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的教育故事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范文作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3月21日读后感评论163 阅读2005字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戒骄戒躁,防止懈怠,一直沿着“正路”走下去。教育的魅力也恰恰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弱点,引导、鼓励他努力由“不及”到“及”。————于永正

暑假里我借到了于永正老师的《我的教育故事》这本书,我一口气读了两遍,真是百看不厌。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在生命的最后半年,根据回忆自己的教育经历撰写的30篇教育故事,以及他在患病期间发表过的20余篇教育随笔,组合而成。这本书共分四辑。第一辑是“我的教育故事”;第二辑是“我就是语文”;第三辑是“我的小学老师”;第四辑是“病中吟”。我最喜欢的是第一辑“我的教育故事”和第二辑“我就是语文”。一个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从中透射出于老师的智慧、爱心专业、尊重常识、悲悯情怀……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不是批评就是让他们自己检讨,而于老师却不批评不责备,而是讲一个故事,寓教于乐。因为在于老师的眼中“儿童,往往因错误而美丽”。

我在工作时一遇到班级里出现混乱局面,便束手无策,只好采取强制手段,加以“压制”,例如厉声呵斥,或者把闹事者拉到教室外批评。而于老师则是冷静、镇定,遇到问题,一般情况下不瞪眼、不发火。例如:有一次,课堂上有两个小朋友为了一块儿橡皮争吵得差一点拳脚相加。于老师则语气平静而真诚地对其中一个大个儿男生说:“这节课要默字,我忘记把默字本抱来了,请你赶快到办公室帮我抱来。本子就放在我办公桌上。”他二话没说,飞快地跑了出去。课堂立即风平浪静了。如果说“强制手段”是“硬实力”,那么,请这位大个儿男生去办公室抱本子,便是“软实力”。“软实力”既不会伤害学生,也不会伤害教师自己,而且效果更好。“软实力”的别名叫“包容”。包容,是教师的心态、文化、修养和智慧的综合体现。“软实力”越强大,教师的教育就会越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于老师给学生梳头,篦虱子,带学生就医,对贝贝的深切怀念,对庆涛的鼓励、引导和赞美等故事可以看出在于老师的眼中,分数不重要,分数不等于本领,更不能和人品画等号。让学生成为一个“人”,比分数更重要。正如书上的一段话: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我们才相信孩子,而是我们相信孩子,才能看到希望。

不是孩子有了责任,我们才放手,而是我们放手了,孩子才有责任。

不是孩子听话了,我们才尊重孩子,而是我们尊重孩子了,孩子才会听话。

不是孩子成长了,我们才信任孩子,而是我们信任孩子了,孩子才能成长。

不是孩子优秀了,我们才接纳孩子,而是我们接纳孩子了,孩子才会优秀。

不是孩子可爱了,我们才爱孩子,而是我们爱孩子了,孩子才显得可爱。

故事“为了地里不长草,就种上庄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让“地里不长草”,老师除了培养读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外还得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了班级学习氛围浓厚了,“野草”就失去了生长的气候和土壤。这种良好关系和良好班风的形成取决于老师。这个故事让我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善待学生对学生要宽容进而包容。

“什么是语文?说白了就是语言。语文学科的使命是什么?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教师怎样教语文?引导、点拨、示范。学生怎样学语文?多读多写。说得稍具体一点,语文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至多再加一个:培养兴趣和习惯。如此而已!”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以前只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是否牢固,对字写得是否优美不够重视;只重视学生的阅读数量,对阅读的质量要求不高,引导不到位,尤其是范读更少。今后我会重视学生的写字教学,不仅要写会,更要写漂亮;对于阅读教学,老师要多范读,要求学生在正确、流利、连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到语气自然,不拿腔捏调;注意不同人物对话时的语气语调,人物的思想、性格、心情、身份等;段落中的标点符号要看清楚,把停顿、重音、虚实、急缓读出来,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学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讲学生不懂的,学生没有不爱听的。学生一旦“恍然大悟”,你不让他写他也要写,你不让他念他也要念,你不让他做他也要做。也可以说,这是我的全部教学技巧——吃透学情,把握好教材,教学生不会的,讲学生不懂的。

翻看着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教育故事,我仿佛感觉到自己的教育热情被重新点燃,狭隘的教学思路正慢慢打开,沉睡已久的教育初心已悄然唤醒。虽然我不具备于老师那样高超的教学本领和教育艺术,但我也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初心。我相信,只要我们初心不改,以于老师为楷模,以于老师的教育故事为范本,我们也去试着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只是关注分数;让学生也从我们这里体会到尊重、平等、民主;我们也经常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这就是你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我们将沿着于老师的足迹,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幸福前行,书写下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