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朱永新先生这本《未来因你而来——我与新教育人的故事》时,只看封面标题,我觉得这本书一定是给我们新入职的老师看的,而且还是讲故事类的,我肯定能轻轻松松地看完。翻开之后却是另外一番情形,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心没有静下来,还是作者的故事讲得有些学术化,故事的画面感不强,总之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吸引我。因为是规定动作,我只能耐着性子往下看。
我的大脑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识别信息,从作者简介到自序,再查找目录,看到自己喜欢的题目就翻到后面那一页去,这种漫步似的浏览阅读,竟然使我收获了一个比喻句:作者以关键词“新教育”为线,精选60名老师的故事,像珍珠一样,串起了“新教育”的历史。
那到底什么是“新教育”呢?是一开始我所理解的新入职教师的成长故事?很明显不是。从作者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有年轻老师没错,但基本上从教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也有一些老师一辈子奋战在教育一线,有的即将退休,有的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是“新教育”这三个字将他们和作者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书中我找不到“新教育”的概念,觉得像一个教育机构的名字,类似于“新东方”。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升起:一大帮人在自己书写自己的故事和历史,自我感动,但偏偏没有感动读者,怎么能用“新教育”来命名呢?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给当时的中国换了一次思想的细胞,但这“新教育”到底新在哪里?我着实有点儿懵圈。比如:晨诵,午读,暮省,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吗?比如布置了亲情类的作文,也要带回去给家长评阅,这不正是我小学老师的做法吗?教学相长,这也能算“新”?并且,每一个故事里面好像只是在讲老师的读和写,给了我这样一个错觉:会读书,会写文章就叫“新教育”了?新在哪里?批判的声音又一次在心中响起:坚持创新难,坚持好的传统更难,还不如读读经典教育著作。
人内心评判的声音一旦多了,就会和本心越走越远。意识到自己有评判,我主动调整了下自己的阅读状态。我上网搜了一些关于作者和“新教育”的内容,我发现我误读了作者,误读了新教育。“我知道仅仅凭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我能够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原来作者朱永新曾经写过一本名为《新教育》的书,我并没有这份阅读体验,怎么能理解新教育的意义?怎么能体会新教育人的生命力和情感呢?
于是,在微信读书上搜索到了《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新教育实验:中国教育改革的民间样本》这两本书。通过阅读,我才明白我的疑惑,原来新教育所对应的旧教育,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历史时间的对应。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新教育要给生病了的中国教育做一次基因修复。这样一来,我阅读时产生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借此机会,我又翻阅了《中国教育史》的目录,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的历史,书中并没有。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新教育人的故事会补充这段空白。
而现在,作为“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正在用一群人的行动来唤醒还在“沉睡”着的你我,引领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何乐而不为?如何去践行呢?通过阅读,我想用这四个词来总结:
(一)破壳。张硕果老师说得好:“每个人都有一个外壳,人在壳里,是很安全的……但同时,生长也是很困难的……”因此,要关注到自己这个生命体,时时觉察自己的念头,勇敢去打破自我成长的限制性思维,尽情破壳和成长,做真实的自己,用生命陪伴生命。
(二)正念。赵素香老师的故事让我触动。在推进新教育实验的过程当中,她遭遇了误解和质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可能就会陷入自己的负面情绪当中。她可能也是,但她还是继续坚持了下来,最终不仅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还收获了个人的成长。因此,要回归自己的本心,去除评判心。
(三)反思。书中的故事,好多的老师被发现,成为新教育的“毛虫”,皆是因为阅读和写作。一个善于阅读和写作的人,对自己的言行更有一份觉察和反思,思维更清晰,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因此,要专注于当下的教育实践,善于观察和体会,记录下生命成长的点点滴滴,记录教育生活的幸福。
(四)行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想到与做到的距离。行动是最为重要的一条。烦恼来自于想得多而做得少,有了好的教育教学理念,立即写下来,分析可能性与可行性,脑袋清晰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教育的未来正向你我奔跑而来!看见时间的脚步,觉知当下,我们不一定非要成为“新教育”的一员,我们本来就在践行新教育。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