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探求一奇女子与三大男神之间的情爱纠葛

zzh4261133 2020年3月13日原创文章评论2,858 阅读15878字

穿越民国,探求一奇女子与三大男神之间的情爱纠葛

——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和梁思成

到了一定年龄,便会开始接触爱情。年少时,好奇、期待、憧憬,向往王子公主式的甜蜜幸福,也希望能如灰姑凉一样有一双玻璃鞋,也会对梁祝化蝶感到凄婉,看了一部又一部的爱情剧,《放羊的星星》、《蓝色生死恋》,也曾跟随剧中的爱恨情仇或欢愉或落泪……当自己真正成为现实爱情中的男女主角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体味。

须知每人都不一样,特别的不一样。世间的情爱谁又能说明白。谁曾说过,爱情是最没有道理的。这个也许不是努力就能得到,并不符合量变引发质变的原则与道理。即使滴水穿石、聚沙成塔,走到一起,也许只是合适或者抉择……

若时间定格到民国,爱情的故事则会延伸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女: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张爱玲、阮玲玉……男: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胡兰成、张达民……关系相互交织错乱,故事也相互交叠。不禁让人会想起辛夷坞写的书,所有的书籍可以交织起来,编织成一个庞大的人物关系网,在这个平行的时间里、空间里同时进行着各自的生活。

有一种爱情叫做“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徐志摩

每当提起徐志摩,很多人给他的标签都不同,有的人说他是浪漫的诗人,有的人说他是多情的才子,也有的人说他是不折不扣的渣男……不过,《再别康桥》这个诗都会出现在我们脑海中,“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义务教育的课本中不。这是他再临康桥时写下的,在追忆、在思索、在徜徉、在思念……反正我感觉在当时的小徐,肯定是很想很想的那种状态,看着这一草一木,触景生情,回忆着在这个地方发生的点点滴滴,嘴角咀嚼着每一次的相遇与陪伴,那些在一起的时光。

康桥,就是现在说的剑桥。只不过是另一种说法而已,就好比北平到北京的改变。到现在,在康桥边上还立着一个白玉大理石,刻印着徐志摩的诗,被当做一种文化和记忆保存。在这个地方,在大不列颠的伦敦,徐志摩和林徽因相遇了。

那时候的林徽因正是十六七八的年纪吧,正值青春肆意、朝气蓬勃的时候。那时候她跟随父亲林长民来到这,平时只能在屋子里读书,但也正因为读了各种名人的各种名著和剧,更渴望交流,青春更加萌动,就像是个渴望爱情的小姑娘。徐志摩呢,他是逃婚出来的。准确的说,逃离被父母包办的妻子张幼仪。更准确的说,是一种新思想(渴望恋爱自由)与这种旧时代婚姻包办的对抗,无奈下的逃离,暂时的远离与封闭。就好比,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相亲(我也是),渴望能像罗志祥一样转角遇到爱,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听起来像故事一样,不要那么平淡,总得带点色彩。所以,即使介绍的对象很好,但是因为从内心抵制这种形式,进而抵制介绍的男孩或女孩,不论他(她)的好坏。不过,最后估计大多数人都逃离不掉生活的现实。

其实,回头看看张幼仪,其实是个真不错的女孩。首先家世很好,是一个巨富张润之的女儿,自古便是门当户对。然后个人能力也很出众,12岁就考入苏州师范,还开过一家服装公司,后来还成为第一个女银行家,所以种种事迹来说,很优秀。但是,她并不符合徐志摩心中的“美丽和智慧”。所以,无论是谁,都会对爱情有期待、有想法,对自己未来的那个人有个基本的轮廓和想象。

就像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现在就告白》节目,两个人通过打游戏认识的。然后互相发照片,女的给那个男的发了个十级美颜图,说白了,就是变了个人,本人很胖,不是现在所谓的大众审美。男的更绝,直接把他室友帅帅的照片发给她。后来在节目中就是见光死。原来那个男的喜欢了那个女的四年,为了她学会了打游戏,给她买各种东西送去各种关心和祝福,因为不自信一直没有发给那个女孩真正的模样。那女孩上台的时候说那个男孩对她多么多么好,就是喜欢他,爱到骨子里了。可是当那个男孩以真实面目出现的时候,很瘦很矮很low,直接就是pass,甚至呵斥,说他欺骗了她。其实,给你关心、照顾、爱的那个人就是他,没有变,那你到底爱的什么。在女孩否定男孩的时候,整个屏幕上弹幕飞天,全是渣女的评论。不要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论和看待。试想一下,如果是你,你能否接受?所以说,这个女孩真的就是渣吗?她只是不喜欢,就是这么简单而已。因为和她内心喜欢的模样、设定的白马王子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所以,有时候会说,爱情就是个自私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和可以决定,外人没有资格评头论足。

林徽因也曾对别人说过,徐志摩对她的爱,也许喜欢的并不是她本身,而是在徐志摩心里塑造的那个林徽因。那个似乎总是有点遥远、不可触及、高高在上的女神。如果徐志摩真的追到了林徽因,还会像以前那样这么炽烈而又浓郁的爱吗?后来徐志摩选择了陆小曼,他就是喜欢这种具有新时代女性特色的摩登女郎范,错了吗?难道因为不接受古典、传统、裹着小脚的张幼仪,就是不对?别人对他千万好,就应该接受,不然就要受万夫所指,就是渣男了?那也许是感情,不是爱情。

