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读书正当时,书中自有清凉屋。夏天是万物生长的繁茂期,阅读的灵感能让人回归自然,能让枯燥的生活变得丰盈。
再次捧读孙复初老师为纪念斯霞老师诞辰100周年的回忆著作《母亲的嘱托》这本书,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可敬的斯霞老师,至真的育人理念。
斯霞老师是中国基础教育界永恒的丰碑,全国三八红旗手,小学特级教师,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毕生从事小学教育,为教书育人倾尽心血,贡献卓著。作为斯霞教育思想的核心和灵魂,“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依然散发着教育之美。
斯老师的“童心母爱”理论,最浅显的解释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要与孩子打成一片,必须有童心;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
一、斯霞老师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的。
1958年,斯霞班上来了一个6岁的女生,她的母亲在她3岁时病逝。进校后,她从斯老师身上感受到母爱,成天牵着斯老师的衣角。斯老师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斯老师上厕所她都依偎在斯老师身边,人们称她为斯老师的“小尾巴”。斯老师从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全面关心这位女生,使她重新得到了母亲的爱和温暖。
班里另外一位学生的母亲在开学前生病要住院,她本人非常苦恼孩子的入学和生活,斯霞老师煮了一锅鸡汤端给她,叮嘱她去住院治疗,把这位学生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照顾,给他穿自己孩子的衣服,晚上和斯老师一起睡,直到孩子母亲康复出院。
下雨了,斯霞老师经常到学校门口去迎接学生,把一个个身上淋湿的学生抱到宿舍里,把头上、身上的水擦干,再拿出自己孩子的干衣服给学生穿,使孩子们心里暖暖和和的。学生病了,斯霞老师就让学生睡到自己的大床上休息,后来许多学生说,斯老师家的大床他们都睡过!
斯老师用母爱抚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享受了爱,学会了爱,更会传递爱。
二、斯霞老师用童心融入孩子们中间。
在孩子们的心中,斯老师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多少年来,他和孩子们在一起,有时为小鸡从蛋里破壳而出发出天真的笑声,有时为小白兔的病痛而流出同情的眼泪。在学校的文娱活动会上,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有时还系着洁白的小围裙,头发上扎起蝴蝶结,两手叉着腰,唱着跳着,扮演着孩子们最熟悉的角色。孩子们从心底里喜欢这位斯老师。
斯老师觉得自己对孩子们负有重大的责任,她要俯下身子,保持一颗童心,去研究孩子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她用了全部的情感和精力去琢磨、去理解孩子们。她认为“教育是常青的事业,教育者亦当常青!”
三、斯霞老师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硕果累累。
斯霞老师因为对教育和孩子的热爱,所以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老师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新学制试验中,她主张透过生动活泼的授课,提高教学效果,反对延长教学时间,主张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尽可能地去满足学生多方面需求,帮助他们打开知识闸门,点燃智能火花。她的著作《迅速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经验》、《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文集》等,一直是一线教师喜爱的读本。
在斯霞老师的墓碑上,刻着她的墓志铭:“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感到自豪”。多么朴素而真挚的话语,她一生恪守了教师的道德准则,在生活中,她的贤德与慈爱抚育了几代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童心母爱”这一教育思想更应该薪火相传,让教育有温度。
宝鸡高新第一小学的教育宗旨是“大爱永恒”,以“奠基生命,润泽心田”为办学理念,培养“善良、丰富、高雅”的一小学子,这是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应该立志做斯霞老师一样的人民教师,用一颗童心、无私母爱投身教育,牢记斯霞老师的嘱托:关爱孩子,培养孩子,解放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我们共勉。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