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2000字两篇1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已经接触了不少叶老的经典作品,从中我们读到了一位爱生活、爱孩子的亲切老人。但通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本书的阅读,一位懂教育、善教育、学识渊博的专业学者屹立于脑海中。这本书可谓是所有从事和语文学科相关的工作者必须拜读的经典之一。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有关习惯的培养。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是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无法避开的教学话题研究,阅读中有关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写作习惯的培养以及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这三方面的培养来分享我的收获。
文中有一部分是与语文教学以及文学创作的相关内容,叶老从理论观点再到名篇举例,从抽象到具体,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指点迷津,不断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我觉得这部分内容不仅与阅读相关而且也可以从中把握写人物文章的一些技巧与方法。
书中提到有关写人物的文章,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来刻画人物形象,书中强调,无论是传记还是虚构的小说,都必然有人物的对话和行动,且这是窥见人物全部生活及内心活动最显著的表现。
其中传记的人物对话都是真实的,是确有所言,但作者并不会把所有的对话满篇呈现,写成对话录,而是要有所选择,将能够表现人物思想、情感、脾气、习惯等的对话呈现在文章中,从而体现人物的内心,让读者感知人物的为人。书中作者以《史记刘敬叔孙通传》为例,通过叔孙通与汉高帝及其弟子相关对话,将叔孙通的知时变与“知当世之要务”这一特点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
此外,作者还列举了一篇经典的短片现代小说——鲁迅先生的《风波》来说明这一问题,在创作人物时,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的描写要有所取舍,如若一股脑的全写进去,读者看了必会眼花缭乱,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足以显出人物某种性格的行动,才值得写进文章。
贴合我们的教学来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将相和》,一篇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文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来塑造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的形象。但蔺相如的有勇有谋,机智勇敢,以大局为重,宽容大度;以及廉颇的勇猛善战,知错能改,都是在具体事例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所看出来的。这也是应了叶老的那句话——对话和行动是人物的最显著表现。
至于读文章,叶老提到了一个最朴实的方法——揣摩,我的理解就是读文章要边读边思考边质疑。而且一篇文章要真正理会它的主旨意义以及价值绝对不可泛泛而读,我们说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在我们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思想境界下去读,都能读到不同的东西,悟出些许道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平日的教学中开展师生同读共读,每个人读懂的东西是不相同的,提出的问题的角度出发点也是不同的,但总归是有价值的,值得商榷的。
一篇成熟的文章,每一个部分都有其作用和价值,部分之和是大于整体的,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注重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从部分着手,但最终要落实于整体。
关于习作。叶老在书中提到小学作文教授的目的在于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朴实的说理,不生谬误即可。文中强调,作文命题及读物的选择,要以学生为本利益,从学生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有此情感,此思想是否易于学生发挥,再者讲授一篇作文时,老师只需把题目要求讲明白,使学生能够不偏不跑题即可,此外,勿需多言,否则势必使学生的思想受限。
写作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本的例子来教学,慢慢咀嚼课本上一些好的句子,细心启发,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久而久之则会有写作的感觉。文章的选读,也是培养写作的契机。先让学生多,读后教师指导,之后进行实操。比如一篇文章以叙述为主,教师可以教授叙述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写叙事文,散文或其他文体同样如此。
作为教师,在平日批改作文时,会发现部分学生的作文常常一气呵成,不分段落,对于此,书中建议作者在定下题目后,思考审定本文含有几段,并简要标明每段的段意,如若是说理论事文,可根据语气的停顿来划分段落,以规避此类问题。
第三方面,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叶老在书中明确提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基于阅读的。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
因此,教师在上阅读课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把文章讲透彻。具体来说就是词句要讲清楚;全文要分析清楚;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感情是怎么表达的等等,要做到这些,教师一定要透彻地理解课文,下功夫钻研,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语文课堂,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及教学魅力在引导学生听课时,令学生不自觉地动脑筋。久而久之,养成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简单来讲,即在讲阅读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有条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让学生和作者一起思考,之后在写作时,就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里的文章鞭辟入里,字字珠玑,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学科研究者无法避开,且须潜心研究的一本著作。
书的最后还提出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如果老师的训练能达到这两点,才堪称教育之成功。
语文教学仍然需要认真的研究,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要求一致,只要学生获得实际的效益,炼成读书写作的熟练技能最为重要。作为教师,要善于读书,善于写作,并且要明白其所以然,此外还要明白何为语文教学,如教学生阅读习作等等。对于语文这一大学科的教学研究,我们仍需秉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态度奋力前行。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后感2000字两篇2
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在暑期静心阅读了叶老先生的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这本书共六辑,第一辑主要谈了学习国文的方法,如《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等,第二辑主要介绍针对当时的国文编辑要旨,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课程标准。对于前两辑的阅读使我在语文教学上有了很多启发。
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养成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紧紧抓住这两句话来开展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
叶老在书中说:“老师的责任不在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脑子里去,因为教师不是一辈子跟着学生。”“如果学生坐定在位子上,听到教师说今天讲某一篇之后,才翻开课本或选文来,然后听教师读一句,讲一句,逐句就读讲下去,直到完篇,别无其他工作,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就是一件误人子弟的事了。回想刚毕业那会儿,初入课堂,满脑子想的都是将课文掰开揉碎的讲给学生,生怕有一点讲不到,学生们就学不会。那时的自己何尝不是先生所说的反面例子呢!
