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17日读后感评论180 阅读2006字

《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一书系统、权威、完整地介绍了20世纪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两岸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人格精神。梅先生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中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北京和新竹的两所清华大学。梅先生的“大师论”、“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忠诚无私”、“寡言沉稳”、“刚毅仁爱”的人格精神,是照亮中国教育走出迷途的时代灯光。

放眼于当下这样一个时代,教育表现出诸多让人迷惑的事情:急功近利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空心病、家长与社会的焦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唯分数论、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为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等等。教育的外表一片繁荣,内在却问题重重。这些都值得真正热爱教育的人深入地思考。

纵观现实,无论物欲横流亦或兵荒马乱的年代,能视金钱如无物,视名利为粪土的人实在太少。我们或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劳碌,或为浅小的利益而左右奔忙。这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将自己的利益视为小我,将有关民族的大义视为一生的追求。梅贻琦,便是其中的代表。

梅贻琦认为:古今中外,一切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均须从“修己”开始。作为哲学思想,在西方可溯源于古希腊人生哲学的“一己之修明((Know thyself))在我国则可溯源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古之学者为己”和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八目中的前五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但儒家的“为己”与西方的“一已之修明”又有所不同。前者所说的“为己”,“正心、修身、诚意”,反对“舍己以从人”等,远非指大学教育的目的,而仅是指根据自己的特点(或曰“性之所近”)发展自己的第一步。所以它同时又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等,亦即《大学》八目中的后三目:“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个人曰社会。而教育之最大的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西洋之大学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历史,其目的虽鲜有明白揭橥之者,然试探究,则知其本源所在,实为希腊之人生哲学,而希腊人生哲学之精髓无它,即己之修明”是己(Knowthyself)。此与我国儒家思想之大本又何尝有异致?孔子于《论语·宪问》曰,“古之学者为己”。而病今之学者舍以从人。其答子路问君子,曰“修己以敬”,进而曰,“修己以安人”,又进而曰“修己以安百姓”;夫君子者无它,即学问成熟之人,而教育之最大收获也。曰安人安百姓者,则又明示修己为始阶,本身不为目的,其归宿,其最大之效用,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此则较之希腊之人生哲学,又若更进一步,不仅以一理智方面之修明为已足也。

梅先生从未将自己视作一个学校的领导,也并未对手中的权力有过丝毫执着。他只是在其位、谋其政,带领清华师生数十年如一日,成就了无数的国家栋梁,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人才,铸就起挽救中国的一代又一代新生力量。而他从无炫耀,从无抱怨,始终保持着他对教育事业毫无保留地坚持,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爱。

让我收获最大、感悟最深刻的是梅先生做人的精神,那份宽广博大的胸襟、那份对事业的执着与专注,对于自身气节的坚守,和从无忘记的初心。他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人们的生活里充斥各色的诱惑,更多的人面对现实选择逃避,有的人做事只求功名,还有的人为了利益甚至不惜抛弃尊严,丧失人性的那一份良善。正因如此,那些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气节,怀抱理想的人显得别样珍贵,他们让这个世界从声色犬马的虚幻中脱离出来,让这个世界变得真实和可爱,这样的人甘于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了真正的伟大。

这本书的珍贵之处,是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多一份思考,现代的大学教育(包括中学教育)读书、育人为的是什么?那个纯粹只为求知、求真的大学精神是否还在?现代大学究竟培养了多少胸怀大志、为国为民的人,又培养了多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年的清华、西南联大,在战火纷飞,国家民族陷入存亡危急的时刻,人们读书求知,为的是拯救中国,为的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将中国最为珍贵的真理和知识传承下去,那一代人为的是理想,为的是几千万中国人民的未来。我想,只有当人们永不忘记那个年代大学所坚守的精神,重新回溯大学教育的初衷,同梅先生那一代人一样,于大学教育中坚守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对人格的完整塑造,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和传扬,我们或许才能重燃这个时代的“斯文”,而非使其消失殆尽,失去大学本身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五光十色、追名逐利的时代里,只有我们始终有一份对清醒的自持,对高尚品德的坚守,始终怀抱一颗追求崇高理想,饱含大义精神的赤子之心。或许我们才会更加明白梅贻琦先生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新找回属于这个时代的“斯文”。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