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班主任、教师更好的发展,学校精心为老师们准备三本适合教师们读的书目。分别是《童年的秘密》、《刻意练习》、《认知天性》。今年暑假,我在家读了《认知天性》这本书。颠覆了我以往对于大脑科学、认知规律以及学习策略的固有见解,得到了一些启发与感悟,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
《认知天性》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通过10年的团队实验研究,并由作者彼得·布朗编纂的认知心理学读物。这本书通过科学研究提出了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解读了人类普遍的学习规律,并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了最有利于大脑“学习”的认知法则。
学习不是一件一厢情愿的事情,很多时候属于被动学习,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成为一个高效能的学习者。本书研究发现,人们在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花费的心思越多——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或是理解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就能越牢固的记住这个概念。书中强调,到目前为止,不管在什么领域,人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反复阅读,并进行集中练习,这其实是效率最低的一种学习方式。与反复阅读这种固有的学习方式相比,回想事实、概念和事件会更有效,这种方法被称为检索式学习。书中的研究告诉我们,重复式的集中练习只会让大脑产生“已经学会”的假象并出现学习疲劳,从而无法产生长久记忆,也达不到真正的精通。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检索,检索时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大,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挑战天性的过程,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会有长久的记忆,记忆的效果也越持久。
多数人认为,频繁的集中练习是学习某项知识或技能的不二法则,但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只有当练习被分散安排在有间隔的练习中时,才能产生更长久的记忆,也更有效率。间隔练习可以使知识储存的更牢固,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学用,培养成长型思维,将平面的知识加工形成复合型知识,使我们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心智模型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大脑的一款“应用程序”,这款应用程序是动态发展的,过去成功的经验塑造了此刻的思考和行动方式,而未来生活中会出现更多的成功经验,辨别提取他们的一般规律并灵活应用,将会构建动态发展的心智模型。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和学习风格,将会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给孩子知识的时候,第一个要做的事是解释学习的过程,让孩子明确这种记忆是如何停留在大脑的。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把学习的方法告诉孩子,而不仅仅教授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创造“合意困难”同时还要保证教学的透明度,让学生理解你的教学意图,清楚自己的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