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1000字1
放假在家,看着两孩子在家里嬉戏打闹,我的童年记忆不禁涌上心头,记忆中的画面是我们不停地追逐着,从巷子这头跑到那头,似乎只有追着风奔跑,就永远不知疲惫,不论严寒酷暑,街头巷尾永远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童年时的快乐缘何而起呢?是玩耍本身吗?其实不然,通过阅读《运动改造大脑》使我明白了真正影响我们的是运动。运动不仅可以让身体更加强健,还可以自我调节缓解压力,可以让人感受到快乐,是它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一、运动健脑提效率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长期处于焦虑、强迫的环境中。其实焦虑是人的一种认知错误,只有运动可以使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其它化学物质达到平衡,久而久之,你的潜意识会教会你的大脑:你可以的。这时候的你就会重新规划你的认知。其实我们对于运动的重要性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当繁杂的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向我们扑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牺牲掉运动来换取所谓的时间。而书中却告诉我们:运动不仅可以健身更可以健脑。牺牲运动是得不偿失,唯有运动可以使大脑保持最佳状态。这让我不禁想到了班里的孩子们,课间十分钟,只见操场上、楼道里到处都是孩子们跳绳、打球、踢毽子的身影,到上课铃响才冲回教室。此刻的他们眼中是有光的,一个个精神抖擞不知疲倦,活跃后的大脑,血液回流,正是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期,定会提高课堂的效率,使其事半功倍,可我曾经为此还指责过他们,真是不应该,看来运动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二、健身运动促能力我们的祖先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无形中就进行了运动并与大脑形成联结,进而促进大脑的生长,人类也因此不断进化。其实运动在完善身体的机能的同时,还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情商得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自然也会有所改善。书中说运动可以在三个层次上提高学习能力:首先,它完善你的思维模式以提高警觉力、注意力和驱动力;其次,它让神经细胞准备就绪,并促使它们互相连接起来,这是连通新信息的细胞基础;最后,运动激发海马体的干细胞分化成新的神经细胞。要想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应当自愿锻炼并将有氧运动与技巧学习相结合,释放天然的精力,让我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当我们的身体感觉热血沸腾时,自然会有一些灵感浮现,这时你会惊喜地发现通往“罗马”的路不止这一条。三、共同运动变自信我们的孩子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我们往往会把这一问题归结在孩子本身,加以指责,恶化了亲子关系。其实我们身体的注意力系统与运动神经是紧密相连,通过运动可以调动起注意力的各个环节,促使人全神贯注,更有助于孩子记忆能力的提升。我们和孩子一起运动,使沟通更加和谐,快乐的情绪是会传染的,运动中的身体接触,可以让很多不和谐的负面情绪随之消散,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无助和孤独感,变得更加自信。运动好处如此多多,我们应该把运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带着孩子出发,让运动改变大脑,让运动提高效率,让运动拉近距离。
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1000字2
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特别大而醒目的书名《运动改变大脑》以及插图一只运动鞋里不仅藏着一位热爱运动的人还可以迸发出一个大脑,也就是运动不仅可以健身,更可以健脑!运动让孩子更聪明!作者是约翰·瑞迪——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赫石少儿体能首席运动脑科学专家、全球SPARK计划创始人、锐步“活力儿童”项目形象大使,这本书源自哈佛大学医学院超过20年的潜心研究,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医学会、美国卫生部特别推荐,中国运动新风潮引领者联袂推荐,这更加引发了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接着开启我的阅读之旅吧! 引言中多数学生喜欢坐在电视机前,而不爱运动是现状,“零点体育课”以事实证明运动不仅可以使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课堂的标准给学生打分的依据是其努力的程度,而不是技能,还要给予物质的奖励;也否定了我们之前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误解,体能成绩好,考试成绩同样也好;体育项目还可以使学生具备沟通、解决问题、抗风险能力;有压力时运动还可以使大脑清醒......