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抗争,希望:阴暗角落里的一点星火 ——关于《我是马拉拉》
“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这句歌词出自我国著名作词人王晓岭的作品《当那一天来临》中,长期生活在相对和平与稳定的环境之中的我们可能很难想象“那一天”会是怎样。然而,不远外的中亚世界不但经历了“那一天”,而且尚未从其阴霾中完全走出,头上的天空对于那里的人民而言永远是阴沉的,晴天对于他们则是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马拉拉,正是他们中的一员。黑暗的时代给这个本应得到良好教育,在空旷的操场上挥洒汗水,在家庭与学校的关怀下逐渐成熟的女孩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让她背负上本不应属于这个年龄的包袱。可喜的是,她和她的战友们并没有在这场与黑暗的战斗中永远地倒下,相反,他们为混沌中的世界种下了几点星星之火,唤醒更多遭受压迫的人挺立起脊梁,争取他们心中世界本应存在的正义,让几点星火在未来的某一天得以燎原,冲破黑暗的阴霾,为那里的人民换来一抹蓝天。
巴基斯坦,这个位居于中亚战略要冲上的国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书写一段沉重的历史。从印巴分治至今,巴基斯坦经历了军政府,民选政府的多次转换更迭,各党派长期以来的无序斗争使国家长期以来政局动荡,同时,巴基斯坦塔利班对于普什图地区的控制让大量“异教徒”挣扎在生存线的边缘。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三次大规模的印巴战争及多次印巴军事冲突让这个内部问题本就难以解决的国家经受更大的灾难,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奢望。90年代末,马拉拉便诞生在这样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度,作为普什图人的一员而降生。在民族问题严重的巴基斯坦,人口占相对少数的普什图人长期以来与巴基斯坦其他民族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普什图地区缺少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关注,民众也对巴政府缺乏足够的信任,这使得普什图地区俨然成为了“遗忘的角落”,注定成为灾难到来时的重灾区。宗教问题更是一个让马拉拉和她的朋友们身处于一个破碎撕裂社会的动因,同为伊斯兰教徒,沙拉菲派与德奥班迪派乃至更加极端的派别之间处于水火不容的局面,宗教冲突为极端组织的盛行创造了条件,这让少年时代的马拉拉在枪林弹雨中成长,被强行卷入这场人命如草芥的漩涡之中。最为致命的在于,宗教极端主义对于女性的盘剥与压榨。在妇女的受教育权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常态之时,马拉拉与她的女性伙伴们则要面对受教育权的剥夺,面对思想文化上的赤裸裸的奴役。不止于此,女性几乎不具有社会活动的权力,被一件件厚重的罩袍夺去了基本的自由。然而,极端主义却获得了大量宗教激进派的支持,宗教极端电台报纸大行其道,对反对派人士捕杀成为日常……这样的环境下,巴基斯坦政府的一味妥协与退让更让普什图地区成为了一片人间地狱。马拉拉与她的伙伴们,从童年时代起,就被世界的不公正所蒙上了阴影,她们在破碎的瓦砾间行走,在破碎的社会中挣扎,在被塔利班夺去自由的世界里飘荡。当碎裂的民族关系遇上争锋相对的宗教斗争,当物质上的极端贫穷遇上精神食粮的被剥夺,当正常的走上街头享受斯瓦特的阳光也成为了一种奢侈,当坐在家中的凳子上也要为窗外飞入炸弹而惊慌时,马拉拉与她的家庭,她的朋友看似已经失去的活着的必要,丧失了生而为人的基本尊严,“应当”为自己的处境而慨叹命运的不公。不过,他们没有选择这样,他们试着拖动受伤的身躯,缓缓地站起来,拿起一根只有一缕火星的火把,勇敢地走下去。
“马拉拉们”的斗争注定是异常艰难的,在宗教极端主义的枪林弹雨中,手无寸铁的他们显得无比渺小。正因如此,他们坚持抗争下去的原因更加值得我们的深思。社会与时代施加在他们身上的苦难是这一切抗争的主要动因。作为宗教温和派的信徒,马拉拉从小在伊斯兰教教条的基础上吸纳了大量来自西方的先进的思维模式,作为一名妇女,她渴望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的穆斯林女性能够接受到应有的教育,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现代社会公民,她希望每一个个体都能够生活在一个平等包容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然而,现实却与她的理想背道而驰,当世界上相当一部分国家的人民已经经由艰苦卓绝的斗争获得了解放与自由时,深受民族,宗教,霸权等因素困扰的中亚国度却只能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不断徘徊。极端组织对斯瓦特地区的控制更是将这些矛盾推向了顶峰,人权遭受践踏,尊严遭受摧残,还有大量生活在蒙昧之中的群众正在遭受塔利班的愚弄,成为塔利班的帮凶。她深知,她一个幼小的生命改变不了这些,但她必须为这样的局面做一些什么,因为社会历史正是在每一个普通的个体一点一滴的改变中发展的,她也知道,如果她选择沉默,这将意味着什么,这就好比从孔子身上夺去了他的大同世界,从马克思身上夺去了共产主义的明天,从约翰列侬身上夺去了他的草莓园。人所坚信的价值的意义正在与此,它在你面对你反对的事物时推动者你用实际行动进行抗争。她也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家庭,亲戚,朋友,还有素不相识的人中有无数的人选择了加入她的战队,为了争取他们心目当中生而为人应有之权力。