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麦青贮话粮食安全

西方让乌克兰想办法把二千万吨粮食运出去,说是要搞人道主义,其实目的是满足西方国家需求,但实际上是人为制造乌克兰饥荒,然后嫁祸于俄罗斯,他们认为人们不知道他们的小算盘,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啥。所以很多人听到毁麦搞青贮的消息,马上就想起粮食战争了。确实 -->        

羑河纪事二九二

从小麦青贮话粮食安全

文生

老文老歪再次聊起麦子青贮的事。

之前他们简单说了一下,说这事看起来是局部的,种养两方共同获利,但让人心里沉重,好好的麦子丰收在望,即成为了饲料。省里下发了紧急通知,叫停这样的行为并进行调查,非常及时。这事一时不容易说清,需要时间思考。

俩人回忆当年上学时拾麦的岁月,让人怀念;青年时在自家地里人工割麦子,那个累呀!现在是机械收麦,真的省事。

老文还说了麦子是外来物,好多年因为是粒食,被视为粗粮,有了制面粉技术后,才大面积推广开来。武大郎卖的是馒馒,那时叫炊饼,现在的人望文生义,认为卖的是烧饼。

还谈到粮食战争,老文把以前和人家聊的粮食战争,简要说了一下。

老文:麦了快收割了,可前些时的事,现在还真让人堵心。

老歪:眼下青草长起来了,把牛赶到草地不行么?

老文:咱们这里不是草原,不中。散养还可以,规模养不中。搞青贮都是大规模圈养的。

老歪:这事儿早就有了。俺虽然早就不种地了,但感情上还是受不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老文:都是钱闹的。你算算,一亩青小麦卖给饲料厂1500元,而一亩真麦子才卖1200元左右,接下来还要承担大半个月的管理成本,机收成本,处理小麦秸秆的成本,人工晾晒成本等。遇上不好的天气可能导致倒伏减产,说不定还的亏本。卖了青小麦的话,可以提前播种生长期更长的玉米品种,提高了玉米单产;可以增加进城务工时间;如果资金短缺,还可以解燃眉之急;等等。

老歪:有这样的好事,俺也干。

老文:大实话。其实市场并不大,只能现收现割才中,怕的是人们瞎跟风,大面积先割下来等人家买。

老歪:这个,不会吧。

老文:说不来。青小麦作为青贮饲料,其实对养牲口的并不实惠。前些时,小麦刚灌浆,没有多少营养,养牲口的是为了救急。

老歪:为啥?

老文:原因有三个。一、部分小麦主产区去年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小麦种植时间比正常年份晚了不少,今年春季又干旱,麦子青苗重、灌浆迟,预计可能减产,这时有机会把青麦苗当青贮料卖掉再好不过。二、去年玉米价格高,导致青贮玉米减少,一些养牲口的没有备足青贮饲料,现在青贮饲料快没了,只好购买青贮小麦当饲料应急。三、其它饲料如苜蓿、干草、豆粕等也因去年受灾原因,价格较高;现在处于疫情防控期间,流通管制多,运饲料的车跑不起来,这样远方饲料价格高又运不来,养牲口的只好就近打青贮小麦的主意。

老歪:麦子作青贮饲料的历史?

老文:青贮饲料是青牧草经发酵而制成的饲料,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被用来长期贮存牧草,极大地促进了牧业的发展;后来,原料范围逐渐扩大到青绿阶段的玉米、高粱、大豆、小麦等等。

相关技术于80年代初引入我国,农牧区用牧草、青绿庄稼制作青贮饲料。小麦主产品区还没有人敢用青小麦来青贮,毕竟小麦是主粮。

进入新世纪后,相关农牧专家的认为,为了解决因小麦收益不高导致的土地抛荒,小麦种植面积日益减少的问题,可通过推广小麦全株青贮而提高收益,激发农民种植青贮用小麦,还可解决畜牧饲料问题。

问题是,推广小麦全株青贮的国家,都是人少地多的农牧业大国,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呀!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某些人考虑问题只是相当然。

