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后感1500字1
《百年孤独》,看似讲述的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描绘了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平,但每个人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却又好像在重复同一种轨迹。就像梅尔基德斯所预言的“镜中之城”,这宿命般的重复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物生命始终,那就是孤独而死。书中许多情节都暗示了这种重复:比如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陷入谵妄后感觉时间永远停留在星期一,一切都在不停的重复;奥雷利亚诺做了又融化掉的金鱼;阿玛兰妲永远停不下来的缝纫机;而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布恩迪亚家族世代使用共同的名字的习俗。
乌尔苏拉曾经总结道,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大多轻率冒进,狂热放纵,而叫奥雷利亚诺的大多冷漠阴郁,沉默无情。“奥雷利亚诺”和“何塞·阿尔卡蒂奥”这两个名字分别代表两种特质,虽然看起来有天壤之别,但归根结底不过是包裹孤独内核的两种不同外壳。何塞·阿尔卡蒂奥要么是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冒险,或是进行一场终身的狂欢,但无休无止的寻找最终也一无所获,因为不曾知晓自己真正寻找的目标。而奥雷利亚诺生来就仿佛和这世界有一种冷硬的隔膜,由于与外部的闭塞,压抑的情感只能在内心的阴暗处荆棘般疯长。他们大多数都曾经研读过梅尔基德斯的羊皮卷,想要探寻孤独背后的意义,但最终试图排遣孤独的行为反倒造就了更大的孤独,也无法免于带着不为人知秘密而孤独死去的结局。
小说中女性角色也同样承受着孤独的煎熬。比如蕾梅黛丝,象征着天真的、近乎纯洁到无瑕的美,而这样的美在尘世里注定不能长久,一代蕾梅黛丝因阿玛兰妲和丽贝卡的爱情争斗而早夭;美人儿蕾梅黛丝升入天空,离开了喧嚷的马孔多,回到了她原本属于的地方,只留下无数痴迷的眼神;梅梅疯狂地爱上外来工人乌里肖·巴比伦,她狂热的爱情化作无数空中飞舞的黄蝴蝶。然而这份爱情却得不到祝福,她最终孤独地死在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地方。蕾梅黛丝的孤独是怀璧之罪。比如阿玛兰妲的高傲,为了维持高贵的姿态甘愿将爱情作为祭品,她的孤独是内心高傲与情欲的疯狂博弈。
而乌尔苏拉,则是人类母性的代表。她作为家族掌权者的角色贯穿于小说的大半部分。是她一直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当男人们陷入各种各样的狂热和低迷,她始终尽力维持着这个古老家族的体面,她在内尽力将家庭的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上到与其它家庭的来往,下到家具的装潢。在外则扮演一个坚强刚毅的母性英雄形象,她鞭打不肖的儿孙,反对暴政与战争,维护那些死去之人合理下葬的权利。她做这一切并未出于什么高尚伟大的目标,仅仅是将家庭内部的母性扩展到了家庭之外。不同于书中男性领袖们为着空虚的名号战斗流血,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一种最原始的母性,这让她温柔中带着不屈的刚毅,而刚毅又带着柔和的轮廓。她的悲剧性在于很久以前就已经看到了这个家庭的末日,而拼尽全力也无法扭转这结局。岁月流逝,那个曾声名显赫的古老家族逐渐衰颓,她苦心经营的家庭也濒临破碎。乌尔苏拉的孤独是为了一个注定消亡的结局独自对抗世界。
在书中,每个人都好像在寻找一种方式逃开这孤独,无论意识到与否。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带着孤独与世长辞。小说中讨论了如此多种形式的孤独:有些关乎情欲,有些牵涉伦理,有些关于革命,有些连接科学,有些关于享乐。人的一生注定要不断经历着各种各样的孤独,任何东西都可能给我们带来孤独,都不可避免得催促我们走向更深的孤独。最终,死亡是每个人都要迎来的结局,而死亡也恰恰是生命最大的孤独。而我们该如何面对孤独,是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在这命中注定的孤独之中,我们应该作何举动?迷惘?怨恨?痛泣命运的不公?还是颓丧?沉沦?逆来顺受?
