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征文网 2020年4月4日文学快讯评论2,973 阅读2658字
摘要

近段时间,整个文坛都翘首以待,想一睹那本豪华阵容的战“疫”专刊——《共同战“疫”》的“芳容”。而这本专刊的策划者、主编就是文坛“劳模”贾平凹。疫情之下,贾平凹向国内的作家约稿,筹备战“疫”专刊。他振臂一呼,全国作家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来了,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也来了……他们拿起手中的笔,为战“疫”呐喊助威,用文字传递大爱、凝聚力量——文坛“劳模”贾平凹的春天故事。

国际范的作品,接地气的作家

采访间隙,贾平凹起身领我们参观他楼上的书房。这二楼可谓是“浓墨重彩”,书柜上、墙上挂满了贾平凹的书法,柜上摆放着一些装裱好的画作。他指着墙上一幅字,念道:“迥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是处辟云关,坦区得数亩。结构寄幽偏,潇洒开窗牖。历险欣就夷,稍憩复进走。即景悟为学,无穷戒株守。”

“这是乾隆为泰山写的诗,山东网友给额(我)抄过来的,说是你看乾隆早早就说到你了 。”贾平凹回过头笑着说。众人笑了起来。

聊到书法作品展览时,贾平凹挥了挥手,说:“现在年纪大了,兴趣不在口外(那)了。”但是对于自己文学作品“走出去”、国际化的问题,贾平凹倒是颇有兴致。

贾平凹主动讲起这几年自己作品被翻译的情况。他说:“这几年翻译的作品多得很。从2012年到现在,翻译的有30多个语种咧,像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等,基本上外头都知道哩。”

事实上,贾平凹的文学作品,过去是国内人喜爱,现在外国人也喜爱,读者已经遍布全球。贾平凹获得过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外国小说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等荣誉,已经成为具有国际范儿的作家。

虽然作品已经走向世界,但是阅读贾平凹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文字背后对于中国、对于当下农村的关切之情,贾平凹始终是一位接地气的作家。

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早在1996年,他有过江南挂职的经历,并且创作了《江浙日记》。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影响颇深。

“那会儿中国作协说这个年轻人有才华,但还得再提高一下,应该到南方学习学习、提高提高,于是安排我到江阴挂职一年。我基本上每天都在跑、都在看。一般都是提前半小时才知道下一个点要去哪里。”贾平凹意味深长地回忆着。

在一年的时间内,贾平凹跑遍了江苏和浙江两省,一周一个县,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张。但这一年,他充分了解了江南文化,如饥似渴地汲取江南文化的营养,这让他此后的写作受益匪浅。

“南方人聪明,脑子反应快,文章写得好,而且还勤劳、能吃苦。”贾平凹不住地点头说。

他还给我们讲了他在江阴挂职的一个故事,那个时候江阴和甘肃的一个县结对子,甘肃派了50人到江阴去培训,结果没到半年,这些人吃不了苦,全跑光了。江阴那些人儴(挖苦)他说,怪不得人们说西北穷哩,你看看这些人懒的。讲到这里,大家笑了起来。

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中午。临走时,我们想给贾平凹叫份外卖,贾平凹连忙笑着说:“不用不用,我一会儿下点饺子。我下的饺子比女士们下的还好哩。”来源:陕西日报 | 杨静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