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收录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13日读后感评论26 阅读910字

在书本的开头所描写的是一八三四年佛罗伦萨的一场瘟疫,人民为了不感染上瘟疫,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会置之不理,还有不少人被误以为患上了瘟疫而被活埋。就在这样的景况下,十位年轻青年走到了一起,一行人朝着一栋远离瘟疫的别墅前进着。他们选出了伯姆皮内娅当他们的女王,就在这样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一个个故事拉开了序幕。

自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作品就以神为中心转为了以人为中心。本书作于文艺复兴时期,符合时代的人道主义精神——由神为世界的中心转向了以人为中心。以前我总觉得,思想有深度的作品才能成为传世巨著,在读完十日谈后,才发觉自己是错误的。书中故事的虽然短小、易懂,但却是最能引起人们共鸣。

薄伽丘确信,人的高贵并不取决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品质。即便是伺候国王的马夫,其仪表和聪明同国王相比,毫不逊色。《十日谈》的不少故事都叙述了在斗争中,出身微贱的人往往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贵族。薄伽丘话里话外无不透漏出:贫穷不会磨灭人的高贵品质,然而高贵使人丧失了志气。

作为一本宣扬人为中心的作品,多数故事的矛头就指向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薄伽丘毫不留情地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把僧侣们骄奢淫乐、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等种种黑暗勾当,统统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值得注意的是,在《十日谈》的头两个故事里,薄伽丘就以犀利无比的笔锋,辛辣地嘲讽了教会的腐败堕落。一个作恶多端,丧尽天良的公证人,临终忏悔时一通胡吹,死后竟被教会封为圣徒。一个犹太教徒,在教廷驻地罗马暗中察访,耳闻目睹,了解到从教皇、主教直到教士,个个都是酒囊饭袋,贪恋女色,买卖人口,罗马已成为“容纳一切罪恶的大洪炉”,“基督教充满罪恶、黑暗”。

但薄伽丘不止对僧侣的个人品质进行抨击。他的批判要深刻得多。他刨根究底,毫不留情,矛头直指教廷和宗教教义。他在一些故事中展示出,僧侣们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却男盗女娼,是十足的伪君子。其根源皆出于教会的教规,出于教规的虚伪性和反人性。薄伽丘对教会的批判,表达了当时的城市平民阶级对神权的不满。

十日谈在如今被当作世界名著,不仅仅在于它揭示当时的社会黑暗,更在于它将人性的丑恶完完全全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它又赞扬了高尚的人,将人与人区别开来。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