老歪:国家提倡青贮主体是玉米。

老文:是的,从各类饲料营养上看,青贮玉米是粗饲料的理想产品。与小麦相比,青贮玉米淀粉含量高、纤维消化率高、品质稳定产量高,每亩青贮玉米的生物量是3吨多,能卖1200元至1300元,就是苜蓿、燕麦等,价钱也低于1500元/亩。因此小麦青贮根本没有竞争能力,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农业农村部也发了文件,只能在紧急情况下用小麦青贮 。

老歪:其实,玉米用于青贮也是可惜的。小时候咱们没少吃玉米。

老文:那时候一天三顿离不开玉米,不是玉米稀饭,就是玉米窝头,面条也是白面包着玉米赶成的银包金面条。

老歪:是的呢。那会儿为了使玉米增产,还人工摇穗抽穗。

老文:生活好了后,玉米的主要用途就是喂牲口了。作青贮饲料的玉米是专用玉米,一般的玉米作青贮饲料不如专用玉米,牛吃青贮玉米比单纯吃玉米更有利于养好。青贮饲料的重点是牧草、苜蓿、专用玉米等,不是小麦。小麦只能局部、补充、应急。

老歪:为什么争论这么大呢?

老文:支持者认为,农民在自家承包地上,种什么,怎么种,啥的卖,都应该由农民做主,而且这也是市场对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体现。

反对者说,我国耕地属于国有资源,农民无偿耕种,还享受种粮补贴和各种扶持,前提是种粮食,不是种牧草。如果把小麦当作饲料,就是违背了基本农田的初衷。粮食是战略物资,承担国家安全的使命和任务,基本农田转种牧草是在破坏国家安全战略。

老歪:和世界粮食的关系呢?

老文:俺认为这才是引起争论的重要原因,上面说的争论不是今天才有的。俄乌战争的双方,都是粮食出口大国,战争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不断上涨。这事外国也会借题发挥,世界粮食在吃紧,你们用即将成熟的麦子喂牲口,还有没有人性?当然,他们不会说他们用小麦养牲口没人性。前些时西方指责我们储存小麦占世界一半,在国际舆论上我们相当被动。

老歪:我们人多呀!吃的小麦占全世界食用小麦的一半。

老文:人家才不管这事。不能再炒这事了。

老歪:互联网在这次事件中起着推波助澜作用,上传出很多图片、视频,又语焉不详,仿佛全国各地都是,农民都在割麦子卖青贮。

老文: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在俄乌战争是多种战争的综合,如金融战、舆论战、贸易战、科技战、生物战等之后,又推出的粮食战。这不,西方让乌克兰想办法把二千万吨粮食运出去,说是要搞人道主义,其实目的是满足西方国家需求,但实际上是人为制造乌克兰饥荒,然后嫁祸于俄罗斯,他们认为人们不知道他们的小算盘,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啥。所以很多人听到毁麦搞青贮的消息,马上就想起粮食战争了。确实要警惕小麦青贮事件背后是不是有资本动作,诱使很多麦田在收获前被毁,形成对中国粮食争的新模式。

老歪:想想使人后背发凉。

老文:美国人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美国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美国一直通过粮食补贴的方式,对其他国家低价倾销粮食,意在摧毁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创造发动粮食战的机会,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多年来,美国向我国推销他们都视为红线的转基因农产品、粮食种子、畜牧业种源。以孟山都、ADM邦吉、嘉吉为首的美国等外资企业控股或收购我国粮油企业的股份,其中对我国榨油加工业的股权最多时达85%,直到不久前才稀释到30%。

老歪:国内粮食安全吧?

