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17日读后感评论94 阅读1701字

最近花了几天时间,把床头吃灰了好几个月的《最蓝的眼睛》看完了。这本书很薄,封面全白,只有一行The Bluest Eye,简单明了,给人一种很朴实无华的感觉,与这本书叙说的内容显得格格不入,但细想这形成的反差就和书名与内容反差一样,又十分合理了。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讲述的是发生在1941年俄亥俄州洛林市某个黑人社区一个11岁的黑人小姑娘佩科拉的悲剧生活。莫里森作为一位黑人女作家,毕生都致力于通过自己的作品为黑人发声,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首位黑人获得者,这也意味着莫里森的坚持得到了关注,推动了世界对黑人认知的改观,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比较特别,刚开始看的时候有点摸不着头脑,作者好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一条很明显的主线,每个章节的开头都用《迪克与简》童话故事中的话语,看似欢快,实则暗喻悲剧。随着阅读的深入,才能将每章的内容拼凑起来,感慨一声“原来如此”。作者对此叙述方式的解释是,为了避免读者对小说主人公身上发生的悲惨带进“同情”这一安逸之所,而不是针对这种毁灭进行自我拷问,“把叙述划分成若干部分,迫使读者自己重新组合他们”。事实是,这样的叙述方式的确把主人公的悲剧打散,引导读者去诠释、去挖掘、去深究悲剧来源的种种。

回到这本书的内容,小说的主人公佩科拉·布里德洛瓦出生于某个黑人社区,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父亲没有固定工作却长年酗酒,母亲在一户白人家中当保姆,父母长年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家庭的不和睦让佩科拉从小就渴望得到爱,性格也变得内向、自卑。在学校,因为肤色,佩科拉没有朋友,“她是班上唯一单独坐双人课桌的学生”,“老师们总是这样对待她:…只有当全班每个人都必须回答问题时才点到她的名字”,大家都对佩科拉避之不及,甚至会用她的名字组合其他人的名字来羞辱别人,学校的压抑生活让佩科拉对生活没有任何期待。在与白人天差地别的生活对比下,佩科拉天真地以为只要拥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自己也能被喜欢、被赞扬,因而上帝成为她唯一的救主,时时刻刻都在祈祷拥有蓝色的眼睛。可是命运给了佩科拉致命的一击,父亲酗酒后强暴了佩科拉,还未进入社会的佩科拉彻底被毁了。小说最后,佩科拉疯了,有了“蓝色的眼睛”,孩子夭折,父亲死去,弟弟不知踪迹,母亲带着她住进了白人家附近的房子。

关于佩科拉的悲剧,根源在于社会对黑人根深蒂固的种族厌弃,社会根据肤色看人,白人男人在塔尖,随后是白人女人、黑人男人、黑人女人。佩科拉身边所有的人都无时无刻在强调她是黑人的孩子,她生来低人一等,家人的亲生经历、学校的差别对待、周边人的侮辱谩骂,让佩科拉抬不起头、小心翼翼,从心底厌恶这个世界,厌恶自己的外貌。有一个片段特别触动,佩科拉的母亲宝琳在白人家工作时,佩科拉不小心把馅饼盘撞翻了,宝琳一把把佩科拉推开,并狠狠责备,让佩科拉“滚”,恰巧白人家的女儿出现在厨房,被摔碎的盘子吓到,宝琳立马转换态度,轻声安抚并温柔抱住,仿佛这才是自己的女儿。11岁的佩科拉是脆弱的、敏感的,看到自己的母亲如此对待自己,这无疑对她幼小的心灵致命一击,换做任何一个人都是很难接受的,这该是多么的无助和可怜。佩科拉的生活是灰色的,只有和她的三个妓女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她的生活才是彩色欢快的,因为这三个朋友从来都没有瞧不起她,还会与她分享她们丰富的生活经历,作者也一改全书对人物悲伤的描述,称三个妓女是“三个快乐的碎嘴婆。三个快乐的老巫婆”,这其中的反差意味有趣而实在。

作者认为佩科拉人物的悲剧是普遍性的,“我依然认为佩科拉的某些脆弱性在所有年轻女孩身上都有所体现”,女性是脆弱的,女性儿童更是最柔弱的,被妖魔化的整个种族对这儿童及女性的打击是致命的,不论她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在经历无用的挣扎后,她们把这些悲剧都视为理所当然,把矛头都指向自己,克制自己、压抑自己,把头埋起来。所以当这个种族开始奋起反击,开始谋求自己的幸福,是多么艰难的事情,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每个种族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论周遭如何看待我们,我们都要认可自己,因为我们才是主宰自己人生的主人。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