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新作 书写江南茶叶世家

征文网 2022年3月20日文学快讯评论70 阅读3444字

一杯龙井新茶,配上触手可及的西湖碧波,便勾勒出烟雨江南的底色。

在茅盾文学奖得主、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旭烽眼中,茶与江南,不只是技艺与美景,还有关于中国近代百年变迁的浩荡历史,以及融入人心的家国情怀——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2000年,王旭烽创作的“茶人三部曲”中的《南方有嘉木》与《不夜之侯》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茶人三部曲”问世26年之后,王旭烽带着40万字的小说《望江南》归来。

《望江南》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近20年间波澜壮阔的社会进程中,江南茶叶世家杭氏家族的起落浮沉和人物命运。这部酝酿多年的作品,混合着历史、现实回忆和某种独具天赋的想象,构建了一个饱含中国风度与品格的文学世界。近日,记者采访王旭烽,听她讲述茶与字背后的情愫。

初春的杭城,天气虽然渐暖,但还没有暖得彻底。此时,最适合品一杯温润的红茶。

手捧着王旭烽递来的红茶,记者看到她用一件淡紫色马海毛毛衣将自己裹起来,以一个舒服的形状陷进背后的沙发里。不过,我们所听到的,却是和这种闲谈氛围相反的、《望江南》背后严谨的创作过程。

“我在杭州大学读的历史系,所以对于小说写作,也本着一种考据事实的精神,不敢胡乱编造。其实在茶的历史中,许多史实都是充满文学性的,尤其是人性。”王旭烽说,书中几乎每一处情节都有历史或现实依据,对每一个登场的历史人物的描述,都严格遵照有关文献的记载。

例如楔子中写,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上海,为了不让到手的房子被别人抢去,现代茶圣吴觉农带着弟子张堂恒,径直去了尚未打道回府的这户日本侨民家,在客厅里打下地铺,“安营扎寨”。这一登场亮相极具戏剧性,但这个颇有些“机智”的行为,实际上在吴觉农纪念文章中是有清楚记载的——这处小楼房,正是鲁迅先生的故居,此楼意义非凡,知晓其中缘由的吴觉农当然不能让它落入他人手中。

王旭烽回忆说:“其实我还和张堂恒先生是见过面的,他在浙农大教书育人,我们就生活在一座城市。”不过见面时的张先生已年逾古稀,书中描绘的青年,王旭烽只好凭想象结合后人采访来发挥。

定格时光的照片,也发挥了不少作用,甚至贡献了《望江南》中的一条故事主线——美丽温婉的江南姑娘杭盼和风华正茂的飞行员曹家远,一见钟情然后相爱的故事。

“寻找写作资料时,我在史料中找到了两个年轻人的照片。”王旭烽说,黑白画面中的男女青春靓丽,喷涌而出的美丽与鲜活,仿佛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之一。然而一旁记录的新闻却以悲剧结尾,学医的杭州美人和笕桥机场的飞行员,这对由于战乱而分离的爱人,最终天人路隔。

王旭烽决定在小说中给他们一个圆满的结局,并把两人的正式相识,放在胡公庙前盛开的十八株御茶蓬下。她希望,小说具备史诗性,能够把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以及茶自身的发展命运都结合到一起。

“书中20多年来的时代风云际会,虽然跌宕起伏。但依旧是有历史观为主旨的。于我而言最大的感悟,在于让我意识到小说中,个人的心灵从来没有边界清晰的断代史,有的只是新旧更迭间连绵不绝的人的心灵史、命运史,艰难曲折中为每一天日常的生活、为希望而活下去的人们。”王旭烽说。

“书中关于茶的描写,我最喜欢这段。”

王旭烽把这本厚厚的小说摊在膝盖上,用手指着,一字一句地读了出来:“忘忧在庙后面的梅花灶前认真地看大舅炒茶。小撮着伯在往五个灶口围成一圈的灶心塞柴火。叶子舅妈和盼儿姐姐用毛巾包好头发,双臂套上袖套,身上扎着围裙,就开始一捆捆地背柴……”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杭家人齐上阵炒茶的场景。少年忘忧是家族子侄辈中对茶业了解最少的,但对家族女性长辈们的爱,让这段平凡的制茶画面,在他眼中洒上了一层圣洁的光晕。

跟随他的目光,我们也感受到了炒茶的曼妙——

鲜叶捧入锅中,灶火跳动,炒茶人双手插入锅中,然后捞起那一群“绿云”,撒下去,捞起来,撒下去,捞起来,撒下去,捞起来……略等片刻,香气溢出,真是无可比拟的喷喷香!热乎乎的,带着草气和涩味,像山雾般扑面而来,又瞬间散去。

龙井茶香似乎已经透过书页,窜到了鼻子前。王旭烽边读,边用右手示范接下来青锅的动作,左手按在右手上摩擦、右手指拳曲成一个耙子假装从茶叶中耙过……一番“魔幻”的手势,却让人体会到炒茶者的有条不紊与熟能生巧。

