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疫情日记成为没有再见的告别

征文网 2020年4月4日文学快讯评论1,031 阅读1768字

“早上醒来发现做的梦都是白宫新闻发布会,看来病毒已经侵入我的脑子了。”这是3月25日,笔名为“纽约蓝蓝”的华人女作家张兰生前所写的日记系列“疫情中的纽约人”最后一篇的开头。从3月7日起,她一直在纽约奔波,通过系列文章《疫情中的纽约人》向网友反映纽约疫情最新状况。文章在国内不少媒体上刊发、转载,也因此受到关注。不幸的是,当地时间3月27日上午10点多,她在乔治华盛顿大桥附近被一辆福特货车撞倒,不治身亡,年仅51岁的生命戛然而止,留下20篇未最后写完的文字。

想看女儿穿婚纱

未了心愿成最大遗憾

“3月27日是周五,那晚我睡得比较早,母亲打给我的电话我没有接到。午夜12点醒来,我看到母亲发的短信,说我姐姐在过马路时被一辆福特货车撞倒不治身亡。我当时就蒙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30日,张兰的弟弟张宁在电话中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据张宁透露,姐姐比他大10岁,1969年1月出生于贵阳。事发后,当地警察局向69岁的肇事者莫斯乔斯·斯库利斯发出了传票。目前,家属正在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我母亲,还有我姐夫,以及我姐的两个子女正在纽约那边料理我姐的后事。疫情原因,我买不到去美国的机票,真是干着急没办法。”

张宁告诉北青报记者,姐姐生前也曾向他分享这些日记。“她问我这些文章写得咋样,看了后有啥感受,有什么比较好的想法?我认为她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客观叙述纽约的疫情,她不为任何机构写作,她只为她自己。”

在张宁的印象中,张兰是一个很乐观、大大咧咧的人。“她善良、单纯,竭尽所能去帮助一切人。只要有人向她请教,比如美国的教育、孩子的成长问题,还有一些美食如何做等等,她都会很耐心地解答。她原本打算今年8月办完大女儿的婚礼后金秋十月回国探亲的,但现在却因交通事故猝然离世,这些美好的心愿成了最大的遗憾。”他说。

热心公共艺术事业

疫情日记豁达幽默

和张宁一样难过的,还有张兰生前的老师、朋友们。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超德告诉北青报记者,张兰是他们学校1987级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她的父母亲都是艺术家,尤其是她父亲,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是贵阳当地首屈一指的油画家。“张兰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里接受艺术熏陶,唱歌跳舞、写诗绘画,样样精通。上大学后,她积极参加学生会的各种活动,每逢‘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时出演话剧,表现很活跃。”

再后来,张兰考上了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艺术硕士生,毕业后,留在美国从事媒体页面设计。她还加入了北美华人作家协会,主持华人文学,创办了一个叫“忆乡坊”的文学网站,记录海外游子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她跟我约稿,是一篇散文,我写好后传给她,刊登在了这‘忆乡坊’网站上。她也从事策展,承接了大量的艺术推广活动,在华人圈里人缘非常好。”李超德表示,这样一个热心公共艺术事业的学生去世,让他感到很震惊,也很心痛。

美籍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刘晓萍早年在苏州任教,张兰曾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时观前街的夜市刚刚兴起,我晚饭后到观前街溜达,一个高束着短马尾、穿着灯笼款型炫目花色上衣和牛仔短裙的女孩夺睛而出,吸引了我的视线。就在我发怔之时,她向我挥舞着手臂打招呼,这样一个独立率性、狂放不羁的时尚弄潮儿,成为张兰形象在我脑海里的注册商标,永远也忘不了。”

张兰去世后,刘晓萍发文悼念,说自己最近一直在关注张兰的《疫情中的纽约人》日记,“她平静、真实地记录每日的疫情动态,用她个人生活的视角和文字,将疫情简洁透明化,同时也将她的乐观豁达和小幽默传递给大家,在每日确诊人数几何倍数激增的疫情氛围中,纽约日记像是一剂安神药,踏实和温暖。”

助在美华人排解孤独

希望将相助传承下去

研究口述史的范海涛至今难以忘怀她初到美国时,张兰在新泽西的家里举行的感恩节聚会:张兰用贵州青岩带来的玫瑰酱做饮料,烘烤12磅的大火鸡,甚至用韩国超市里买的粉条做贵州凉粉;她还在聚会里发表演说,其中一句令范海涛印象深刻,“我知道你们的痛苦和孤独,我当年得到了很多帮助,希望将这种帮助传承下去。”

范海涛告诉北青报记者,正是有了张兰的这番鼓励,她才在美国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张兰让她花一美元买下如砖头一样厚的《尼克松传记》,还多次开车带她去听她女儿的音乐会,“对于美国的真正了解,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坐在兰兰的副驾上,慢慢开始的。”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张恩杰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