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3月24日读后感评论229 阅读4885字

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1

在实际教学中,最让老师头痛的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每一位语文老师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但是具体到方法和操作,还是另许多老师头痛,有的甚至是“收效甚微”。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核心,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教师们事倍功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人把阅读和写作割裂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的阅读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老师教的好,学生读的好,才写得好。”要想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提高,根本之点要透彻理解课文,所以教师的阅读课一定要讲的透。尤其是每一册书中的习作单元中的课文,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夏天里的成长》,教师在讲授本篇课文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写作手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明白作者是怎样选取事物,围绕着“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写的。01教师要认真备课阅读课要讲的好,根本在于教师要备好课。教师备课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启发学生,让他们自觉的动脑筋,因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语文课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有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具备这种不需要教的能力,但是老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这种能力。为此,教师需要一边教一边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方法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而是要想方设法的引导他们在听讲的时候自觉的动脑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课堂不是老师的独角戏,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02教师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不好,一定会影响表达,写作能力也不容易提高。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平时阅读时一定让学生认真阅读,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我也曾经为自己的阅读速度慢而苦恼过,但是如果有人两天就看完一部《海底两万里》,三天就读完一部《创业史》,你觉得他能记住多少内容呢?一部两部的书没有读好,没有什么大问题,现下也不会引起什么重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养成这种马马虎虎的读书习惯,可能要吃一辈子的亏,所以在儿童时期,一定要培养儿童认真读书的习惯,这将使儿童受益终生。03教师要重视平时的口头表达训练“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用嘴说话叫作说话,用笔说话叫做写文章,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着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一串包含种种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说话时候的那些声音。”“读写之间说为桥。”要想写的好,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每册书中的口语交际,都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说,实实在在的表达,这样学生说的好,写的能力也不会太差。训练,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凡是需要练习的,不是练过一下就算了,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经常练习,对学生严格要求,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是经过不断的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最终才使它们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2

我们每天都在说读书,我们总劝人读书,我们把书看的很重,那么书是什么? 01、书是人类经验的仓库叶圣陶先生说书是人类经验的仓库。书里边蕴含着人类历代生活下来的经验,人类为了有经验,为了要把经验保存起来,才创造字,才制作书写工具,才发明印刷术,于是世界上才有了叫“书”的这种东西。当然,人类的经验不一定都能写成书,写成书的人类经验也不一定都能保存下来。且不说秦朝的焚书坑儒损毁多少《诗》、《书》,也不说西楚霸王项羽火烧秦王宫烧毁多少秦宫的官方藏书,什么“王莽之祸”、“董卓之乱”、“五胡乱华之祸”、“隋末毁书”“安史毁书”、“康乾禁书”......这些我们一概不提,就说文化大革命时期损失的文献资料,保守估计也在1000万册以上。人类的经验在被写成书后不断遭受磨难,不断有书被毁掉,所以即使人类的经验写成了书,也不一定能够流传下来。虽然书没有能全部留传下来,但是凡是能流传下来的书都是万分珍贵的。人类的文明发展到如今地步,如果没有书也是万万办不到的。02、一个人不需要读所有的书刚刚我们说书是人类经验的仓库,也说了人的经验在变成书以后不断遭受磨难,但是流传下来的书籍的数量仍然是十分可观的。书,这个仓库里藏着各色各样的书,一个人太渺小了,当然是没有办法全部取出来使用的,而实际上一个人也是完全没有必要把全部的书都取出来用。因为如果你是一个小学老师,你当然没有必要读如何建造大楼的书,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高管,你也没有必要去读关于如何种地的书。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不能读尽所有的书,也不必读尽所有的书,只需要把自己用的那一部分取出来读便可以了。03、流传下来的书不一定都是好的值得注意的是,流传下来的在仓库中藏着的书,也不一定全是好的,也可能有发霉的、腐烂的、不合用的,如果你只是随便取一部分,那说不定你正好运气很差,取到了那些发霉的、腐烂的、不合用的,与你自身来说将毫无用处。人在选择书籍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益的。所以人不能随便读书,如果那经验是错误的,是过时的,我们就不能接受它。04、教师选择读什么书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选择适合我们阅读的书籍,要建构属于自己的专业阅读地图。对于教育这个专业的领域,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也需拥有最合理的知识结构。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写到,这个结构大致是“本体性知识50%,专业知识30%,人类基本知识20%”。本体性知识,即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如就语文教育而言,包括汉语知识、文本解读、文学作品等;对数学教育而言,包括数学史、数学与数学教育、数学心理学、数学文化及数学哲学等。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所必须具体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实践教育学及课程理论、教育视野、职业认同、心理学等。而人类基本知识,则是不仅针对教师而言,乃是应具备的人类基本知识,构成专业阅读更广阔的背景。在具体的教育领域中,知识结构也不同。此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场景,遇到不同的问题,读的书也是不同的。我们都知道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比读书更重要的是,把书中的经验化为自身的经验”,也就是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随时能够“化”的人,是把“开卷有益”做到极致的人。

