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革命读后感 最新读后感范文作文大全

征文网 2022年3月13日读后感评论70 阅读2152字

“我讲这么多遍,你们怎么还不会啊?!

老师站在讲台上煞费苦心、呕心沥血后,换来的却是学生们迷茫的眼神与疑惑的表情。所以,问题来了——教师教了,等不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等不等于学生学会了?

如果教师教了,学生学了,但学生没有学会,那么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在做无效功甚至是无用功?对学生而言是不是也就没有发生真正的学习?

什么样的教学方案才能有效避免学生“虚假学习”“游离学习”的现象,促进并保障学生始终“在学习”“真学习”呢?

这几天我读了《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在这里,给大家引介一种关注学生“何以学会”的教学方案——学历案。

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与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案,主要是对“导学案”的有效性进行深度挖掘、提升和转变,从而促进教学各要素联动一致起来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是否学会”,力求让学生学习的动态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评测与满足,真正让学习看得见。

崔教授还给学历案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认为“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情景下,围绕某一具体学习单位的主题、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知识的专业方案。”学历案就是一种倾向于学生何以学会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完全基于学生立场,旨在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与“学会”的专业实践方案。呈现的是学生某一学习片段的完整历程,即从主题内容、学情以及课标的考量分析中,明确期望学生学会什么(目标),然后再来设计应该学什么(内容)、怎么学(实施),提前做好配合指向目标监测的及时评价(评价),教师根据反馈信息以便灵活调整教学,最后设计作业评估任务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情况(测价)。

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其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内容出处、学习目标、评价活动、学习过程、检测作业、学后反思”等6个基本要素。下面主要围绕学历案的三大核心要素“学习目标、评价活动、学习过程”谈谈我的理解。

首先,学习目标的设定——我们将要到哪里?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案来说,目标设计都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如果教学是段旅程,学习目标就是我们的终点站,有了明确的目的地,旅游的人才更有归属感与安全感。

设定与表述学习目标,主要依据教材、学情和课标,缺一不可。这个学习目标一定是大部分同学通过努力都能达成或实现的。此外,学习目标在表述上还需做到“具体、明确、可测评”,现在很多教案上仍会出现“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之类的目标表述,这样的学习目标显然是欠妥的,如果教师设置的学习目标既不明确也不具体更无法测评,那么这个目标设置的意义何在?为此我们需要将学习目标精细化,可将一个大一点的学习目标分解为2到3个小目标,然后通过相应的学习活动去实现它。或者是将一个不易评测的目标进行变式,从而初步判定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

其次,评价活动的设置——我们已到了哪里?

任何形式、种类的教学设计都有三个问题需要确定:首先确定“我们要到哪里去”,即学习目标的设定与表述;其次确定“我们如何到达那里”,即教与学的活动设置;最后确定“学生已经到哪里了”,即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

“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我们通常所指的课后评价,其评价形式或方法现多为客观纸笔式的(如课后练习、基础训练等)检测,有时甚至是教师口头随意式的、非专业化的(如“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吗?”)询问检测。

为了能够确保学生最终实现与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实际上应将评价内嵌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应再让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式、手段式的评价流于形式或走过场甚至无效无用。

“学历案”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将评价前置的逆向教学设计——从“学习目标”到“指向目标的相应评价任务”到“教师教的活动”再到“学生学的活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就是课堂演绎中,还是从“教师教的活动”到“学生学的活动”再到“相应的及时评价活动”,依此将课堂进行下去。其中镶嵌在学习活动后的“评价任务”主要有利于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去判定学生是否学会了。如果没有实现目标,那么偏差在哪里?进而如何去改进?通过这些信息反馈,教师能够及时的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进而有针对性的加强或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最后,学习过程的设计——我们如何到那里?

学习目标和匹配目标的评价活动设计好了后,下面就是如何实现或达成目标的问题——也即设计学习过程。学历案的学习过程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源与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每一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要指向某一学习目标,课堂中从来都不需要无用无效的活动,也就是说学习活动必须是目标导向下的。并且一个学习目标至少要靠一个或多个学习活动来实现与达成。并且这些活动一定要是任务型的,问题导向的,以此保障学生始终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学习活动在设计时尽量要具有情境性,营造贴合学习内容氛围,尽量的让活动与生活接轨,让学生留下思考或问题解决的痕迹,让学习真正发生。

读完这本书,虽然还有很多困惑,但更多的欣喜,我们一直在探寻更适合学生、为学生所喜爱的课堂教学模式。“学历案”是不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运用学历案教学,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是不是就多了?是不是就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了?这都有待于在实践中找寻答案。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