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征文网

一九六一年,是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更为严重的一年。那年,我考上了灌南县响水中学初中一年级,“初考”的作文试题就是——“抗旱”。
开学报到时,我们按“录取通知书”的要求,都办了份临时性的“户口迁移证”。那是计划经济的年代,中学生凭着户口可享受每月32斤商品粮供应的待遇。  第一学期的学校生活真够美的,学生大食堂早晚供应着米粥和小卷子,中午米饭。我们每个星期订一次“饭单”,按每天1斤(16两制)多些的标准,早晚各订上两勺子粥(2两)、一个小卷子(4两),中午4—6两米饭。这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虽不能由着肚子吃个饱,可是能吃上这精细的“大米”和“干面”,那真像似从“糠箩”一下子跳进了“米箩”!不少同学还省着吃,有的早晚只订半个小卷子;他们把一周省下的饭票全在星期六订上“小卷子”带回家,好让农村的家人也尝尝这“洋干面”的滋味。确实,那小卷子又白又暄,用开水一泡就都松散开来,全没一点死疙瘩。我的四弟、五弟那时都很小,我带回的小卷子就是他们的最爱。每到星期六的下午,他俩早早就来到村边的河堆顶上,翘首以盼地向着我回家的路上张望,一见着了我的影子,兄弟俩便会欢呼雀跃地迎着我跑去……
可好景不长,第二年春天就有了变化。原来供应的大米和白面少了,杂粮渐多了起来。最先是那红红的高粱面子粥,初吃,黏糊糊的还可以,可时间一长,好多人都上了火。加上春天的干燥,这“火”越来越严重,以至不少人产生了便秘现象。我班一个姓汪的小同学在第一节课后去的厕所,第二节课上了一半还没见他回来,老师带着同学在厕所找到他时,他正难受地哭着;老师把他背到了校医室,邱校医看了后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好就用小药勺子硬将那干结的粪便抠出来……
大米和白面越来越少,各种杂粮越来越多,有黄的稖头面,有黑的山芋干面。那稖头面蒸出的小卷子板实得像石块一般,同学们叫作“石疙瘩”;山芋干面做的那小卷子吃着有一股酸溜溜的味,大家都称之为“黑小酸”……  由于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这一年学校提前一个月就放了暑假,整个假期长达三个月。等到秋学期开学,国家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凡是户口属本县的学生,一律取消定量供应,自带口粮。这一来,因带不起口粮的同学不少都辍了学。记得我们初一(3)班原先有学生62人,到初二时全班已不足50人。我算是侥幸的,我家在滨海县的双港公社,和灌南县的响南公社挨着一条小河,因此我和班里灌云县、涟水县的几个同学仍然享受着32斤的定量供应。可是到了六三年秋学期,这政策又有了变化,取消定量供应的范围扩大到了本地区的所有学生,于是同属淮阴地区的灌云、涟水的几位同学也改为了自带口粮。而滨海属于盐城地区,于是我又一次地幸运,成了全班唯一的一个享受“定量供应”的人!
自从自带口粮后,学生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春荒,成了众多学生最难熬的时光。中午能蒸上米饭的人寥寥无几,大多的是稖头采子的饭,有的掺和着菜干子、山芋干子、胡萝卜干子;有的连一点细粮都没有,尽是山芋干和胡萝卜干了;还有的就这些也吃不上,我班的李文才同学就是采摘些槐树花放在那瓦盆里蒸了充饥的;更甚的是还有几个学生放学后到周边村子里要饭的呢。我见到一个叫开春桃的同学,他高挽着衣袖,把胳膊伸进食堂后面盛满泔水的大缸里,小心翼翼地用手捞出沉淀在缸底上的一些沤得发了酵的饭粒子、面糊糊等,然后闭起眼睛一口口地吞下。那一缸泔水,被太阳晒得不时地泛着酸腐味的气泡,站在旁边的人闻着都受不了。要不是饿得急了,谁会去吃那样的东西!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时农村的主打产品——山芋、胡萝卜倒还是有点收成的。这于每个学生来说,要填饱肚子且不成问题。记得那时为蒸山芋方便,整个学校还兴起过用棉白线编织小网兜的热潮。我因在灌河边长大,有侍弄过渔网的经验,便成了班里的“热点”人物。我给好多同学织过网兜,我织的网兜底阔、肚大,盛得多、实用,很受大家的喜欢。装在网兜子里的山芋放在蒸笼里蒸熟,干爽、利落,吃起来也就多了些面实的感觉……  严重的饥荒使学校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减少,到初中三年级时我们班已失去了近一半的学生,全年级还剩95人。在学校把三个班整合成两个班时,我成了初三(2)班的一员。
……  往事不堪回首。如今的学子还有谁会为吃饭的事发愁呢?更不会有谁因吃不上饭而辍学。在蜜罐子里长大的他们能否感觉出今天生活的甜蜜,是否能体会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幸福?这倒是我在心中常惦念着的事。因为,从苦难岁月里走过来的我们,对今天的生活有着与年轻人很不一样的深切体会……

----本素材来源于征文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