教语文是帮助学生热爱生活,训练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使他能够运用语文能力在社会上起到必要的作用。
对于“帮助”,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现代的教育着重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教方法,重过程,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靠实践来掌握语文能力。这种习惯可以是观察能力,可以是执行力,可以是解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一切与使用语文息息相关。可“养成习惯”比“直接讲授”要动的脑筋更多了,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并要着重反馈,还要着重于日积月累,坚持不懈,非常考验教师的各种能力。总而言之,一定要明白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
关于语文课的教学任务,过去强调以老师讲为主的知识灌输,这样的问题是,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好像他们一直套着游泳圈在游泳,当某天脱离游泳圈的时候,可能就溺水了。在谈到国文教学的目标时,叶老使用的三个词“习惯”、“能力”、“技能”应该是针对“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而言的。我认为相较于写作,阅读更为重要。叶老说:“国文教学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而学生养成、培植、训练。凭借的就是一篇篇的课文。所以,叶老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是学生学习作者表达形式的例子。而我们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就是在课堂中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关于作者表达形式的方法,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教师带领着孩子们在课堂中不断地深挖,举一反三,反复练习,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必要时予以指导和启发。精读课要指导,要有研读的功夫。我们不能只是“教书”而更要“教学”。要教会学生“学”,学生就得有“预习”的习惯。叶老先生在书里就课前的预习和课上的练习提出了几条操作性很强的建议,时隔多年,仍旧没有过时,甚至比许多当下花里胡哨的表演功夫要好得多,因为扎实,真实,返璞归真才是硬道理。
“预习的初意不是要求学生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是让学生自己动天君。”学生动了天君,得到理解,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得不到理解,便会有思索的念头。《朗读手册》里说过,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一篇文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把这篇文章读一遍,看他的词语、句子间的停顿。所以,大声朗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法宝之一。读的过程中圈画不懂的生字生词,依赖查字典,得到相当的认识。遇到多种解释的,还应该弄明白每种含义要在什么语境下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用例,整理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字生词的正当用法。借助现代的各种便捷的手段,工具书,电脑网络,都比较好实现。预习有了问题,听课时就有注意力,上课就有效果。教学学生“学”,上课须有“讨论”,而不是一味地讲。教师对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进行指导、归纳,补充,阐发。学生在预习时练习了读书,讨论时得到思考,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就得到了逐渐养成。不论是课内书籍还是课外书籍的拓展都创造了一个较好的阅读前提。用现代的方法来讲就是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以读代讲。
学习语文,课内的精读是方法,课外的整本书阅读,也就是略读才是关键,要运用课内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去略读课外的读物,然后多多比较。欣赏文学的能力与训练写作的能力,“在于第一步透彻了解整篇文章。第二步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其辛苦经营的功力”。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阅读,体会,效仿。逐渐就学会了欣赏与写作。精读是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
“略读”的作用,叶老强调“应用”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认识,他认为阅读的“习惯”来源于“略读”这也符合应用当中“熟能生巧”的规律。这其实进一步解释了“习惯”的养成的问题,不能单独依靠课上的“精讲精练”就能培养出学生的习惯。学生的略读需要指导,这是叶老一再强调的。但这涉及了两个相关的问题。第一个是教学时间上的问题。授课的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另一个是教材方面的问题。虽然现在学生的阅读渠道很多,可和语文课本的衔接确是因人而异的,作为“习惯”还是要依靠学生的自觉,不能强求。叶老所谈的对不同文体的阅读的注意事项,可以说精准至极!“在从中吸收知识,增加自身的经验;那就须运用思考与判断,认清全书的要点,不歪曲也不遗漏,才得如愿。”好的小说和剧本,故事仅是迹象,凭着那迹象,作者发挥他的人生经验或社会批判,那些才是精魂。诗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古书阅读要得到真切的了解,就必须明了古人所处的环境与所怀的抱负。但就做到这几条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通读叶老的论集给予我的帮助很大,他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于努力学习并实践改革着语文教学的当下,丝毫不显过时。我也将会在追随光、靠近光中不断成长。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