当然,在这抗争的历程中,牺牲总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巨大的。枪击和爆炸充斥者巴基斯坦的大街小巷,马拉拉的战友们一个个的被夺去了生命,她们有进步的政客,开明的宗教人士,学校中的教师,还有像马拉拉一样的青少年……他们大可以选择放弃,也许塔利班会留他们一条性命,但他们仍旧选择了奔走呼号,痛陈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唤醒更多的人为了自己与社会的明天而战斗。当越来越多的人团结起来,社会的改变就更大的推动力中发生,反击塔利班的星火在巴基斯坦各地点亮,一座座学校在巴基斯坦建起,一个个女性能作为普通的学生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教室里,笼罩在人民头上的黑暗一点点褪去,这一切正是马拉拉和他的战友们付出极大的代价所换来的。当然,当那三声枪叩响,马拉拉也为自己的无畏付出了惨重代价,她不得不暂时离开她所热爱的甚至愿意用生命捍卫的祖国与土地,但是,她和她的战友留下的星火却没有褪色,继续点亮那些为了人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
当世界的聚光灯关注到她与她的伙伴们的故事时,马拉拉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更不仅是一个特殊情形下的个例,她以成为一个符号,正如无数和她一样为人类生而应有的某些权利而抗争的人们。
今天,当我们谈及文明进程中一个个逐步接近公正的案例,一条条维护人民权利的法条,一次次社会正义事业的进步,我们总难以忘记写进我们心里的“马拉拉”。曼德拉不惧“白色恐怖”,带领种族平等主义者冲破旧制度的牢笼,带来了民主进步的新南非:甘地不畏殖民者的暴政,带领印度人民践行“非暴力,不合作”之纲领,换来了民族独立,宗教平等的新印度:中国共产党耕耘28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国内外黑暗势力,赢得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解放事业……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在黑暗中奋起抗争,瓦解掉旧有的不公正,又继续面对前人尚未解决的不公正问题的历史,这样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着光明的一面不断靠近。而在每一段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中,都有一群“马拉拉”,他们也许出身显赫,也许出身贫寒,也许最终流芳百世,也许仅仅成为了无名英雄,但他们都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在特定时空的暴风骤雨中高傲的飞翔。再观当下,我们没有像马拉拉一样在幼小之时便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我们有着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但是,这个社会仍有许多等待我们去做。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民族差异,我们面临性别不平等带来的种种挑战,我们面临着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威胁,这一切,正是我们这代人头上的黑幕,等着我们每一个“马拉拉”。固然,我们难以成为像马拉拉一样杰出的斗争者,难以企及甘地的大智慧,但拥有着相对丰富的知识的新一代青年却可以成为各行各业之中的“有机知识分子”,发挥一些自身能力可及的作用。从历史进程中不难发现,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一个个名声不太显赫的普通人构成的集合,他们所汇聚成的力量促使着社会一点一滴的改变,我们,也可以成为这样一群人,尽管头上的黑暗力量仍然强大,尽管现实之中有着相当一群阻碍社会变革的既得利益者,但当我们想起马拉拉和她的伙伴,就明白看似弱小的个体原来也能作出巨大的改变,可能,我们从一次男女的平等社会呼吁开始,从一次对贫困群体的帮助开始,从一次修改不合理法律的倡议开始,从一次反抗剥削与压榨工人的行动开始。正像2013年,马拉拉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提及:“马拉拉日不是我的节日,它属于每一位曾为自己权利说话的女性,每一位男孩和每一位女孩。”当我们不再甘愿忍受侵害与剥夺,当我们尽自己所能为自身权利发声时,每一个人都将是自己和社会的马拉拉。
关于马拉拉的故事从未收场,也不会收场。巴基斯坦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争,最终收获了一缕希望,妇女最终能够以平等的身份走进教室,能够以自己所期望的方式走上街头,但只要对人类尊严的践踏还依然存在,他们的抗争就不会停止,马拉拉也曾提及:“但我还是马拉拉,我的理想依旧,我的希望亦如故。”这是马拉拉继续抗争下去的宣言书,也是古今中外有志之士的宣言书的一种写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贯穿全人类历史与现实的真正普世价值。当下,我们的世界正在前进,我们的社会正在迈向公平。工人们能够享有比百年前更好的生活保障,更合理的工作时长,农民们能够享有比往昔更高的农业补贴,学龄儿童能够拥有相对完善的教育,妇女与少数族裔能够在应聘时被相对公平的对待。我们却应该始终牢记,这一切与未来可能将要实现的一切绝不是来自既得利益者的慈悲与良心,而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始终还有我们,和我们曾经来过的印迹。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