老文:虽然说粮食总产量已经十几年连增了,但知道真实情况的人并不乐观。2021年,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总产量6.83亿吨,海关总署公布的粮食进口总量是1.65亿吨。这表明,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实际上已经下降到了80%左右;业内人士的估计则是70%甚至更低。

老歪:进口粮食主要是用于榨油,兼顾饲料。

老文:相当危险。现在不少人家天天大肉大油了。民以食为天,现在不是吃饱就行了,还的吃好。吃的东西要是涨价了,让大家吃不好,人们就要议论纷纷,就会造成社会问题。我们这年纪,讲究清淡,有利于身体,问题你不能要求别人和咱们一样。

老歪:好多年前,有人说,反正有钱,国际上有粮,不会产生啥问题。现在看来,美元不可靠了,国家储存那么多美元干啥?不如用美元购买粮食。

老文:国外还有谁来养活中国的说法,认为中国有钱能将世界粮食买空,造成世界粮荒。国内有美国福特基金会资金支持的某研究所搞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实行十八亿亩耕地政策没有必要,理由也是粮食短缺可以到国际市场上购买。

粮食供需出了问题,能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能解决吗?其他非生活必需品,可以用抬高价格的方式抑制需求,但粮食需求是刚性的,人是铁,饭是钢呀,一顿不吃饿的荒!粮食短缺只会导致粮商囤积居奇。有钱就能通过高价在国际市场上买到足够的粮食吗?想都不要想!新冠刚发生时,许多国家就禁止小麦出口。现在印度不就是就禁止小麦出口了么?接着很多国家跟进,目前情况特殊,他们只做不说。真有了问题,用再多的美元也买不到粮食。

老歪:这些专家非常可恶,在网上还成为“意见领袖”,误导网民。

老文:有必要就我国的粮食安全,让大家树立四个意识:

第一,国际意识。

中国的粮食安全一直面临潜在威胁,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战加剧了这个危机。一定要作最坏打算,目前美国还有能力强令他国一粒粮食也不许出口到我国的能力。就是没这个能力,但放出这样的空气,也会形成事件。新冠初起,有若干国家宣布暂停小麦出口,国内局部掀起一股抢购食品的风潮,有人买的小麦面粉能食用好多年。现在有人地网还说,非典那年抢购的食盐到现在还没吃完。

第二,国情意识。

我国地少人多,必须保证十八亿亩的红线。以家庭联产承包的小农经营模式,种植效益提不上来,老人农业、兼业农业等现象突出,需要新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可是目前大农业生产只能是局部的。农业除了生产经济功能,还有生活保障功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自由进退的空间。我国几乎年年有天灾,粮食生产周期长,还得储备足够多的粮,库存绝对要保证大半年以上,这样才可以应对短期风险。

第三,市场意识。

不少人提出为了增加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提出要提高粮食收购价。事情的另一面是,谷贵伤民。目前粮食大多是市场定价,粮价是全国市场配置的结果。国家设置的收购价是保护价,是最低价。就这,还比许多进口粮贵。因此,过高提价是不现实的。

第四,大粮食安全观意识。

粮食安全并非只有主粮安全。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民对肉蛋奶及新鲜果蔬等的消费欲求越来越高。我国早已有应对策略,提出了“要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并不断整治“非农化”、“非粮化”,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必须立足于主粮能全面自给,进口粮多渠道。要树立节约粮食、合理饮食的意识。比如各种宴会,那么多食品一口也没吃就被倒掉了;一些汤菜油太重,大部分油倒入泔水桶。现在看来,俄对乌选择开战时机,也有打粮食战的成分在内。

老歪:国际上有人指责我们吃肉造成粮食短缺。

老文;他们为啥不说自己也是大鱼大肉造成粮食短缺?他们从来都是自己办了坏事还理直气壮指责别人。在全球粮食紧缺、很多国家很多地方的人民还在挨饿的情况下,他们大力发展所谓的生物燃料,用了大量的口粮;为了在养殖业获得更加高效、廉价的饲料,他们把三大主粮都来做青贮饲料。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阿马亚说,粮食从来是够吃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因而造成了大饥饿常发生。

老文;我们小时候拾麦子,生产队里一遍,学校里一遍,给自己家一遍,真个是粒粒归仓!现在,谁还把粮食当回事?早年,机收的没人收的干净,多少老农民宁可自己受累人工割麦也不愿机收,现在能机收的就机收,不好机收的就只种一季。

老歪:现在好多人连地都不愿种了,宁可打短工。

老文:对大多数人来说,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再努力种粮,也不如进工厂打工挣钱多。

老歪:麦子能大规模种,离不开水利。

老文:是的呢。大禹治水、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千百年来为老百姓传颂。新中国建立后,党带领翻身的亿万人民兴修水利,在全国修建成水库容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小水库9万多座,水塘460万多口,新建万亩以上灌区5000多处,开挖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7万公里。大家都说包地好,其实是在当年的老本。

老歪: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

老文:还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土地规模经营化。

老歪:在农地碎片化的情况下,咋办呢?

