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后感2000字两篇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21日读后感评论103 阅读4026字

爱和自由读后感2000字两篇1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这是《爱和自由》封底的一段话,发人深省。

这本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孙瑞雪老师关于幼儿教育的演讲录。本书共二十四章,分别从多个方面向大众介绍了幼儿的成长教育,影响了千万父母,使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也让更多孩子因此成长为更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卓越创造力的一代新人。有人说,这本书,是一扇窗,推开它,发现孩子,亦发现自己。

这个假期,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看完了这本书。书中介绍的很多理念都颠覆了我之前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孙老师认为,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他们一生下来就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将按照自己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而不需要成人给他们增加什么新的内容,我们只需要给孩子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有了一定的条件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而非成人的“灌输”。

孙老师还讲到,让儿童安静下来是第一步。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陪伴孩子,给孩子自由,让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让孩子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孩子们在感受到老师们的爱与陪伴,安全感和满足感建立起来后,自然而然就会慢慢地内心平静,继而安静下来。书中孙老师通过自己亲眼见到的北欧的几个幼儿园中孩子们的表现为例,强调了宁静的重要性。在参观北欧几个幼儿园时,她为幼儿园中孩子们的表现而惊异,震撼。他们万万没想到,两岁多的孩子,也能安静地在餐桌边吃饭。那里,没有熙熙攘攘的喧嚣声,只有老师和孩子们和谐的画面,只有他们偶尔抬起头时的互相对视而笑,这是一种源于内心宁静的画面。孙老师强调,内心的宁静是自我的一部分,成长需要先安静下来。

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大部分孩子在吃饭时如果没有老师的“坐镇”,估计会出现“大闹天宫”的喧嚣画面,敲碗声,聊天声,甚至吵架声等。这是由于孩子们的宁静没有培养起来。读了这本书,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内心宁静的重要性。让孩子安静下来,让他们的内心宁静下来,这也是一种成长。

孩子们有了自由,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长时间的让孩子们去尝试,去探索,能形成孩子们的专注力。当孩子在专心地做一件事时,我们能做地就是安静地陪伴,不打扰。否则,孩子的专注力得不到培养,实在是一种遗憾。

看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孩子在拆掉小汽车的过程实际就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往往剥夺了孩子们探索的能力。当看到新买来的玩具被孩子们拆解开,大人们会用我们已有的经验去制止,孩子的探索能力就得不到发展,也得不到满足。长大后,孩子可能就成为不愿意探究的人。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到,当孩子一手拿毛巾,一手拿梳子,并尝试着去咬毛巾或者梳子的时候,就是孩子在用嘴感受软和硬的过程。遗憾的是,当我们看到孩子做这个举动时,要么视而不见,要么争着抢着拿走,并认为这是一种不卫生的行为。孩子在用嘴感受软和硬的机会就被忽略了,孩子们失去了区分“软硬”的机会。此为另一遗憾。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捕捉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授课时尽量做到语言简洁,明白,杜绝侃侃而谈的长篇大论(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要让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算数”。)比如:在告诉孩子一个事物的名称时,我们不应该这样说“宝宝你看,这是牛,我们喝的牛奶就是从牛身上挤下来的,正确的做法是直接了当地告诉孩子这就是牛。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在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重复同一个意思,生怕学生不明白。不仅如此,我们也经常说一大段看似很重要,实则无关紧要,甚至影响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废话。还记得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前,科组长曹老师特意找到我说,我的教学语言不够简洁,要多加注意,要让自己的授课语言简洁明了,且有效。另外,在丘老师上小组合作展示课时,她经过反复磨课,最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堂高质量的精品课。课堂语言不赘述,指令清晰,简洁高效。

从这里,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优化自己的语言,尽量使语言简洁精炼,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去探索,去生成。同时,未来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我也学会了要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少说废话,多说有用的话。

书中还说到,儿童是在发展的,当儿童达不到成人的能力时,他就会看你,模仿你,吸收你。这跟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的道理一样。你想让孩子成为热爱阅读的人,你就要先阅读;你想让孩子成为尊重他人的人,你必须先要懂得尊重他人;你想让孩子有一颗感恩之心,你就应该以身作则。这就是我们说的孩子是父母的复制品,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同样,作为教师,也只有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就像孙老师说的一样,“我们一生能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愿我们对待孩子都能像泰戈尔的诗一样“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和自由读后感2000字两篇2

