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读后感2000字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14日读后感评论81 阅读2129字

初读朱自清的《背影》,说实话并不能体会里面的情感,全程初中的语文老师带着走,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考试的答案……每一个告诉我的都是“伟大又平凡的慈祥父爱”、“父子间的感情深切真挚”,“儿子的忏悔之情”……然后随着中考的结束,这些所谓的“解析”和“答案”逐渐在心房落灰。直至听到朋友之间的戏言“你在这里不要动,我去给你买橘子”,才想起被“压箱底”的《背影》,才又读了一遍。

近期再次阅读,也是因为意外,却感觉文字还是那些文字,其中意味却和七年前的初读,带着游戏的二读都不一样了。在没有借助任何其他工具,单纯阅读文本,看到的是“背影”,是“距离”,看着人转身渐行远去,人的眼睛才会慢慢从脸看到后脑勺,最后才看见整体的背影。也就是说,想要看到背影,看的人和被看的人,二者之间就要先产生一定的距离。再由物体的现实空间转换成情感的空间,人与人之间,一旦距离渐行渐大,相互交融联系的情感线也会越来越淡,二者的缘分渐渐也淡去。

《背影》写于1925年,与被写的事情实际上相隔8年,也是作者朱自清20岁的年龄。《背影》对于朱自清而言是回忆。借用现在的人所说的话,回忆是自带滤镜的。朱自清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对子女的责任心强于爱心,父亲的权威和对儿女的绝对的掌控欲,例如买橘子之后的二十一岁,父亲仍然还是克扣儿子工资的父亲。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有一个关键的起点——想象和移情,其意思为在我们阅读的时候会把自己代入其中。所以面对二十岁的自己,如果我的父亲长期如此对待我,那么作为儿女的我的情感绝不会是情深意切,而是气愤的情绪及想要摆脱的想法愈发浓烈。但当自己远离原来的环境和他的时候,在回忆里才会对以前的他多了一份理解,内心深处也是对亲情的依恋。

代入现实而言,当“儿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婚姻家庭孩子,慢慢的对于“儿子”而言,最亲近的就不在是父母,而是自己的小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能力和见识也渐渐超过了“父亲”,慢慢的也会担起曾经“父亲”的那份责任,同时又要维护“父亲”的尊严和形象,二者的关系很难平和。在这样的关系里,只有相互把控好距离,才能维持好彼此关系,否则二者之间但凡一点生活的琐事就可以点炸亲情的世界。

在精神分析学里,有一种矛盾叫做俄狄浦斯情结,即基于人性的、普遍存在的子女对家长的恨的现象,这种恨是合理的、合乎人性的,是极其需要用合理方式抒发的。

由于我们长期封建父权社会的影响,每一个子女总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因此,即便是现在,社会上绝大部分人也仍然是心理亚健康人群。传统的家庭中,总会有那么一个封建家长,掌控家里的人,说一不二,孩子于家中永远只有被支配的地位,由不得说一句“不”,更不用提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长此以往,“孝文化”就是维持亲近关系的纽带,但其核心往往是“责任”大于“爱”。在那样的家庭模式下,每一个人的俄狄浦斯问题都不能得到合适的解决渠道,更甚者常有让自己年幼时最不喜欢的情况会在长大以后新组建的家庭中的亲近关系里重复出现。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稍有不注意自己往往会成为当初最不喜欢的那种人。对于一个人来说,这种在刻板的社会模式里只能被压抑的潜意识冲突,则恰恰是各种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的始因,也是人们内心普遍有一个根源——不被接纳的俄狄浦斯冲突,被习惯性忽略的孩子需求。

在朱自清的《儿女》中,有言“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像抚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

人性的矛盾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人生的感悟也会左右横跳。年幼朱自清对父亲的感受,有一天也会出现在他与自己孩子身上出现。

父亲的来信,这个时候的思考当初的“背影”,视角应该是多方的,二十岁的的“我”看到的只有“麻烦”的父亲爬站台的笨拙背影。

写《背影》的“我”,看到父亲的用心,还有对亲情的依赖和一定程度对父亲的理解;当写《儿女》的“我”完全撑起“父亲”这个角色的时候,应该是完全理解父亲的,看待很多问题会从“父亲”的角色出发,如当初的“背影”应该会有新的不一样的感觉:去买橘子的“父亲”翻过站台后转过身,看着二十岁候车的“我”,那是父亲的视角,那也是写《儿女》的朱自清的视角,一起看着当初那个候车的二十岁的朱自清。而那个二十岁的“我”看着父亲的背影爬上站台后,也与之对视。双方,或者说三方,各种情感不同,却又是交融的。

“只有背影才觉得亲近”,这句话对于二十岁的朱自清而言是正确的。因为以前的影响中,“他”是一个传统的父亲,以及对父亲的抗拒,只有“背影”才不会让朱自清觉得父亲难以靠近。“只有背影才觉得亲近”,对于写《背影》和《儿女》的朱自清而言,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对的,因为朱自清理解了父亲,将自己带入“父亲”的角色,他与父亲和解了。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