这可都是让人匪夷所思呀!现在我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收获:一、学习——越动越多的脑细胞达尔文告诉我们,学习是我们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的生存手段。是呀,当我们学习一个单词,第一次听到这个单词时,很多细胞被召集,相互之间传递着一个谷氨基酸盐信号已形成一个新神经回路。假如你从此再也不使用这个单词,那么与之相关的突触间的吸引力自然会降低,信号也随之减弱。结果你就会忘记那个单词。由此发现:不断重复激活或者练习,会让突触自发肿胀,建立更强的联系。所以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课改一直侧重于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就是语文的字、词、句、段一定要切合生活,语文即生活的大语文观,并在不断重复、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加深记忆以至于内化为自身,为己所用。二、压力——最艰巨的挑战就大脑而言压力就是压力,只是程度各有轻重而已。压力是必需的,在选择处理压力的方式不仅可以改变你的感觉,还能够改变你的大脑。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一项持续辐射暴露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把摩核造船厂工人工作中的处理材料一组含有极低辐射,一组则不含辐射,从1980年——1988年跟踪发现,暴露于低辐射下工人的死亡率比未暴露在辐射下的工人低24%,实验证明:辐射竟然使工人更健康。也就是轻微的压力可以激活神经元内在的修复和恢复机制。没有压力,我们就不会拥有出色的适应和生长能力。没有小挫折,就不会拥有成功。所以呀,在自己工作中当感觉到压力时可以用运动来减压,在情绪失控时提醒运动带来的感受——愉悦感和幸福感,它就恢复了大脑渴望或渴求的一切,有更多时间思考之外的事情,畅想未来!也就是用身体处理我们的情感而非语言。这也能很大避免在课堂中、生活中因语言导致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恶化!所以我们受到的压力越大,更需要用运动来保持大脑的顺利运行!三、焦虑——没有什么好担心运动让大脑知道,焦虑是一种认知错误。书中艾伦工作中因担心自己对组员的要求太多,要求组员做任何事都会让自己极度内疚,虽然可以选择用药物抑制,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她尝试每天早晨运动锻炼,之后变得更加自信和坦率、勇敢。所以我们越是退缩,练习交流的机会就越少,就越令人恐惧。反观也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尝试从今天开始可以主动每天坚持天天跳绳打卡,也可以找人一起运动,愉悦心情,增强自己的抗压受挫能力。在疫情笼罩的现在,拥有良好的体魄是多么重要啊!而我校一直坚持体育育人又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啊!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是用行动践行,认真督促放假在家的孩子们坚持每天的两操以及天天跳绳打卡,把运动当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信奇迹也可以发生在我身边!
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1000字3
首先,要从一所高中的运动故事讲起。
年轻的体育老师邓肯正在布置着早晨的任务:1600米跑。他要求每个学生设法用最快的速度跑完1600米,平均心跳要保持在185次以上。
学生们都很努力,只有落在最后的女生米歇尔好像毫不在意,拖沓着脚步路过邓肯身旁,像漫步一样继续向前。可当米歇尔闲庭信步结束后,邓肯给了她一个A。因为邓肯明白,她一点都没有闲庭信步,她的全程平均心跳是191次,即使对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来说,这都是严峻的考验。
这是芝加哥内珀维尔高中的一堂“学习准备型体育课”。在这个课上,老师给学生打分的依据是努力程度,而不是技能。他们认为,尽全力跑比跑得快更重要。
震惊美国的成绩
这群体育老师不但让内珀维尔学区的学生成为全美国最健康的孩子,还让他们成了最聪明的孩子。
仅仅是上半学期结束时,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提高了17%,平均成绩也超过全州平均水准。不过,这些成绩和TIMSS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TIMSS是聚集全世界优秀学生的一项考察数学和科学的考试。在这个全球统考中,一向由中国港台地区、日本、新加坡等地包揽前几名。美国学生的表现则让精英层忧心忡忡,感慨美国和亚洲国家的教育差距正在扩大。但是,在新型体育课推广后,内珀维尔的学生在这项测试中取得了科学世界第一、数学世界第六的成绩。
当内珀维尔高中的经验推广到条件更差的学区后,人们又发现了这个课程的新益处:校园暴力等违规事件从每年的228起减少到95起。
小课程,大原理
内珀维尔高中的案例背后,隐含着生物神经学的原理。研究表明,运动给身体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为大脑创建了一种环境,这种环境使大脑能够做好准备、愿意并且有能力去学习。
一、运动原理:越动越多的脑细胞