我想,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迪就是:我们必须正视孤独。而任何试图摆脱孤独的行为都会变成更大的孤独,因为你在试图摆脱一个你永远摆脱不掉的东西,就像西西弗不停地搬运着山顶的巨石。我们必须学会和孤独共处,正视那些曾经困扰过你的阴霾与迷雾,悦纳它们使其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那样,即使早就在羊皮卷里看到了自己命定的结局,也不会感到失落。因为孤独不再是存在于外部的达摩利斯克之剑,它早已成为我生命的内部。正如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所说,“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百年孤独读后感1500字2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印象一直模模糊糊的、没有买来一读的欲望,也许是书名让我主观地以为内容必定高深晦涩,自己读不下去也领会不了。最近看到几个喜欢这本书的人在热烈讨论,才使我赶紧在当当网上下单。书到手了,除去书的封衣,整本书的纸张都是微微泛黄的颜色,仿佛是久远的书籍带着历史的尘烟辗转到我手上,封面的硬封有凹凸的木浆纸的纹路,非常古朴,素净的只有书名及作者的黑体字,心下立时起了喜欢。
白天学习,阅读仅限于晚上及周末的有限时间,长篇巨著被我支离破碎地一路读来,其间几度欲罢不能读到凌晨,而我是很少熬夜的。
平时我不喜欢看外国——尤其是俄国——的著作,因为书中漫长的人名我记不住,往往将书翻来覆去才能把人名和人物对应起来理解。《百年孤独》里面的人名更是冗长繁复,几代人的名字重复叠加,你几乎不能分辨出谁是谁。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因为间断的原因会不断翻阅之前的内容来确定人物身份,看到后来,在剧情的吸引下更关注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名字符号显得不那么重要。看完之后,掩卷回想,才发现每个人的形象都那么生动鲜活地在脑海里,名字根本造不成困扰。
《百年孤独》由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写成,作者因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全书以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一百多年的悲欢离合、离奇诡异的经历浓缩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故事情节几经荒诞神奇,死去的人可以白天黑夜现身同活着的人交流沟通,人可以食泥土和墙皮为生,吉普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死后因孤独难耐又重返人间、并写下预言:将来的羊皮卷……语言往往幽默而带有魔幻色彩,中间一些情节会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为了验证放大镜对敌军产生的效果,亲自待到阳光的焦点下,结果身体被灼伤后溃烂,挨了很长时间才痊愈……”有些场面又让人唏嘘不已,比如上校的17个儿子被一一猎杀,3000多名罢工工人被血腥镇压,阿玛兰妲对丽贝卡的仇恨,丽贝卡的与世隔绝,等等。我通篇看完,实在不能确定自己究竟看懂了几分,也许只是看了热闹,而其中真意,自己还不曾领悟。
我看着书里的内容,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着众人建立马孔多开始,到这个家族其后百年时间里所有的经历,从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懵懂,到对各物种的一一归类命名,到制冰、冶金、照相术、铁路、电、飞机等等各项技术的逐次发明;从人性的无为而治,到军队强制建立社会秩序、到权利争夺的战争;从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到资本家剥削工人并残酷镇压工人的罢工;从不伦恋情,到各种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美人儿蕾梅黛丝的至纯至性、飞天而去……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仿佛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而贯穿全书的,或者说,贯穿人类发展历史的,是人性里面挥之不去的孤独。
你看,布恩迪亚家族,他们的生活还是有滋有味啊,他们是一个巨大的家族,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孤独,只能说他们不了解彼此的而孤独而已。就像我读完这本书,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何失落一样。家族里的第一人疯疯癫癫,被绑在树上;家族里的最后一人,默默地被蚂蚁吃掉,孤独的开端自然伴随着孤独的结果。撇开每个人自身的孤独不说,整个故事也是孤独的。狂风袭来,卷走最后一片枯叶,他们的光荣与耻辱、他们的枕边人与子孙、他们的记忆,很快就蒸发的无影无踪。七代人,一个家族,几行字的距离,就被时间遗弃在身后,一切一切都不会留在谁的脑中。这就是孤独,最大的孤独,我们始终都只是历史中的无名小辈,就算被记入史册,也无非是后人半真半假的记录,自己的液体无人能触碰,也就无人知晓。
