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病毒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范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3月15日读后感评论687 阅读1691字

初看这本书的名字——《责任病毒》,我还狭隘的以为是有关“疾病与健康”之类的话题,可能是被新冠疫情搞“中毒”了吧,对诸如“病毒”一类的字眼很是敏感,甚至抵触。所以尽管在“樊登读书”的界面不时撞入我的眼帘,但一直不感冒没听。

昨晚陪老公散步,习惯性的点开“樊登读书”,与《责任病毒》又一次“撞”了满怀,顺手点开,哪知樊登老师一开讲,就意识到自己曲解标题了——原来,“责任病毒”,这四个字的关键词是——责任,是我总喜欢和学生、和儿子唠叨的一个词。于是立马兴趣盎然的和老公一起边走边听起来。

为什么称“责任”为“病毒”呢?原来依据人性的弱点,面对失败的恐惧,容易使人们陷入承担过多责任和逃避责任的恶性循环中。大到一个企业单位,小到一个合作团队,甚至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小家庭,面对某一具体的事件,难免就会出现责任混淆,或是有人推脱责任,而有对人则承担过多的责任等失衡的局面。

本书作者罗杰·马丁(RogerL.Martin,是一位以实战闻名的商学院教授,全球TOP50商业思想家之一。他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达15年之久,同时也是多家世界级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高级战略顾问。作者针对责任病毒,提出相应的实用方法,帮助我们学会担当,学会如何理解和信任同事,更好地协作,获得共同成长。在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这本书如一场“及时雨”。

显然,“责任病毒”危害巨大,它可能使协作覆灭,使误会加深,使能力萎缩。甚至导致一系列的创伤和失败,这些失败又对机构和组成机构的个人造成严重的长期问题。它摧毁了人们合作的能力,制造出一种互不信任、互不理解的氛围。最终,它导致人们决策能力的萎缩可能导致团队内部机制僵化,最终走向失败。

那么,该如何“免疫”这种可怕的“病毒”呢?

作者分享了结构化决策的7个流程:1形成选择:讲问题转化为至少两个互相独立的、或许能够解决问题的想法。2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找出可能的想法共同解决难题。3规定条件:针对每个想法,列出在哪些条件下才最合适。4确定决策阻碍。5设计有效测试。6假设分析,从最难实现的条件入手。7做出决策,对照关键条件分析测试,作出有根据的决策。

然而实际操作中,在面临失败的时候,我们要么把问题推在对方的桌子上,摆出无助的样子,作出“逃”的“预备式”。要么就是将自己看成英雄,承担起领导权和全部责任,作出一副“临危受命,视死如归“的”出征勇士“状。但其实这两个极端的举动,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反而还会导致这些“英雄主义者”常常孤军奋战,承担了更多更大的责任但得不偿失;而那些习惯了逃避责任的人,逐渐丧失了“独当一面“的锻炼机会和勇气。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个人英雄主义”显然越来越没有市场。即使是一把手责任人,也应当改变思维模式,具备“狮子思维”的团队共建意识,本着“运用集体智慧做出最佳选择”的原则共生共长,共同承担责任。我们可以选择“第3种方案“——进行开诚布公的商谈切磋,放下”傲慢与偏见“,以”空杯心态“用“明智决策”取代狭隘自私的“只赢不输”;以“真心支持”取代自以为是的“运筹帷幄”;用“公开检查”取代自欺欺人“避免尴尬”;以“表露真心”取代道貌岸然的“保持理智”。唯有如此,才能使人心凝聚,保持团队的良性高效运转。

该如何消灭“责任病毒”,既不逃避也不过多的承担,而是正确地承担责任,本书作者给出了7个实操步骤:1设想该行为将产生的后果;2重新以更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了解他的立场;3挑选一个让你苦恼,但不是最难解决的点入手;4进行一次责任阶梯的谈话,掌握与同事更好协作的方法,尽量达成一致;5使用结构化决策工具来缓解压力,群策群力同时明确责任划分;6采取行动并及时反省。最后一条是不断重复以上6点温故知新。

当代社会,人们的交际越来越注重“边界感“,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时代的进步,但另一方面若将这份彼此尊重的“边界感“,在亲人间上升到互不打搅的冷淡,就难免生出遗憾;若是在团队中过于强调“边界感“,那就很容易演变成缺乏担当的”责任病毒“蔓延。因此,把握好”担当与边界“的”度“,确实是值得琢磨的人生课题。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