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
每逢回家踏进家门的第一步,我总是先看到大门口那盘废弃不用的石磨。它静静地躺在地上,任凭风雨剥蚀,磨身淤满了泥土,长满了青苔,像一个世纪老人在残阳余晖里静静地回忆着往日的岁月。
这盘石磨我一见到它脑海中便闪电般忆起母亲,因为它上面浸渍了母亲的汗水,也蘸满了母亲的血和泪,它是母亲含辛茹苦一生的见证。
童年时代,我的家庭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叔叔未成家,姑姑未出嫁,身为长子的父亲很早就挑起了大家庭的生活重担,母亲自然也得承担起繁重的家务。那时母亲没睡过天明觉,特别是农忙季节,一大家人的吃饭问题全凭她一人解决。好多次我从睡梦中醒来都见到母亲独自一人在磨房里忙碌,不是磨面粉,就是推煎饼糊子,再不就是给牲口准备饲料,还得抽空照看我。磨房建在后院偏僻的角落里,阴暗、潮湿、密不透风。夏天闷热,母亲一身痱子一身水;冬天阴冷,一身冰凉一手血;那汗水掺合着血水一起洒在了磨盘上。但是,母亲为使这个大家庭能和和美美过日子,她强忍劳累和痛苦,从不在人前面后流露出半点后悔和怨愤,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踩着滴滴汗水,步步艰辛地赶着那头大白驴围着磨盘转日月,我也在母亲的呵护下在磨房里一天天长大。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家缺吃少穿,我那不满周岁瘦得皮包骨头的小弟饿得大声啼哭 ,因为哭得时间长, 又使劲用脚蹬席,把脚后跟的皮肉磨得鲜血淋漓 ,最后实在没力气哭了,脚后跟的皮肉也磨去了半块 。我放学回家,心疼地抱着小弟四处寻母亲,最后在磨房里找到了我那满脸菜色、风一吹就能倒下的母亲。此时她正抱着磨辊, 弓着腰,气喘吁吁,颤巍巍地推着那刚从生产队的食堂里分到的6斤玉米。她走一步停一停,喘一口气,那虚汗和泪水滴落在刚磨下的一点点玉米糁子里,那一点点糁子里寄托着 我那救子心切可怜母亲的唯一希望。
小时候过年,是我和弟妹们最欢乐的时候,尽管我们出身于寒门,没有新衣服穿,也没有压岁钱,但我们可以吃到母亲亲手蒸的白面馒头 。但对于母亲而言,过年则如过关。因为好多年我家已没有了大白驴,她必须迈动全村女人中最小的脚,一个人抱着磨棍推半个月的磨,
蒸好够全家吃到出正月的少量白面馒头、大量玉米面山芋面卷子。推磨是一种很苦很累的劳动,这种原始的石器一般要两个人推,而母亲总是冒着严寒鸡叫头遍便一个人悄悄起身推磨,从不惊醒我们。听着那呜隆呜隆节奏很慢的推磨声,我再也无法入睡,这磨声仿佛碾着我的心。因此,不顾劳累困顿和母亲的劝阻,我抱着磨棍和母亲一起推。弓着身、憋着气、用着力、不敢马虎不敢松懈,步步难走步步走;大冷的天,头冒热气,汗流浃背,平坦的磨道比任何崎岖的山路都难迈。推了一上午,累得腰酸腿疼才推了一点点,这一个多月的食粮何时才能推完!而我的母亲,从筛粮、淘粮、,到一个人抱着磨棍把粮食磨成面粉,再把面粉和成发面蒸出一锅锅香气诱人的馒头、卷子,这中间要付出多少辛劳和汗水。母亲抱着磨棍把重复千万遍的磨道磨得像古镜般锃亮,那汗水泪水血水也洗净了古老的磨盘。
现在,每逢见到那盘古老的石磨,内心便会涌起一种无以名状的情感,心酸、内疚、惭愧、忏悔、痛思、可怜……总感觉对不起母亲的在天之灵,对不起一个平凡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
茶钱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最末一年的8月份,父亲患胃穿孔病住进了市立二院。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母亲去外祖母家借钱。
外祖母家在距我家40余里的北山里,母亲迈着那全村女人中最小的脚,一早动身,翻山越岭,中午至外祖母家时双脚已鲜血淋漓。舅父东挪西凑,好不容易才给母亲凑齐了70元钱,为了赶快给医院送去,她只噎了一块干煎饼,连口开水也没喝就忍着脚疼走上了返程之路。
山路迢迢,崎岖难行。因为脚疼,母亲走得大汗淋漓,口渴难熬。当走到离家还有20余里地的宋店村时,她渴得实在走不动了,便想进村讨一碗凉水喝。宋店地处山坡上,特别缺水,想讨一碗凉水谈何容易。她在村内东转西转,凉水没讨到却发现村东头有老夫妻俩在卖茶。她急不可待地趔趄着走到茶铺前,渴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老夫妻俩见母亲如此摸样,知道她渴极了,便连忙递过来一碗茶并搬凳子让母亲坐着喝。母亲顾不得坐立着把茶一饮而尽,这才道谢老人并问茶钱是多少。老夫妻俩说一分钱一碗,但母亲在口袋里掏牙掏,始终没能掏出那一分茶钱。没办法,她只得把借来的钱抽出一张10元票递给老夫妻俩。老夫妻俩大概也看出了母亲生活得不容易,始终没接这10元钱。母亲当时只以为票额大,老人找不开,便留下话,说这条路今后还会走,等以后走娘家路过时一定还这1分茶钱。
但从此以后,母亲因家庭生活所累,裹着的小脚落下了残疾,便再也没有回过外祖母家,再后来年龄越来越大,想回也不容易回了,所以几十年过去了这茶钱始终没能还。但几十年间母亲也始终没忘这茶钱,她常在我面前念叨那老夫妻俩心眼好,如果不是那一碗救命茶,说不定她活不到今天,并让我一定代她还这1分茶钱。母亲的嘱托也让我犯难,虽说母债子还天经地义,但这仅是1分钱,时隔几十年了,还不知老夫妻俩在不在人世,即使在这1分钱谁还能记得,再说世易时移,物是人非,这人怎么找,这钱怎么还?况且当时人家就不要了,现在何必小题大作,这么认真?但母亲很不以为然,她说1分钱能憋死英雄汉,幸亏遇见了好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出来的话不兑现,如何一世为人?……总之,在母亲的敦促下,我只得想方设法替她还这1分茶钱。
机会终于来了,退休前我到宋店中学检查开学工作,工作之余,我想的头一件事便是替母亲还那1分的茶钱。可巧这学校的校长就是此地人,他对宋店村各家都熟悉,估计他能帮上忙。当我把托办的事一说,他还以为我在开玩笑,我便把事情的原委仔细地告诉他,并告之母命难违时,他神色陡然凝重,慎重接过我给的10元钱(连本带息),向我保证一定办好此事。
至此,我如释重负,心内十分高兴,因为母亲的夙愿得偿,她人生的信条终没落空。我也从中深受教育,懂得诚信与做人的道理,并将一定遵循母亲的教诲,永远做一个诚信的人。
家训
母亲常给我说的一句话是:“人活一张皮,走后别让人骂!”