寂寞,和孤独不同。寂寞,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觉得冷清无趣,想要找人来说说话陪伴一下,哪怕打开电视不看节目只听着声音在房间里回荡也好。而孤独,是身处千人万人之中,心里仍是一个人在世界尽头的感觉,仿佛洪荒初开,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无人听的哀痛。寂寞可以安慰,孤独无法消除。
心里的沟壑纵横,只有自己一个人千山万水地跋涉。身边可以有伴,可以有懂得的人悲喜与共,也可以给予扶持和帮助,但是,真正的经历和成长,只有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
百年孤独读后感1500字3
看完以后我在想,果然只有这种书才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论其晦涩难懂,言之无物。但我在阅读前几页时便陷了进去。读完以后查阅到作者于2014年逝世,更加惆怅。致敬伟大的灵魂,走好,先生。
《百年孤独》的伟大之处不止在于作者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以及细致入骨的刻画,更在于它是一本能够与死亡并驾齐驱,赛过时间的巨著。这一本书无论中间的人物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经历多少场人生的别离重聚,最终变得如同马尔克斯在初期的描述一般“天地间一片永恒的幽暗。”
初期我以为作者意在刻画“家族观念”。毕竟几代同堂才能构成这百年的故事。但是后来我发现作者他只是在平静的诉说。不偏不倚。
比如「承担这一使命的信徒翻越山脉,迷失于无边的沼泽,淌过湍急的河水,遭到猛兽的袭击,绝望情绪和瘟疫的打击险些丧命,最终找到了邮政骡队途径的驿道。」
寥寥数笔便让人感受到信徒以坚韧不拔地精神克服重重难关。即便他不是主角,但马尔克斯并没有忽略这个细节。我觉得会对小人物进行描写的作家一定是有极其丰富的人生经验的。小人物的出现使得文章看起来接地气,愈加真实。毕竟我们任何人放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过是一块小的不能再小的石头。
还有
“我们不走,”她说,“就留在这儿,因为我们已经在这儿生了一个孩子。”
“我们还没有死人,”他说,“只要没有死人埋在地下你就不属于这里。”
这里触发我回想起《冰与火之歌》里面的马丁叔轻描淡写的一句“回忆如同用双手盛接雨水。”这些作家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融于作品之中,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是无数个日与夜的挣扎、哭喊、绝望以及不甘。最终释然,放下。而成长往往是以血和泪为代价牺牲而来。
作者时而遣词造句犀利无比,“她辛苦多年忍受折磨好不容易赢得的孤独特权,绝不肯用来换取一个被虚假迷人的怜悯打扰的晚年。”
时而又恢复他温柔平静的本性。他的温柔是那种“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清”的温柔。
若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看了这本书可能会感到绝望。和鸡汤里的论调相反。《百年孤独》里描述的现状是,性格决定命运。未从根本处改变性格,任你重来多少次,该跌倒的还是会跌倒。家境比努力更重要。布恩迪亚家族打下的江山即便失手了还是留了一片福地给子孙后代。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钱财不过几张纸,风吹了就散;爱情不过几句誓言,青睐的人每天都能换;权利荣耀,青春美貌,这些都太易碎易逝了。当余音消散,人去楼空。最终只留下孤寂与死亡相伴。
书中的梅尔基亚德斯很好的诠释了一句话“你懂的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别人只道他性格无常,胡言乱语。但“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书中开头他留下的那封以梵文书写再加密的手稿,已经记载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如同电影《无极》一般。所有人的命运都被书写下来了,任你觉得自己有多么的独一无二,都逃不过命运与时间的冲击。
马尔克斯对人性的解读太过深刻。书中有人曾把爱情,把事业,把家庭当做生活的全部,但最后又轻易的改变。枕边人新鲜不过最初的一阵,事业拼搏到后期遇上瓶颈也就胆怯后退,百年大家最终只靠女性苦苦支撑。人就是这样善变自私又讨厌的生物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成为生活的全部,生活就是它自己本身,是由非常多的元素组成的。一旦其中任何一样比例过高,生活就会失衡。起初我觉得这本书太让人绝望,直到后面我才发现作者是多么的温柔。
可能你也曾想过,生活是不是就这样了?书中的人也想过。可能你觉得生活没那么甜,任何一切事物都是初期甜美,后期变得苦涩。书中的人也是这么经历过来的。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没有一生一世的陪伴。孤独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态,快乐是苦中一抹甜,只能用来回味的。你从迷茫中挣扎着走出来,奋斗一生,发现这世上竟然什么都不值得留恋,竟然什么都留不住。宛如红楼一场梦,梦醒后,人去楼空。
就像幼时的你在抽泣,你脆弱渺小,身子单薄,什么都做不好。你拼命盼着长大,盼着以后的自己勇敢起来。长大以后你的确进步不少,但只要别人的一句话触及了你旧时的噩梦,你仿佛又变成了那个在房间闷头哭泣的小男孩儿。没人理解,没人陪伴。
你绝望的哭喊,“这样的人生太糟糕了。”
马尔克斯温柔的摸摸你的头,告诉你说,“其实我们都一样。”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