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的著作《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珍藏版),本书阐述了什么是完整的成长,儿童是自己身体、情绪、感觉、认知、心理、精神的主人,自我创造的历程,完整的人以及不同角度的洞见——儿童成长阶段的几个经典理论,以及皮亚杰、蒙台梭利等关于幼儿成长的阐述,正如马斯洛所言:“一个自我实现者,他的成长过程,最重要的是自由。”下面从两个方面谈一谈我的读后感想。
一是关于完整的人。
完整,不是完美。人不会完美,也无须做到完美。健康的人格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缺失如同接纳自己的美德。
完整的人是针对不完整而言的,完整表明一个人是一个丰满的、立体的、多个层面的人。人的完整需要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
如:一个三岁半的小男孩和妈妈去超市买好吃的,买了一盒好丽友派,超市送了5个气球。孩子带着5个气球欢天喜地地回家,半路一个气球爆炸了……孩子便绝望地大哭,孩子难以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妈妈不停地以“再买一个”、“再买一个同样的”等各种方式劝说小男孩,但是无济于事。最后,这位妈妈的做法是,让孩子想哭就哭吧,孩子听完妈妈的话,放松、安静并伤心地哭着……直到他把这个情绪演奏完,接受气球爆炸的事实。
孩子无法在思维上用语言完全叙述清楚自己的心理。他不接纳气球会爆的这样一个事实。他想让时间倒流,回到事件的原点,要原本的那个,这样就还原了那5个。5个气球在会啊在心里被认为是完整的,完整的就是完美的。少1个,破坏了完美,就有了残缺。这就是这个年龄时期孩子生命的特征,他的心理表征也是这样的,执拗而且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物质的世界无法按照意识的愿望来安排。强烈的哭泣使孩子完全处于情绪和心理中,哭的通畅了一些,心理或会慢慢地、慢慢地接纳“气球爆炸了”这样一个现实,使情绪慢慢地趋于平静,然后通畅地结束……这样的经历重复一次,又一次……,然后不再哭,然后在心理上接纳,然后上升到认知上的清晰,然后在精神上发现物质世界存在的规律就是这样的。
当老师的,平时对待孩子的哭,总是第一时间去哄孩子,让孩子把哭声调成静音模式,以为这个速度越快越好,或者说“气球爆了,哭有用吗?哭能把气球哭回来吗?”殊不知这样没有给孩子建构接近真实的自己的过程,不断阻断孩子接纳的过程,让孩子处于无奈和绝望制作。作为成人的我们,对待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应该多点耐心、准许,孩子就会自己逐渐完成这一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孩子自己做,只要成人简单地接纳孩子的接纳。
这个物质世界还有很多不如意,儿童要体验和经历了才能理解、接纳和把握。经历的过程是一个感觉、情绪、心理……过程,接纳进来了,认知才起作用。
一位心理学家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它自己的意义和目的,发现它和接受它是人生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明白了这个道理,至少我们面对孩子当下的琐事时,我们能知道这是某个时期孩子生命成长的特征,就不会大呼小叫,不会严责孩子,就会给孩子更大一点的成长空间。
二是怎样陪伴儿童情绪的成长?
认知情绪,首先要给情绪命名。出生后的第一个6年里,发展情绪比发展认知更重要。因为它会帮助儿童建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帮助儿童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也需要借此得出他的内在世界对外在世界的反应。
我们拥有两个世界,一个外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需要认识星星、月亮、太阳;需要认识树木、海洋、江河、湖泊、森林和高山;需要认识桌子、电灯、汽车、房子;需要认识书、地图、学校、图书馆。
我们还有一个内在的世界,情绪即是我们内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认识高兴、愤怒、恐惧、悲伤;需要认识嫉妒、恼火、难过、兴奋;需要认识喜悦、爱、快乐和孤独;需要认识感受、体验和觉察。
内在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同样丰富,同样需要孩子在漫长的成长历程中认识并体验。在0-6岁阶段,情绪认知是最重要的认知,它甚至比认识外在世界更重要。
怎样帮助儿童认识情绪并使情绪成长、成熟呢?
我们要准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尤其是准许孩子哭,不评判好坏。准许意味着给孩子空间与时间,让他自然地过渡。准许他哭意味着让孩子把情绪流淌出去,这是生命最早期情绪流动的自然礼物。
如我们幼儿园小班有个萌萌老师,学前专业毕业生,她所带班级的幼儿很喜欢她,她对孩子的情绪评价就三句话:第一句:“老师看到你非常生气(伤心、空间、恼火等)”给情绪命名;第二句:“你想生气就生气吧”,允许孩子有情绪;第三句:“没事,老师陪着你。”表达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
我们也要给孩子的情绪命名,我们需要肯定和认同孩子的情绪,使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与自己的情绪为伴,用爱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慰藉孩子,让孩子从情绪的状态中走出来。
对于孩子来说,情绪会来,但孩子可以让情绪和身体一样成长,最终达到成熟。伴随着形成和成熟,我们就可以真正管理我们的情绪了,情绪也就来去自由了。
对于孩子和我们来说,有生活就会有情绪,现代生活中总会有现代生活特征的情绪。我们不是学习让情绪不要来,而是在学习在情绪到来的时候怎样对待情绪,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当自己情绪的主人。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