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七月半节日名:中元节时间:七月十五日(农历)中元节因为在七月十五过,在我老家称为“七月半”,也称为“鬼节”。唐朝时中元 --> 中元节/七月半 节日名:中元节 时间:七月十五日(农历) 中元节因为在七月十五过,在我老家称为“七月半”,也称为“鬼节”。唐朝时中元节是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不过那时还不叫中元节,只有过节的时间七月十五日。到了宋代中元节的名称确定下来,这时中元节更为重视,要放假三天。 节日起源 从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来看,七月十五日这个节日似乎起源于佛教故事。故事见于《盂(yú)兰盆经》,说佛教弟子目犍(jiān)连,看见他的母亲在饿鬼里,受着饥饿的煎熬,便给他母亲东西吃,但是他母亲总是吃不到嘴里。佛说他母亲罪孽深重,要在七月十五日,为七代祖宗供奉各种吃食和果子,放在盆子里,供养十方众僧,众僧祝愿七代祖先,这样他母亲才能吃到东西,不再做饿鬼了。 “盂兰”是梵语,是“倒悬”(人被倒挂)的意思,盆是指放供品的盛器。佛教认为用盂兰盆供奉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在冥见的倒悬之苦,《盂兰盆经》是晋朝时翻译而来,可以认为中元节最早起源于晋朝。 《荆楚岁时记》《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经》曰:“目连见其亡母在饿鬼中,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代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敕众僧皆为施主,祝愿七代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是时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目连白佛:‘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故后人因此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模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 节日风俗 在我小时候,老家极重视中和节,中和节在我老家称作七月半.七月半前几天家家要买纸钱,纸袋子,把纸钱装进大纸袋子里,做成鼓鼓囊囊的“包袱”,写上祖宗的名字。七月十五日这晚,各家都要准备丰盛的饭菜,有肉有鱼,甚至有的人家还杀鸡,这在贫困的农村,差不多像过年一样丰盛。饭菜做好,端上桌子,摆好碗筷,然后点燃一挂鞭炮,请祖先入席。母亲让我们弟兄几个把装满了纸钱的包袱,拿到路口烧给祖先,等回来饭菜都凉了,母亲把菜稍热一下,我们就可以美美地大吃一顿。 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中元节前几天,市场上就有很多卖冥(míng)器靴鞋、幞(fú)头帽子、金犀(xī)假带、五彩衣服的,把竹竿砍成三脚,大概三到五尺高,上面做成灯窝的形状,叫作盂兰盆,把冥器衣服和纸钱等挂在盂兰盆上烧给祖宗。满清时期《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中元节祭扫比清明节还要隆重。寺院里设盂兰会,这天传说是佛教弟子目犍连救他母亲的日子。民国《岁华忆语》记载比较简单,中元节也是祭祖的节日,家家户户都给祖宗献祭品。 从历代的记载和现代江南的风俗来看,中元节显然承继了《盂兰盆经》的说法。宋代的中元节还专门做个盂兰盆给祖先烧祭品,直到满清时,依旧有盂兰会,不过由民间走入了寺院。而我老家中元节这天除了给祖宗烧纸钱之外,还要做丰盛的饭菜给祖宗吃,与《盂兰盆经》中目犍连救母亲于饿鬼中的说法更为接近。 《东京梦华录》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帝京岁时纪胜》中元祭扫,尤胜清明。绿树阴浓,青禾畅茂,蝉鸣鸟语,兴助人游。庵观寺院,设盂兰会,传为目莲僧救母日也。 民国《岁华忆语》:中元亦祭祖之期,家家设供。 综述 中元节源于佛教故事,从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到现在,节日风俗一脉相承,变化不大,基本都是给祖先烧祭品,请祖先吃饭。各地中元节的风俗会有不同,而且中元节的时间也不一致,有的是七月十五,有的却是七月十四…… 整理:王瑜 2019年7月 赞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