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院学子赴南京市探寻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是我们学习红色文化的教材,为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不少地方对红色资源保护的意识淡薄、保护措施不当,红色资源呈现消失以及碎片化的迹象。红色文化的宣传方式单一,在氛围营造、内涵表达、互动体验等方面缺乏吸引力。由于年代久远,青年一代对红色文化的关注不够、认知不足。故而于2022年6月26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南京市探寻“红色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特意前往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学习并传承红色文化。

在实践前期,实践小分队提前到当地通过对当地居民的采访,大概了解红色文化所面临的现状。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开馆时间,制定可行的计划。

红色记忆需要追寻,红色精神需要传承。春光明媚,时光静好,在实践中期,实践小组成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每个中国人来南京都要来的地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来到南京绕不开的一个地方。说起南京大屠杀,是每一个中国人悲惨的民族记忆,这场惨无人寰的人间悲剧,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人们常说,生命如繁星。走进纪念馆常设展览《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的前厅内,迎面便能看到“12秒”流星装置。装置的幕布上,每隔12秒就有一颗流星从高空坠落,缓缓呈现又消失的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姓名——寓意着有30万同胞在6周内遇难,每隔12秒就有一条生命消失。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勿忘国耻!走到纪念馆中间时,有块烈士碑,上面刻满了为国捐躯的烈士的名字,实践队员为他们献上了鲜花,表达对他们崇高的敬意。

实践队员进入雨花台景区第一眼看到的的便是一座巨大的石碑——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于1989年建成,屹立在雨花台主峰广场上,碑体方型,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金字,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题为“宁死不屈”。在雨花台,所有人仿佛都穿过了时间的长廊,来到革命年代,与革命先烈一起经历战火纷飞,看着他们饱受磨难。是他们用鲜血,书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这里,展现了烈士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献出生命、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黑暗中坚守光明的波澜历程。雨花台烈士们短暂的生命之光像一支支蜡烛,照亮了黑暗的旧中国,也照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道路。

在实践后期,实践小分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民众对南京市红色文化的认知情况。

通过问卷,实践队员认识到大部分人对于南京市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都不深,人们接触到最多的红色文化普及活动是红色电影。人们认可红色文化,认为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倡导积极向上的三观,传播和弘扬优秀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红色景区应在线上线下采用多重手段相结合来开展宣传活动,可以在各大互联网平台设置账号定期推送内容,自主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以红色旅游带动城市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红色旅游引领城市文明,繁荣发展红色文化;以红色旅游激活红色基因,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以红色旅游促进人民增收,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由于疫情影响,团队成员不能一起进行实地考察,于是利用线上会议对红色文化进行了学习,并一起分析了调查结果。

赴南京市探寻“红色文化”活动,实践小队的队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本次实践让人们知晓传承红色文化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要有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积极宣传红色精神,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我们今天弘扬和继承红色文化,主要在于它的精髓:即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学习革命先烈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显,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的优秀品格;学习他们先人后己、舍身忘我、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践行党的宗旨、发扬优良作风,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学习他们在处理矛盾时的昂扬斗志和革命激情,在应对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时的机智与坚韧。实践小队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红色岁月,并在闲暇之时能去红色圣地学习,让更多的青年人能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让这种文化一直存在人们的生活中。毕竟,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一个人,都不可缺乏滋养我们的文化。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