给煮上几个可是不容易的事。我们通常是舍不得吃的,要留着。每天要拿出来闻闻。有时候还要与小朋友做一种撞鸡蛋的游戏。比谁的鸡蛋抗撞,最后也没破的那个鸡蛋被称为蛋王。更舍不得吃的。要留着,往往是留到臭了不能吃了为止。在小时候撞鸡蛋现在想想真的很开心:不是谁的鸡蛋最硬,撞不破,而是谁的心眼来的快,在撞的时候,往往是鸡蛋还没接触,手的其它部位早已撞在了对方的鸡蛋上,熟的鸡蛋更好破。
现在好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物资是极大的丰富,人们想吃什么市场上是有什么,粽子再也不是稀罕东西了,端午节吃粽子再也不是必须的啦!但在老人们心中,那些传统节日美味,还是不可少的。每年的端午节姑姑总都会让表弟为俺送些姑姑亲手包的粽子及撒养的本地遛达鸡下的鸡蛋,不是图别的,一是自家包的粽子味正,二是自家鸡下的蛋没任何污染,营养丰富。其实这些都是借口,重要的是姑姑对俺的一片深情,对俺的爱在作怪。
而每年的五月节,人们都还要登山。说起来也有不少的故事哟!
我的老家不远处的一座不太高的山,叫乌兰木图山。那可是我们每年必登的山峰哟!这座山位于八家子乡境内,距我家有20来里路。说起登乌兰木图山,俺的话就多了起来!先说山:乌兰木图山早年叫阿力玛图山。两个名都是蒙语的音译,前者汉译为“有红色树木之山”,后者译为“有梨之山”。梨山之名更久。 山的主峰叫锅底山,海拔高度831.4米,是阜新市第一高峰。站在主峰上近观远眺,收入眼帘的处处是美丽的图画。
看近处,只见18个山头兀立,岩壁陡峭,沟谷幽深,峰峰形状各异,有的如万仞城墙,有的象摩天大楼,有的峻峭像华山迁来,有的雄伟似泰山移至。老头山、长蛇山、虎头山,像人形,类兽状。鬼斧神工,令人叫绝。站在主峰南望,阜新市区、阜新县城、新邱区、清河门区历历在目;向东北方极目远眺,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的白色沙丘如雪;环顾四周,山水林田,村屯农舍,尽收眼底,大好河山景色秀美,令人心旷神怡。当春夏之际,看山下大地一片葱绿,阡陌纵横,似画卷,类棋盘。金秋时节,只见大地镶金铺玉。有幸遇到云海,人在云上,山在云中,恰似身临仙镜,从红尘万丈的城市来到这幽静的山中,真是难得的享受。梨山这幅图画,四时景不同,八方色各异。真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东看青山西观丘,南望城池北眺沙。
乌兰木图山最让人永远留恋的当属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又叫映山红),五月节前开花。盛开时, 一片片红艳,灿如云霞,热情奔放;花谢后,满目青翠,又是美丽的观叶植物。
映山红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作了许多赞诵映山红的美文诗句,如宋代杨万里的一首“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颂扬了映山红质朴、顽强的生命力。
登上那郁郁葱葱的锅底山,你会看到火红火红的映山红: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朵朵花儿如红色的玛瑙,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竟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碟飞舞。每一朵花儿,都空灵含蓄,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映山红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态环境之复杂多样,杜鹃花的体态风姿也多种多样:有的枝叶扶疏,有的千姿百态:有的郁郁葱葱,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虬龙,苍劲古雅。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红似火、金光灿灿、晶蓝如宝,或带斑带点,或带条带块,粉红的、洋红的、橙黄色的、淡紫色的、黄中带红的、红中带白的、白中带绿的,真是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有的浓妆艳服,有的淡著缟素,有的丹唇皓齿,有的芬芳沁人,各具风姿,仪态万千。一位多情的朋友曾言到:宁愿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在如诗如画的乌兰木图山下,五月节登山可常常要发生血战,这可与美山不相容。
登山血战由来已久。听老人们讲:这得有几百年的历史。要说原因也十分简单:传说在很久以前,山上宝刹——梯子庙住着一位神仙,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要将他修炼多年的健康快乐密方传授给最敬仰乌兰木图山并最勤劳的人,由于健康快乐对人世间所有的人都实用,神仙一出话,人们就争先恐后的索取。神仙也没有办法来确定谁是最敬仰乌兰木图山并最勤劳的人,只有给谁最早来到山中,并登上梯子庙的人。但由于梯子庙只有一条仅能一个人爬上去的天梯,在天梯的入口处往往要发生因谁先上的血战。久而久之,因谁先登天梯的血战演化成了谁先到山顶就要把后到的打下山的习俗。这个习俗一直延缓到今天。就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政治斗争那样强烈的年代,登山血战也没停止过。不过那时候是红卫兵两派之间的交量。可不是现在人们之间甩甩鸡蛋,扔扔瓜果梨桃,而是货真价实地打大棒子。为此也没少出现腿断胳膊涉的。但也有一个好处,因登山大战引发的血战谁吃亏谁捡便宜都是自己的事,从没有因这事而经官找法的。是真正的民间娱乐活动。
在我们老家为了登山,我们年青的时候几乎是头一天夜里不睡觉,前半夜因有这样一次好玩的机会激动,又是唱是又跳,后半夜要走几十里山路。那个年代,人们出行最便利的方式就是开11号大卡车——两条腿步行。哪有现在这样便利的交通条件,很多家庭都买了家用轿车。这在我们那个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
一个民族传节日,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我爱过端午节!
端午节,在我的心中常过常新!0我喜欢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