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世界》的文学史价值

征文网 2020年4月11日文学快讯评论1,667 阅读2487字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之后曾表示,曹文轩的作品“表现了儿童文学对民族未来的承担”。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从五四时期开启,已有百余年历史,儿童文学在发生期及其各个发展阶段无不体现出对民族未来的承担。1922年1月,一本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风格与走向的刊物《儿童世界》(停刊于1941年6月15日第46卷第9期),顺应时代对民族未来的召唤正式诞生。

《儿童世界》由郑振铎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是现代中国第一本以刊登儿童文学作品为主的综合类白话文儿童期刊。《儿童世界》出版之前,晚清民初时期中国已出现了一些儿童报刊,如半文半白的《蒙学报》、宣传政治改革的《童子世界》等。但这些以儿童为名的报刊所刊发的作品很多并不基于儿童的阅读接受,所刊发作品不论是语言形式、具体内容还是栏目设置都与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相去甚远。

“五四”前后的启蒙思潮与社会进化论思想,带来了“人的发现”与对儿童的关照。杜威的“儿童中心说”等西方儿童教育理念,促使启蒙思想者重新考量儿童的位置、价值。报刊是形成与塑造中国近现代儿童文化的重要场域。依托报刊,儿童问题、儿童教育、儿童文学等话题受到了广泛讨论。儿童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有紧密关联。梁启超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胡适认为,考察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鲁迅以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并进一步提出“幼者本位”儿童观。儿童被熔铸进现代话语体系,作为理想民族国家的建设者而被重视。以儿童为接受主体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的创刊,是启蒙思想者发现儿童,继而用读物影响儿童精神生命的进阶,体现了他们希冀儿童成为健全人的理想与文化期待。

《儿童世界》承袭了五四时期进步的“幼者本位”儿童观。郑振铎在《儿童世界·宣言》中曾说:“以前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里……儿童自动阅读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儿童世界》聚集了包括叶圣陶、赵景深、王统照、严既澄、徐应昶在内的现代中国第一批专门为儿童创作与改写文艺作品的作家群体,是现代儿童文学规模编创的起点。叶圣陶的《稻草人》(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中国第一本童话集,共有23篇童话,其中21篇发表在《儿童世界》上。叶圣陶童话的刊发,改变了中国报刊倚赖、借鉴西方儿童文学的面貌,其介入现实、表现人生的童话创作形成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独特审美景观,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风格的形成。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