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作品《人鼠之间》:一个让你思考友谊和梦想的故事

征文网 2020年4月8日文学快讯评论3,372 阅读4493字

《人鼠之间》这本书由约翰·斯坦贝克所作,在196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出生于加利福尼亚萨利纳斯小镇,曾经在斯坦福大学读书,但为了维持生计,他经常要去农场干活。最终他没有取得学位,而是选择做一名自由作家。正因为大学期间的打工经历让他非常了解贫苦农民工的生活,写出的文字也是深受美国民众爱戴。

今天和大家介绍的《人鼠之间》则是他在1937年出版的小说,目前已经发行了200多个不同语言版本,在中国发售的所有版本在豆瓣的评分都高于8.5分。这本《人鼠之间》更是曾经与《人性的弱点》和《乱世佳人》一同位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

在1962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瑞典学院在授予约翰·斯坦贝克诺贝尔文学奖时,这样评价他:

“既充满想象力又切中现实的作品,表现出悲天悯人的幽默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这本书的灵感来自斯坦贝克在农场工作时,目睹了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杀死农场的工头的经历。小说的创作离不开作者的个人经历,而这段亲眼目睹的经历一直植根于斯坦贝克的脑海里,最终他创作出了这本《人鼠之间》。

今天,我会通过描述小说情节发展的两个阶段:“彼此治愈”和“彼此成全”入手,结合斯坦贝克的创作背景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思考。

彼此治愈: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在农场打工,居无定所,没有家人

故事始于两人沿着小径一前一后的走路开始,两人装扮一致,都穿着牛仔工装。乔治个头比较小,走在前面,伦尼一直跟在乔治身后,高大魁梧,一直拖着脚走路。斯坦贝克为我们描述了两个年轻的男生走在水潭边的场景,简单的几页文字里在书中蕴含着隐喻。

两个人之中乔治充当了照顾者的角色,他一直管着伦尼,不让他喝水潭边的死水,不让他玩弄已经死了的老鼠。作者用了大量的细节文字描述出乔治的内心活动和语言表达,目的就是要塑造出一个身心俱疲但又无能为力的照顾者角色。

乔治说,“要不是因为走到哪里都要拖着你,我一个人可以多逍遥自在。要是可以一个人过日子,那就太轻松了,说不定还可以交个女朋友。”

斯坦贝克用一问一答的叙述方式设计了悬念,他在开头并没有交代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乔治要在内心极度抱怨的情况下,依旧照顾头脑不太灵光的伦尼?他们为什么独自走在山间?这些都让读者在阅读初始就充满了疑惑。

故事一点点的推进,流浪的乔治和伦尼去了一家农场打工。乔治和农场主介绍伦尼是他的表哥,他答应了姑妈要照顾他。虽然伦尼脑袋并不灵光,但他的力气很大。农场主只要吩咐伦尼去做搬东西这些力气活,他都可以做的很好。

乔治了解伦尼,知道他如果不在自己身边会有怎么样的悲剧,所以书中多次提到乔治对伦尼说:”伦尼,你一定要留在我身边。“ 从这些铺垫下,我们可以看出乔尼对待伦尼,更像是一种责任感,一种家人间彼此照顾的责任感。再加上伦尼的很多想法都非常幼稚且可笑,乔尼只能接受他的缺陷,承担照顾他的责任。虽然过程中充满了徘徊无奈,但他们彼此依赖。

文中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乔治对伦尼说:“要是没有你,我的日子可以过的多快活。”这就好像我们的父母偶尔对我们发的牢骚,看到我们闯了祸,有些家长也会抱怨要是没有你,我该多么自由啊。乔治和伦尼就是这样的关系,虽然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种彼此依赖的感觉依然充斥在两人的对话之中。乔尼的无奈里又充满他对伦尼的宠爱,而伦尼笨拙的表达中又表现出他对乔治百分之百的信任,彼此治愈的爱的力量在文章中逐渐显露光芒。

除了赚钱,他们还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正如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每个美国流浪打工仔那样,乔治和伦尼两个人想要一块地,不管是多偏远的地方,他们只想拥有一个落脚点,然后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作者在表达这种期待和憧憬的时候,丝毫不吝惜用大量的笔墨的描述和渗透。在我看来,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两个流浪的年轻人的想法是非常单纯的,作者花了很大的心思用两个人对话的形式写出了人们向往美好和安定生活的愿望,但是同时又如书名《人鼠之间》一样,很多像乔治和伦尼这样的人们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被奴役,被压榨,并不断穿梭在不同的农场之间”不知疲惫“的每天从早干到晚,他们不知道哪天就像老鼠般离开这个世界。

在美国的时代背景下,柯利与妻子的结合,老狗与伦尼的结局,坎迪与乔治的选择都是梦想破灭后的成全

乔治和伦尼来到了农场,两人冲着赚钱来完成梦想的初衷,正如大部分美国流浪的农场工作者一样,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梦想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的追求着。但如果你认为这部小说是一个追逐梦想又失败的故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本书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悲伤的字眼,但是我读完这本书深刻思考了乔治和伦尼的关系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内心感到非常压抑。年轻的时候,我们心中都充满了梦想,可有没有哪一刻,梦想就此逝去?我想到了那个瞬间,没有人能够不悲伤。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