不过,他对张幼仪,确实绝对得狠,狠到都让我心惊,想唾骂他。当时他与张幼仪已经结婚且有了个几岁大的小孩。然后这个时候再去追求林徽因,虽然用现代化说就是赤裸裸出轨,但是人家确实是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一直渴望的东西,毕竟当初和张幼仪的结合也只是父母之命而已,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多大的问题。有这么一个小插曲: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想要和张幼仪离婚,当时张幼仪正怀着他的第二个孩子,徐志摩让她打掉。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掉孩子而死去了。徐志摩却跳脚冷冰冰地说,难道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了,就没人再坐火车了吗?最终开启了民国第一宗离婚案。在看到这个故事时,确实感觉到徐志摩很冷血,没有一点人性。似乎和心目中的才子诗人,完全背道而驰。不过,喜欢便是喜欢,不爱就是不爱。爱情,是永远没有道理的。就像小时代里,席城那么渣、那么坏,南湘依然爱的死去活来。唉,情之一字,造就多少痴男怨女啊。

转过来继续说,徐志摩和林徽因。正是当时两人都在于爱情的萌动期,所以就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林徽因就是徐志摩心心刻画想要的女神,在第一眼的时候就确定了。在一首诗中,他是这么写的“那一天我初次望到你,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我只是人丛中的一点,一撮沙土,但一望到你,我就感到异样的震动,猛袭到我生命的全部,真像是风中的一朵花,我内心摇晃得像昏晕,脸上感到一阵的火烧,我觉得幸福,一道神异的光亮在我的眼前扫过,我又觉得悲哀,我想哭,纷乱占据了我的灵府。但我当时一点不明白,不知这就是陷入了爱!”找寻到了心中所爱,徐志摩的情感就像突然被引爆的火药,火花四溅,不可收拾,调动起全身所有的细胞与活力,全部倾泻而出。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那林徽因呢,正是情窦初开,在一波又一波的温柔攻势下,怎能抵挡。她喜欢他的才,他的温柔,他的体贴,他所带有的男人气质与魅力。在伦敦,他们俩谈诗歌、论文学,走遍康桥的每一个角落,似乎康河的柔波里就只承载了他和她的身影。很多时候,喜欢一个人,爱一个人,是因为他(她)身上让你有着迷地方,而这些地方就是你理想中或者你做不到的那些。就是这些,如毒品一样吸引着你,食髓知味,贪恋不离。

不过,最终林徽因拒绝了徐志摩。一个是因为徐志摩的不确定性,简单来说,就是给的安全感太低了,似乎不能托付终身,也许恋爱的时光适合,但是以后结婚后的日子不一定过得安心,比起梁思成来说,这个婚姻的稳定性还差好多。再一个是张幼仪给她的冲击太大了。在她给徐志摩的分手信中,这样写道“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再怎么样的奇女子,面对同是女人的一种无言的目光,林徽因真的颤抖抵挡不住了,也害怕整个社会的舆论,这是一种内心,来自心灵的自我愧疚、背负与谴责。所以她离开了英国,随父亲回国。给他留了一封信,写道“我降下了帆,拒绝了大海的诱惑,逃避那浪涛的拍打。”所以再别康桥时,睹物思情,“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别的不仅是康桥,更多的是曾经那无忧无虑的欢声笑语,曾经两个人相互依偎的身影,曾经在这里留下的美好时光与点滴。把那些曾经的记忆与回忆打个包,暂时与其分别,放到心里的一个地方,安顿好,不去触动。

但是他们俩的故事并未戛然而止。回到了北平依然再续。

因为,在徐志摩的感情世界里是这样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需欢喜,在转瞬建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意思就是你可以不爱我,但是你不能阻止我去爱你、去关心你、去挂念你、去照顾和帮助你,这是我的权力,我的自由,最终结果如何,不重要,就看命吧。人区别于其他生物,就是有思想、有感情,更多的时候不会那么理智,而是唯心随心。就像《流浪地球》中,最后吴京还是选择去帮助,而不是逃离。即使机器在智能,也是冷冰冰。

后来,他一直围绕在林徽因的周边。都让和林徽因谈恋爱的梁思成感到无奈,只得写一个条子贴在门上,“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g(情侣不愿受干扰)”。连爱操心的好父亲梁启超也不得不劝说他的爱徒小徐同学,不要为己之所欲而立他人之所痛。不过最终,没啥效果。小徐同学那真是厚起脸皮来,该干嘛干嘛。就算是,在得知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后,迅速和陆小曼结婚,在他心中依然林徽因最重要,都让陆小曼一直如鲠在喉、念念不忘。

最后,在赶去参加林徽因一个演讲的时候,在济南坐飞机因为大雾天气撞山而亡。真是成也林,败也林。徐志摩起初出国留学并不是学得诗歌与文学,记得应该是哲学类的,但就是因为林徽因的出现,打开了他的胸怀和才智,开始写诗,才造就了这一位我们印象中的标签——现代诗人。也是因为他的才气,才会吸引到那么多女人趋之若鹜,包括陆小曼、凌叔华,对他欣赏、赞同。最后,也是因为着急去看林徽因而逝世。不过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吧。即使他在九泉之下,也会开心、释然,因为林徽因就这样真的一辈子都忘不掉他了,不管她是否承认。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