现在想来,母亲这句话也不是她的发明创造,而是源于她的老家,一个微山湖畔的小山村。
外祖父家在微山湖畔,因为种湖地而过得家道殷实,同时也是诗书传世的耕读之家。在我小时的记忆中,他家的牲口拴在槽上,别人只要打一声招呼就可以牵去种地;他家的农具别人可以扛起就走,用上几天再送还也不迟;他家盖房子剩下的石料放在街旁,被别人搬光了也没听见有人骂一句;他家菜园里的菜别人可以随便去拔,焖好的大头咸菜丝别人可以随便用煎饼去卷;暑天烧的红高粱茶,谁去都可以舀着喝......外祖父一家与邻里就是这样宽厚和睦相处,和谐得亲如一家。每至年头岁尾或阴雨农闲之时,他家是个人场,大家都喜欢到这里串门啦呱。家里有人不理解这宽容仁和的家风,外祖父总是哈哈一笑地解释:“搁亲为邻是件大事,人走后不能让人骂!”
舅舅师范毕业分到外地教小学,走时担着简单的行李铺盖,外祖父送了一程又一程,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与舅舅分手,他语重心长地交待:“在外面好好教馆(即教书),走后别让人骂!”
舅舅牢记外祖父的这句话,兢兢业业地教书,老老实实地做人,对事业有责任心,对学生有爱心。他用微薄的工资为贫穷的学生买书籍簿本,交学费,家访时也掏钱资助贫寒农家。舅舅的工资拿得越来越多,但也变得越来越穷,老百姓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调到家乡教书,每逢星期天回家,他总要背着一大包煎饼回学校,为的是节省下来钱资助上不起学的学生。他教学的学校在三面环水的偏僻小村庄,每逢我走到这里总要多看几眼,这里的老百姓也永远记得舅舅的名字。
母亲从外婆家回来,外祖父也是送了一程又一程。有一次送到山口,见山坳里一户人家正在出殡,外祖父坐下来朝山坳里观望,见许多人在那里痛哭,看孝子贤孙打的幡,他知道死去的是一位妇女,而且知道这位妇女生前为人很好,死后有这么多人为她落泪。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母亲回婆家要好好过日子,“为两姓增光,走后别让人骂!”
母亲牢记外祖父的这句话,孝敬公婆,照顾弟妹,无论多苦多累,她从无怨言,总是带头承担家务,因为父亲是长子,她是长媳;无论受多大委屈她从不诉苦,打掉牙肚里咽,因为她要为这一家老小撑起半边蓝天;叔叔长大结婚了,姑姑出嫁了,祖父母也享尽天年被送走了,母亲也像一盏油灯被熬干了!她毫无怨言,因为她时刻铭记外祖父的那句话。
大学毕业后我的小家安在城里,母亲每年都从乡下来城里小住。我住二楼,大门左边是过道,母亲来了总是搬把椅子坐在过道旁,笑盈盈地朝过往行人打招呼,早上问人家吃饭没有,晚上问人家喝汤没有,有时还站起来让人家歇歇再走。我看了别扭,说这又不是农村,对门都不认识,不必这样客气。母亲却不以为然,说“这楼上楼下都是不远的邻居,远亲不如近邻,打个招呼问个好又算啥?见面三分礼,礼多人不怪,走后别让人骂,你外公不经常说这句话么?”
在母亲的带动下,我家所有人都改变了见人不打招呼的习惯,从此与邻里的关系处得像一家人似的。因为处得好了,便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家的一个难题:因为我家住二楼,以前平台上经常见到楼上扔下来的垃圾,现在基本见不到了。“好言一句三春暖”,母亲的一句话改变了我家的邻里关系及生活环境,我从此铭记在心。
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德之孤,必有邻”,“走后别让人骂”,说的尽管是乡野俚语,其实质大概是一样的。以“德”为本,以“和”为贵,这是我的家风,“走后别让人骂”这是我的家训。家风家训可以传递,因为我们全社会这个大家庭共同拥有一份最真最纯的情感;家风家训的传递也会带来美好,因为它会使生命由此而更加精彩,人生因此而更富有意义,社会由此而更文明和谐;像我家这样的平凡百姓各家有各家的的家风家训,带着它们就可平安远行。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