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3

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很多同学都不热爱学习,而且无论老师如何滔滔不绝的讲述学习的好处,如何把知识讲授的简单易懂,他们就是不爱学习。但是儿童不爱学习就无从得到真知识,也就无法体会人生的价值,叶圣陶先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教育中存在着很多谬误。教师认为儿童的心理和习性和深谋远虑的成人是没有区别的成年人往往做某件事之前,都经过深思熟虑,为了未来的功利目的,或者是为了达到某些效益,所以我们就认为儿童的心理和习性也大约如此。但实际上,儿童的脑袋中并没有什么计划,他们并没有想明白目标,以及遇到问题要有什么举措。所以在遇见问题时,他们只想去应付,只想自己玩儿。虽然成人不能理解儿童的想法,但是这对于儿童来说却是无上的乐趣。既然儿童对于未来没有目标,他们又怎么会理解老师所说的“长大”?“长大”是什么时候?对于“及时行乐”的儿童来说,显然是“现在”更加重要。所以他们觉得什么事有兴趣就高兴,就做了,而对于老师所说的“遇到什么的时候”,他们才不会思考什么时候会遇到。教师认为认识、联想、练习、应用等等都是各自独立的事儿,相互没有联络其实,无论儿童或成人,他的一思一动,总是心灵和肌体的复杂活动。认识的时候就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认识的,而练习又是新的知识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时,就是在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两种类型的题,解题思路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的练习中,又不仅仅是解决例题:“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一种题型,有时候,我们也会“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还会遇见“求单位1是多少?”的题。这种逆向思维求“单位1”的题,不仅巩固了学生刚刚学到的新知,更是学生对新的知识的发展,所以认识、联想、练习、应用等都不是各自独立的事儿,这是一个相互联结的整体,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的获得只依靠书籍书籍中保存着人类的重要思想,蕴含着人类文明的精华,读书当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书中,我们可以知道许多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读书只是知识获得的一种方法。读书是手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读书?读书的根本目的是用来解决实际事物的,如果脱离了这个目的,读书就毫无意义了。我们需要明确:实际事物是主,书籍是宾。如果主和宾交换了位置,根本的观念已经错误,那么还会有什么好结果呢?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要依靠书籍,但是又不仅仅是依靠书籍,还要创新的使用书籍,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读书的必要性,明白生活需要读书。学校教育的成果就是成绩学校教育的最终成果是为了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知识,就是在学生走出校园,终其一生,能够将在学校中所得的生活经验去应用到实际事物当中,那么学校教育就成功了。学校不是模型,儿童也不是一种物质,教学更不是把儿童变成玻璃厂中的瓶子。如果单单认为把儿童做成玻璃瓶子,教育就成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成绩只是衡量学生在学校表现的标准之一,社会也不仅是需要“好学生”。其实劳动从来不分贵贱,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人来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同样值得人尊重。那么什么才是学生一生有用的知识呢?我想除了科学知识,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受到挫折后的勇往直前,对目标的执著追求......凡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所具备的美好品质,都是学生一生有用的知识。

叶圣陶教育名篇心得体会4

“习惯成自然”,这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一句老话。在朱永新教授编著的《叶圣陶教育名篇选》的第三编中就有叶圣陶先生以此为题的一篇文章。读来让人觉得“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的确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很有意思”。什么叫作“成自然”?叶圣陶先生以我们“走路”“说话”这样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进行了生动而有意思的解释——“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作‘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朴素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习惯”的重要,看我们自身你是否把习惯落在了“做”上,不是“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不是“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该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的,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也不是“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相信人家的话有道理,只是个“知”罢了,这似乎是比“不知”好一些,但实际上又有什么区别呢?只有当我们从“知”到“做”,真正用心去观察,动手去劳动,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读起来……的时候,才能达到“习惯成自然”,才能内化为我们的种种能力。学习,关键就是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文中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是他看透了这个道理。”我们在教育中把学生的习惯培养放在了首位,每一个长征学子从走进长征起就看到了醒目的几行字“让锻炼成为习惯,把阅读融入生活,做最好的长征人!”怎样从“知”到“做”,从而“习惯成自然”呢?这是我们一直在实践的课题。研究发现21天能初步养成一个好习惯,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是不相同的,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我们年级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把阅读融入生活”的习惯曾经发起了读书活动,每天打卡教师及时鼓励反馈,一阶段一个活动促进,并调动家长参与其中,家校合力培养这一好习惯的养成。这可以说为孩子们养成初步的读书习惯创设了好的氛围。“习惯成自然”,才成为了我们自己的能力。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