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0月14日《北京晚报》曾登载一则趣闻,说的是:美国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为保护一种鹤类的鸟免遭灭绝的命运,让这种鸟儿跟着人类学习飞翔的本领。为保险起见,该保护组织首先选择了一种普通的沙丘鹤作为跟随人类学习迁徙飞行的“学生”。这些沙丘鹤是人工饲养的,其迁徙飞行的本性已经丧失。飞行员们便装扮成鸟类,驾驶三架超轻型飞机轮班飞行。按照计划,他们希望教会这些沙丘鹤跟随飞机一直飞回目的地,从而使其具备迁徙飞行的能力,恢复其飞翔的天性及自然习性,重回大自然,求得生存,避免灭绝的命运。
读了这则趣闻且不说环保失控给人类及动物造成的悲哀,只说这件事虽感陈旧,但对当前我们的教育还颇有警醒的启示。
如果说鸟儿在天空自由翱翔是凭借“野性”飞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便是“野生动物园”的话,那人工饲养的鸟儿(当然也包括沙丘鹤)生存的空间,便可称之为“人造动物园”了。如果要比较这两种动物园内鸟儿生命力的强弱,那当然是“野生动物园”的强。因为“野生动物园”的鸟儿直接投身到自然界的汪洋大海,经过自然界浪涛的上下沉浮,历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奋斗艰险,练就了一套过硬的生存本领,取得一种立足实际生活的竞争能力,野生的强这是不言而喻的。与此相反,那种人工饲养不经自然风雨,自然见不到宇宙彩虹,不经生活拼搏,自然不会有生存成功,其生命力脆弱那是明明白白的。
由此我想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几十万中国留学生的背井离乡的留学生活。据央视新闻频道《世界正在说》报道,中国学生赵力昆15岁留学新西兰,异国遭遇校园霸凌,忍受欺辱痛苦,原因来自自我封闭,后靠打篮球会友,用实力赢得尊重;演员张瑜留学国外语言不通也有同样遭遇,后靠食品靠智慧融入外国校园环境。尽管如此,但他们还是自愿离开舒适的家庭去异国他乡“自讨苦吃”;还是抛弃了优越的学习、工作条件去西方寻求血与火的洗礼;还是舍弃了宝贵的人生尊严,甘愿去蒙受劳碌、屈辱与泪水;还是心甘情愿丢掉几十年的人生积累,投身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全然不同于自己出生与成长的国土……所有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句话,是为了寻求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回到真正奉行天择人竞、优胜劣汰法则的“人类自然界社会”,就像鸟儿为了锻炼生存能力必须回到“野生动物园”一样。
与此同时,我也在国内许多学校看到了类似的教育。有一所大学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让学生几人一组,身上只带一天的伙食费,走向社会谋生,有的坚持3天,有的坚持2天,也就在这苦苦的坚持中,他们寻找到生存之道,尝到了谋生的酸甜苦辣,初步理解人生的不易。什么是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是教育的重要一部分,这是有目共睹也是大家共识的。这所大学组织的这小小的生存体验的教育活动,却包含了教育的大智慧,这比关在学校只靠说教好得多,根据事后学生的反馈,也说明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然而,与此同时我在国内的某些学校也看到了另外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把学生“封闭”在平静安逸而狭小的校园之内,储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象牙塔”之内,不让或很少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只让他们在教师的主宰下“上书山,下题海”,闭门修炼应试内功,使他们变成一样规格一样模式的“两脚书橱”或高分低能的人。这种严重脱离社会实践,缺乏竞争与活力的教育,与“人造动物园”何异?这种“人造动物园”式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尽管在校内也能跟在“教师后面”飞翔,甚至飞翔得很好,但一旦把他们放回社会的“大自然”,他们往往便失去了“迁徙飞行”的本领,无法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人类自然界社会里生存。据报载,有些大学生离开学校、父母独自生活,感到生活及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处处紧张不安遭遇适应障碍。这种适应障碍的产生,某种程度上就是逃避现实,独来独往的“封闭”教育所造成的恶果。当然,学校还应当以学为主,学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的能力仍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这是无可否定的;但重视“知行合一”,这是多年前陶行知先生的倡导,重视社会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新的社会环境的要求,缺少这一点不能说是完美的教育。
因此,从生存竞争的角度考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多给孩子些“野生动物园”式的严峻考验,尽量少给些“人造动物园”式的教育为好。要达到这种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理念,正确回答新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培养学生会生存、会学习、会负责、会追求,充满时代精神和生命活力。家长亦应转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共情学生发展,让子女快乐成长为光会学习还不够,能力也要强;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综合素养,使之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体格、视野开阔有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
--【征文网】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