茶文化相关研究者评价,《望江南》中涉及的茶业知识可称 “基本准确”。小说显示出的专业学术风范,离不开王旭烽在茶文化领域的多年深耕。

2006年,王旭烽辞去省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的职务,成为浙江农林大学的教授,并担任茶文化学科带头人。《望江南》正是她在学校任教期间完成的,前后历时八年。小说交稿时,恰是王旭烽所在的茶学与茶文化学院正式成为二级学院的时候。

茶,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望江南》中托起宏大家国爱恨的,是象征着平凡日常的“茶”。它像吃穿住行一样,渗入每一个人物的生命中,带给他们勇敢前行的力量。

“比如在西湖边喝茶,我把它理解为‘可以实现的幸福生活’,而且是终极的日常的幸福生活。所有具备这种幸福目标和体验的人们,都是一类人,我把他们称之为有‘茶脉’传承的人们。”王旭烽说。

她最想在书中表达的,就是在世界上有一个文化族群,叫“茶人”,他们爱喝茶,更爱茶的精神,和它展现出来的茶之形态。茶道,是有关茶的人文精神和规则范畴,它的核心,就是茶圣陆羽所写下的“精行俭德”。

“精行”包含着一种一丝不苟、近乎苛刻的虔敬精神;“俭德”则包含去繁就简、返归于简朴的生命追求。“煎茶虽凝清小雅”,但茶人的品格一定要与茶品相匹配。王旭烽的每一本关于茶的书中,都传递着茶所代表的真善美。

这样的蕴意,也与小说的名字暗合。《望江南》取自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词中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最终却被诗人豁达超脱的襟怀,以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冲淡,人们铭记的仍是“诗酒趁年华”的飒爽。

通过《望江南》,我们能看到,在人民共和国初生的那段艰难时代里,面对种种微妙的抉择,茶人内敛,却不盲目,既有守住自己的定力,却又充满着情怀——力所能及地为生活赋予真正有意义的所在。

岁月变迁,杭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16年的G20峰会,即将到来的2022杭州亚运会,让这座城市在钢筋水泥间,不断重组和再生。

但王旭烽却说,“杭州城没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过街巷,虽然一条条轨道线路正在地下悄然生长,一座座楼宇已然拔地而起。但儿时的路和建筑依然存在——孩儿巷、孝女路、红梅阁、钱王祠、竹竿巷等等,柳浪闻莺依旧是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依旧是花港观鱼。

在历史专业出身的王旭烽看来,只要格局未变,杭州依旧是杭州。她关注的,是“变”中之“不变”。因此,当我们阅读主要在杭州城内发生的这部《望江南》时,会发现书中提到的杭城地名,历时百年,仍然能亲身抵达。

先看杭城寺庙的繁华,书中这样描写:“比如灵隐寺及周边大名鼎鼎的与天竺香市相关的三寺庙,从前花朝到端午,人们坐船渡西湖或从陆路绕行到茅家埠上香古道,又是拜佛又是春游,热热闹闹历时四个月之久,善男信女扎堆,喝茶可以,研究茶恐怕是不行的。”

再如清河坊的十字街头,当年是“杭州城里市井味、红尘味最重”的地方,如今却是这座现代化城市里,最能集中再现古都风俗民情的所在之一。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众多百年老字号,还静静矗立在这条街巷里。

《望江南》里杭氏家族成员的轨迹图,好似一本杭州的旅游秘籍。沿着西湖,从五柳巷到雷峰夕照,穿过虎跑路,最终抵达天喜山,文学与现实交汇的杭州,远比我们想的更加幽深,更值得探寻。

作为南宋故都,杭州是中国文化符号的重要承载之地,南宋文化一百多年的遗风,至今还保留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和湖光山色之中。王旭烽说:“年轻时,我曾经有过一个秘愿,要写下一个纸上的杭州。至于杭州的民俗历史等场景,更是我希望传递的内容。”

《望江南》中还融入了一些杭州方言,如婉罗姆妈常说的“不搭界”“安耽歇落”“贼骨头”“哭竹猫儿”等,让阅读更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从小在大院长大的王旭烽,一直讲普通话。直到年轻时,她在拱宸桥边的工厂工作,从工友处才学到了正宗的杭州方言。不过在写作中,她还是会遇到一些不知道该用什么字来写的方言。这时,她一般会发朋友圈求助“老杭州”们。

边写边学的过程,充满着乐趣。王旭烽举了一个例子,像杭州人说“海威”,带有张扬呈现有力等意思。但用“海威”,即使从前没听过此词的人,也能意会背后的含义。

“算起来,就文字而言,我可能是写杭州最多的人之一。因为杭州是写不尽的,她是一个整理思想的地方,创造美的天堂,容我终身表达。”王旭烽说。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李娇俨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