老文:将地集中分配,就是将一家十几块地集中成一块地,这样才能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村里有人自发这样做了。

老歪:平原地上好说,山地不行。山地太破碎,等级又多,实在难以平衡,只好碎片化分地。自己私下调整,矛盾随时会爆发,不靠谱。只能慢慢来。

老文:是的。咱村需将小梯田整成大小梯田,适应机械化生产。

老歪:当初搞大寨田,造人造小平原,被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

老文:在基本靠人工种地的情况下,确实是这样。咱村把小梯田并成大梯田,北山还可以,南岗不中。

老歪:为啥?

老文:南岗地田下是碎石。

老歪:南岗的碎石也挖的差不多了,有了条件整成大梯田。

老文:这几年也搞了一些,现在没人愿意自个搞,靠补助才搞成。

老歪:其实就算能一家整合成一块田,也没多大。

老文:是的。目前我国还有5亿人在农村讨生活,2.3亿小农户经营耕种的土地占全国耕地的70%。

老歪:咋办?

老文:土地流传,不是每家农户都有耕种能力的,对那些无力种、不愿种的地,要流传到种田能手手里,让他们扩大生产规模,现在种上百亩地,也能和在外打工挣中等收入的差不多了,人又能照顾家;农户们还要进行一定规模的合作,形成互助小组,集中购买各种农资、集中种收,可降低一些成本。为粮食生产提供公共服务,维修增修水渠、道路等,这需要国家增加投入。发展工业,使更多的农民打工增加收入。

老歪:还要打击破坏活动,这些天除了这事外,还有偷打农药致麦苗损毁的案件、风电项目施工大面积毁麦事件、某地连续好几年麦地被人插了钢条毁收割机事件。

老文:这样的事,网上有人认为应该从危害公共事件定性。

老歪:现在都说分地好,其实还有许多要改革的地方。

老文:是的,比如,网上有人讲粮食是不是回归定购?

老歪:还有城里的资本怎样下乡?

老文:其实就是如何规范问题。往深里说,土地的两个公有制,存在矛盾,是个要解决的新问题了。

老歪:马上就要割麦了。

老文:准备好了。多操点心,一定要棵粒归仓。

老歪:讲个古吧,将这事说清。

老文:从齐纨鲁缟这个成语说起吧。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管仲,派人去鲁国以高价收购鲁国特产“鲁缟”,鲁国的老百姓见有利可图,纷纷毁掉禾苗,种桑养蚕织鲁缟。同时齐国向鲁国低价供应粮食,让鲁国上下认为有钱就能买到粮食,这就更没多少人辛苦种粮了。几年后,齐国停止收购鲁缟,禁止向鲁国出口粮食。鲁国马上陷入鲁缟无人收购、粮食买不到的绝境,这样齐国轻轻松松地不战而胜。

老歪:粮食战我们早就打过了。

老文:太平时日久了,很多人忘记了这个成语。现在财主家的孩子众多。

老歪:财主家的孩子?

老文:一个财主家有三个儿子,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少爷。一日财主心血来潮问儿子:“米从何而来?”大儿子说:“从米店来。”二儿子说:“从柜子里来。”小儿子说:“你俩胡说,我明明看到仆人从锅里盛出来的!”

老歪:也有现代版本,有中学生说:“是从超市里买来的”。

老文:粮食教育不能放松呀。“除禾日当午”这首诗中国人耳熟能详,要说那个中学生没学过,俺不相信。

老歪:除禾日当午、齐纨鲁缟都要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老文:用咱们上学时必须背会的内容讲,就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事。考试时要多考常识。

羑河纪事系列均为原创

2022年5月22日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