人人都知道,运动可以强健体魄,但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原理。热爱运动的人,只知道运动能解压,能让人愉悦,却不知道我们感觉欣快的真正原因是:运动让大脑处于最佳状态。这个结论有着坚实的神经科学的理论依据。
运动平衡大脑
大脑中约80%的信号是由谷氨酸盐和γ-氨基丁酸这两种神经递质传送出去的。前者刺激神经冲动,后者抑制冲动。失衡的大脑会引发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运动可以提高神经递质的水平,避免大脑失衡。
运动让大脑成长
运动可以让负责建立、保养神经细胞回路,构成大脑基本结构的神经营养因子增多。
运动诱发神经新生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神经元的数量是恒定的,只能被消耗,不能新生。
科学家发现,运动产生大量神经元,而环境优化的刺激则有助于神经元的存活。也就是说,体育课为大脑提供了学习所需的原料,而课堂上的学习则促使新生的神经细胞连接到神经网络中。2007年,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运动后学习词汇的速度比运动前提高了20%。
二、运动功效之改变压力状况
压力是必须的,没有好坏
压力是个囊括广泛意涵的概念,但究其根本它是指身体平衡状态的一种威胁,一种对适应的要求。在大脑中,任何引起细胞活动的事情都是一种压力方式,哪怕是神经元发送信号,也会在细胞上产生破损和裂缝。压力就是压力,无所谓好坏,问题是它的轻重和持续时间。
如何才能越压越勇,越健康
轻微的压力可以激活神经元内在的修复和恢复机制。可以说,没有压力我们就不会拥有出色的适应和生长能力。运动的压力可预知、可控制,而且还是你可以自主的。你随时可以在生活中引入运动,以激活神经元过度补偿,变得更加强壮。
通过运动,你会得到一种征服感和自信心。其次,当你逐渐意识到自己具备控制压力的能力而不用依靠被动应对机制时,你就提高了引发应激反应的压力阈值。运动不仅可以预防慢性压力,还能彻底转变它们,从微细胞到心理的各个层面。
三、运动功效之解决焦虑的根源
人为何焦虑
在应激反应中,焦虑是对威胁的自然反应。大脑判定威胁后,交感神经和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焦虑情绪产生。问题是,人类并不只在面对真正的危险时焦虑,想象中的威胁也会让我们产生应激反应。
运动让大脑知道,焦虑是一种认知错误
焦虑就是恐惧。焦虑症如此难以治疗的原因是,恐惧的记忆一旦被建立,那个特别的通路就驻扎在大脑中了,鲜明得远远超过它实际的样子。想要扑灭焦虑,就要建立新的记忆,并且不断强化,逐步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把触发器和典型的反应断开。科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为重新归因。运动是重新归因最简易的方法。运动会引发类似于焦虑的生理性症状,当你把它和由自己发起的这种可控行为关联起来,崭新的记忆会逐步形成,取代恐惧的记忆。
除此之外,运动还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肌肉紧张、增加大脑资源、提高恢复能力来跑赢焦虑。
四、运动功效之挣脱抑郁的枷锁
抑郁有着极为广泛的症状,包括悲伤时人人都可能出现的消极悲观、急躁易怒、无精打采、自我苛责。不过,抑郁和悲伤并不一样,悲伤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状态,抑郁却是一种连接的破坏。它不仅破坏生活,也阻断了脑细胞之间的联系。
一般的抗抑郁药首先作用于脑干,然后波及边缘系统并一直传到前额叶皮层。服用抗抑郁药后,我们先感到体力充沛,然后才会感觉忧伤减少。运动的魅力在于,它同时从两个方向出发解决抑郁症的问题。一方面它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行动,激发脑干,释放精力和激情。另一方面,它通过调节前额叶皮层内的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让我们感受到愉悦感。而且,与抗抑郁药物不同,运动全面调节整个大脑的化学物质来恢复正常的信号传递。
神经学家近来发现,大脑中存在一个止痛分子机制(内啡肽)。在剧烈运动期间,大脑中直接产生的内啡肽,能够减轻身体疼痛,同时在心理上产生欣快感。(马拉松运动中骨折无痛感)
运动还可以调节身体激素水平、可以延缓衰老等等作用。
五、行动:大脑训练计划
当我们论及运动的任何作用时,人们都禁不住想问,得做多少运动才能改造大脑?作者的建议是:先健身,然后不断自我挑战。运动的处方因人而异。
运动的基本参数
作者按照强度把运动分为三种类型:最大心率55%~65%的低强度运动、最大心率65%~75%的中等强度运动以及最大心率的75%~90%高强度运动。计算自己最大心率的通用公式是用220减去你的年龄。只要一个心率监测器,你就能随时监测自己运动的强度。
至于运动量的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议是,每周至少5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作者的建议则是,每周6天进行45分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其中4天中等强度运动,2天高强度运动。最好和同伴一起。不要担心没精力,没精力恰恰是因为缺乏运动。
无论运动有多少益处,无论科研多么有力地证明运动可以改造大脑,如果没有你的行动,一切都不过是闲谈几则。
当你尝试着先迈开一小步,然后一大步,逐渐积累,这些才能塑造你生活的骨血。不用探求哪种运动最好,能融入你生活的,被你坚持的,就是最好的。
行动最艰难,却也最有用。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