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何文化繁荣呢?战争时期皇帝都不忘做这些事

征文网 2020年4月5日文学世界评论1,222 阅读1576字

宋朝被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誉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为什么宋朝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化空前繁荣的朝代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看看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在开国时的一系列举措,就会一目了然。

历史上每个新王朝成立后,通常都会不遗余力地搜缴前朝遗留下的金银珍宝等财富,而宋朝正好相反,宋太祖和宋太宗兄弟二人则是竭尽全力收集前朝书籍。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定都开封,建立大宋(史称北宋),同年改元建隆。

宋朝建立之初,沿袭后梁、后周在右长庆门东北留下的数十间旧房作三馆,所谓三馆,即昭文馆 、集贤院、史馆的统称,也就是朝廷的藏书馆。

赵匡胤登上皇位后不久,就下诏将后周收藏的书籍3000余卷妥善保存。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 二月,北宋平定荆南,宋太祖诏令有司“尽收高氏图籍以实三馆”,荆南政权的藏书全被运往开封。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 一月,北宋平定后蜀,宋太祖遣右拾遗孙逢吉,前往成都收缴后蜀藏书,经过一年左右的辛苦工作,孙逢吉共收缴到13000卷书籍,带回开封。

领兵攻灭后蜀的北宋大将曹彬,也在四川搜集了数千卷书籍而还,回到开封后,因私人行李太多,还引起宋太祖怀疑,派人调查后,发现曹彬的行李“皆古今图书”。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 冬,北宋征服南唐,第二年春天,宋太祖派太子洗马吕龟祥至南唐首都金陵清点图籍,共得书籍20000余卷,全部带回开封收藏,而据《南唐书·朱弼传》记载,吕龟祥则是“得金陵藏书十万余卷”。

宋太祖去世后,弟弟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 三月,吴越国王钱俶投降,宋太宗“遣使收其书籍,悉送馆阁”。

同一年,割据于福建漳、泉一带的陈洪降宋,宋太祖同样派人前往收集书籍。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五月,北宋消灭北汉,宋太祖令左赞善大夫雷德源前往太原,点检收缴书籍图画, 尽充三馆藏书。

至此,与北宋并存的六国中,除了南汉的藏书被大臣烧毁外,其余五国藏书全部落入宋朝的三馆。

史书记载,北宋建立之初,三馆仅有藏书12000卷,到了太平兴国年间,藏书已经达到80000余卷。

为了增加朝廷藏书量,宋太祖和宋太宗兄弟二人多次下诏从民间征集和购买,向朝廷献书者除了能得到钱财外,还会被授予官职。

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到三馆视察,看到环境““湫隘卑瘅,仅蔽风雨,周庐徼道,出于其旁 ,卫士驺卒,朝夕喧杂”,就下诏将三馆从右长庆门东北迁到左升龙门东北一带,命亲信内臣督役,重新建造,规模制式,皆由太宗亲定。

新三馆建成后,史书上称“轮奂壮丽,冠乎内庭,近此鲜比”,宋太宗赐名为“崇文院”,崇文院东廊为昭文馆,南廊为集贤院,西廊为史馆。史馆设四库,分置经、史 、子 、集四部。

端拱元年 (公元988年) 五月,宋太宗下诏在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并且从三馆中分出万余卷藏书贮于其中,又下令凡邦国经籍图书悉归秘阁,后来“三馆与秘阁始合为一,故谓之馆阁。”

北宋特别设立官职来管理馆阁,进馆阁任职的要求很高,要么是科举考试前三名,要么是朝廷大臣推荐。

科举考试前三名者,须有一任地方官的经历,方可进入;第四名、第五名,则需要有两任地方官的经历。

进入馆阁任职,容易得到皇帝的垂青,北宋名臣欧阳修曾说道:“自祖宗以来,所用两府大臣多矣。其间名臣贤相出于馆阁者十常八九也。”周必大也称:“祖宗时,内外制官无不自三馆出。”

为保护馆阁书籍,朝廷会派人定期用药物来防止虫蛀鼠啮,还会定期晒书,大文豪苏东坡在《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一》中写道:“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

皇帝如此重视和爱护书籍,在他们的带动下,宋朝出现文化高峰,就在情理之中了。

参考资料:《宋史·太祖本纪》、《宋史·太宗本纪》、《宋史·曹彬传》、 《宋朝事实类苑》、《文献通考·经籍考》、《又论馆阁取士札子》、《玉堂杂记》

文/晚风暮雨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