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第二站——沙县中医医院

xuxu 2022年7月28日社会实践评论7 阅读1581字

9年来,三明医改彻底改变了这座地处福建中部山区老工业城市“以药养医、以西养中”的窘境,贡献了中医药医改进程中备受瞩目的地方样本,成为中医药医改攻坚克难中难得的经验参考书。“寻迹三明 相约医改”团队的第二站即是中医药改革,通过调研改革的方向与力度,了解基层中医馆的覆盖情况、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与成效。

7月2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寻迹三明 相约医改”团队来到沙县中医医院,参观馆内设施并采访沙县区总医院副主任中药师刘金章,深入了解三明中医药医改情况。

沙县中医医院创建于1980年4月,是三明地区较早成立的县级中医院之一。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科学发展方向,加强专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中医特色明显、专科专病较全、临床疗效显著、中西医人才汇聚、专业设备配套、技术优势突出、综合诊疗能力逐年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沙县中医医院内设有关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沙县区)成果展示馆,在刘金章主任的讲解下,团队对沙县区中药资源的探索与保护及开发利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沙县区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气候适宜,因而植被丰富异常。刘金章主任提到,中药资源普查从2018年开始启动,2019年便开始实施沙县区中药植被的调查采集,普查小组共发现186科1149种植物,发现福建省新分布5种,珍稀物种1种,开启对中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模式,与此同时对今后中医药的发展进一步规划。普查小组通过电脑随机选取了分布均匀科学合理的44个样地,甚至一个样地普查要跨越四座山脉,在全医院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制作出中草药植物标本,标明各个样本的二维码、海拔以及经纬度,采集人,鉴定人等信息,为后代对中药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要参考。

中药资源普查对于沙县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山藏宝藏,最喜药草香”,刘金章主任随后为团队展示《三明乡土药膳》书籍并与队员们分享当地的多种调理药膳,目前刘主任正与其团队在编纂《沙县小吃常用传统药膳》,力争将更多沙县小吃常用药膳使用的中药材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促进中医药与沙县小吃深度融合,助力中医药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刘主任以沙县的草根汤为例,为团队介绍该类药材常用于炖猪脚、炖猪肉,有滋补,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的作用,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在展馆内还陈列有手写的1986年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报告,以及相关出版沙县中医药内容的书籍与论文。沙县中药资源普查队在理清药材基源后,进一步分析其有效成分并完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开发和利用当地药材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具有良好的学术效益。

通过采访,我们更加全面的感受到了沙县中医医改的力度与成效。沙县区中医医院以“年薪制”的人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中医药人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和水平;设立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大医院专家亲自诊疗,提供三甲医院进修机会,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看病需求;中医会诊开通远程会诊模式,通过大数据传输与整合,让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专家诊疗;从上层总医院到基层的每个卫生院都配备中医馆,在中医医院搭建共享中药房、代煎系统,统一取药、统一煎煮、统一配送,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保障。

随后,在刘主任的带领下,团队还参观了沙县中草药种植科普园,进一步增强了对中草药的认知,侧面反应出沙县区对中药发展的支持及重视程度。沙县区中医医院正不断努力完善沙县区中医药科普宣传基地的建设,并入选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加强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播。

通过一天的走访,团队一行对沙县区中医医改的改革方向与力度、人才激励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中医药县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完善,中医诊疗应用手段进一步创新与推广,“中”字先行在沙县医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