从她出生到现在,心中最深刻的感受除了爱就是愧疚了。像我这样一个啥也不知道又不思进取的妈妈,在养育的路上走了太多太多弯路,以至于没能给她好的照顾。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宝宝的文,无奈文笔太差,实在写不出什么。下面分享一个朋友写的,有感动震惊到我的文。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首先让我联想到纪伯伦的《致孩子》,孩子是独立于父母的“精神存在物”,他们借助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并不属于父母;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爱,却不能给予其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孩子注定要奔向未来,创造未来,那是父母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在孩子成长和创造的路上,父母能提供的也最应该提供的是保护和帮助,而不是灌输和复制。我想养育的真谛就是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尊重其发展规律的自由。

一、孩子是独立的精神存在物

我给三个月的宝宝喂药,把药装在奶瓶里,他虽然觉得味道有点奇怪,但还是咕咚咚的喝了,这个场景让我感叹不已。这样一个柔弱的小生命,他还没有一丁点分辨和反抗的能力,我喂给他什么几乎全由我做主。刚刚降世的婴儿那么柔弱,尚无法以一个独立的人行使自己的权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需要完全依靠父母度过最初的成长时光。所以很多时候父母无法避免给自己的孩子想当然的教育,全然没有想过这是否是孩子所希望和要求的。

孙瑞雪所推崇的蒙氏教育的基础就是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精神存在物”,所有的孩子,哪怕是刚刚降世的婴儿都有自己心理需求,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他们可以实现自我教育,父母和学校应该提供的是自由的环境、适时的保护和帮助。如果父母急着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孩子,并不允许孩子违背自己的“成功规律”,那么孩子要么是父母的复制品,要么还不及父母曾达成的成就。

孙瑞雪和蒙氏的观点带给我的启发:

1、平等的对待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感受。具体举例:和孩子说话时,尽量蹲下来或坐下来,与孩子在一个高度上,“平等对话”,倾听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想要的。

2、以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和行事。具体举例:很多家庭的儿童房确实漂亮,充满童趣,至少大人认为充满童趣,很萌。但有多少儿童房的衣柜是适合儿童身高的,儿童是否能够得到自己房间的物品呢?如果不能,这仅仅就是大人想当然的儿童房,并不一定真的适合儿童。

3、“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并使我们产生了偏见,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这些都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孙瑞雪的这个观点让我怀疑早教的正确性。过早的教授孩子知识,是否会损害孩子的感觉发展,最终导致孩子丧失自我发展和创造的能力?

二、感觉对于儿童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孙瑞雪和蒙氏认为“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孩子通过感官认识世界并最终实现发展。蒙氏研究认为,孩子的感官系统发育敏感期是3到7岁,在此之前应该注重孩子感官的启蒙和保护,之后主要着眼于保护而不是发展训练。

孙瑞雪和蒙氏认为“技能并不重要。6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过早让孩子掌握超越其感觉的知识会让孩子心智上很弱,会不自信、不坚强、不果断,好像什么事情外界不反应,他就不能确定,不会洞察,不会深入思考,他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无关,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但并不是说不应该进行知识学习,而是应该将“感觉”和“经验”、“体验”连接在一起,儿童天生具有这种能力,但每个人都不一样。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知识学习不应该一概而论、一刀切。

孙瑞雪和蒙氏的观点带给我的启发:

1、既然儿童依靠感觉理解世界,获得知识,那么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体验,比如吃手、踩水、玩沙,而不应该一味的担心吃手不卫生,踩水鞋子会湿,玩沙子衣服会脏。以及,在孩子“淘气”体验世界将屋子搞乱时,作为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予充足的爱和自由。

2、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观察孩子的关注点,在孩子感觉到了的时候,适时将概念引入和配对。在孩子的教育中,尽可能提前了解孩子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提前引导他去体验和感知。比如说,孩子下学期要学古代史,那么父母就可以在假期带孩子走进博物馆,尽可能的通过历史物品本身去感觉,那么学习时就会立体很多,更容易接受,少了很多死记硬背的成分。比起让孩子在家死记硬背唐诗三百首,不如让孩子走出家门去感受花的鲜艳,水的灵动,山的巍峨,在孩子被这些所动时,父母优雅的引入相应诗词,这就建立了“感觉”和“概念”的链接。

3、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感觉发展阶段都不相同,那么每个人的习得速度和阶段也会不同,作为父母不应该横向比较孩子们,应该尊重孩子成长的个体性,给予孩子时间,不要焦虑孩子的“落后行为”。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