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短十四个字,囊括了金庸一生十四部经典作品,而《笑傲江湖》在其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110万字,概述了一个凶险、充满争端、却又仗义豪气的江湖。金大侠在序中写道:“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也是人。”《笑傲江湖》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经典人物:“隐士”——令狐冲,“伪君子”——岳不群,“真小人”——左冷禅,天真灿烂的小师妹岳灵珊……令狐冲是一个带着侠气的角色,从众师弟师妹口中出场时,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赌徒,他可以一日从早晨喝到中午,又接过葫芦仰头就灌,而就是这样一个酒鬼赌徒,在仪琳小师妹遇难时,迎难而上仗剑相助,与田伯光周旋,舍命相救。
仪琳说:“你快逃,他一回来,可能要杀死你了。”
他说:“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师妹有难,岂能不救?”
这样一份仗义豪情,不愧为华山派大师兄,而纵观全文我认为令狐冲更像一个隐士,唯有如郭靖一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知其不可而为之”,才能称得上一声“郭大侠”。令狐冲是一个自由的角色,他不在乎功名,也不在乎道义,他可以和田伯光这种人人喊打的大恶人对坐饮酒,也能坦然喝下五毒教主蓝凤凰送来的五毒酒,生性散漫率真自由,是他的人生写照。
与他一般,任盈盈也是自由的代表,身为魔教圣女,她不追求权力,宁愿深居洛阳陋巷,在绿竹林中琴箫自娱。
而人生在世,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幸运。
刘正风追求自由,热爱艺术,与魔教长老曲洋结为知己,一人吹箫一人弹琴,谱写了动人心弦的一首笑傲江湖曲。但是这份音律相交的高情雅致,却不为众人所容,刘正风选择隐退却也无法全身而退。昔日嵇康临刑时拂。一曲广陵散,千古绝响,今日刘正风与曲洋奏一曲笑傲江湖曲,双双自绝经脉,闭目而逝,刘正风轻轻一笑,道:“世上已经有过了这一曲,你我已经奏过了这一曲,人生在世,夫复何恨。”人生得此一知己,已死而无憾。
二人的故事也如那笑傲江湖曲一般,琴箫合作,极具变化,两音忽高忽低,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听得是血脉喷张。结尾处七弦琴叮叮当当地伴奏,箫却变了主调,一再拔高,音调激昂,恍惚之间听到剑气出鞘,铛的一声,剑破虚空,江海凝光,仿佛在宣泄、在控诉、在挣扎,让人心中不由得泛上一丝心酸。最终,在琴音“铮”的一声中,万物归于沉寂。
树影婆娑,明月当空,只有心里还有一股怅然若失。
梅庄四友不愿与教中众人勾心斗角,痴情于琴棋书画,醉心忘情于山水之间,却依然难逃一劫。黑白子死于吸星大法;黄忠公不甘受命于任我行,自尽身亡;秃笔翁、丹青生则服下任我行的“三尸脑神丹”,归顺于他。什么是正什么是邪,青城派为了窃取辟邪剑法,屠戮殆尽便是正吗?不分青红皂白对曲洋长老年幼的孙女当胸一剑便是正吗?让徒弟监视令狐冲对其存有疑心便是正吗?田伯光守信用,讲义气,便是邪吗?
善恶难辨。没有绝对的正义,都是一腔做派的伪君子,表面良善,实则是披着羊皮的野兽。
而他们在这儿大闹一场,悄然离去,那一份情谊,最终掩盖在历史的几笔仓促描绘之中,隐匿在茶馆酒肆里众人的谈笑之间。
现实比故事更让人痛心。
1967年,正值文化大革命高潮时期,金庸创作的《笑傲江湖》一经刊登,就惊起众人评论,书中对自由思想的追求和对正邪两派对立偏见的描写,与现实中的惨剧形成呼应。作者道,书中并没有描写在哪朝哪代发生的内容,仅仅是作者个人的想象。而读者迷迷糊糊之间却意识到,书中所涉及的是一种对现实惨剧的警醒。
思想的自由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打开的,从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一步步走来,人们的思想和眼界才被慢慢打开,慢慢的接受了男女平等、不分尊卑,这份自由是曲洋、刘正风所向往的,也是梅庄四友的心之向往。
书名《笑傲江湖》来自于《西游记》中一句“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看到最后,又有谁真正笑傲江湖?主角令狐冲看似功成名就意气风发,但比起当初在华山与众师弟师妹练功练剑,与亲友饮酒作乐,他更向往哪一种生活呢?他就像一尾鱼,从一个凶险的江湖,轻轻一跃,又进了另一个世俗规矩的深涧。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