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常常听到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后来才知道是梁启超说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是对孔子价值最完美的概括,而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也是我辈力求完善的方向。出于对曾国藩的好奇心,两年前最早接触到张军版的《曾国藩传》,看完后有种顿悟的感觉,这是一本特别适合当下年轻人学习的人物传记。第一次阅读时最大的感受是,曾国藩并不像传统的圣人般,天生拥有过人智慧,过目不忘等天才特征,相反,从“梁上君子”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观其天赋一二。一个夜晚,曾国藩在书房背书,小偷为了进屋盗窃,在曾家的屋檐上蹲了一宿,最终难忍其愚笨,跳下屋梁,站在曾国藩面前把那篇文章从头到尾背诵一遍,扬长而去。可见当时曾国藩天资还不比盗贼。然而,有的时候,劣势和优势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正因为他的“愚笨”加上执著、持之以恒的精神(精神的力量很多来自于祖父曾玉屏和父亲曾麟书的鼓励),十遍不行就百遍,百遍不行就千遍,加上量变引起的质变,厚积薄发,才使他打下异常稳固的文学基础,最终成就一代理学家。回看历史,多少天才少年成名,或根基不稳,或傲慢不逊,最终早早陨落。
曾国藩作为理学大师,终其一生强调“忠孝”二字,其中,他对待家人的一言一行让我倍受感触。虽然28岁便中进士入翰林,成为家族中唯一的“高材生”,但从不因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更别提目中无人,对农民出身的爷爷和43岁才考中秀才的父亲总是恭敬有加,尤其认真对待长辈的家训。当然,这只是曾对忠孝理解和演绎的一个小缩影。时代确实不断的在进步,但是,一些传统的文化和精神之所以流传千年,是有其存在的意义,人类的发展需要信仰,这种信仰就犹如传统文化的累积,看似古板不堪,其实这是种族延续的根基。曾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觉得清明的扫墓是一件不太能理解的事情,首先,我觉得生前对老人家的关爱与照顾比逝后的祭拜重要百倍;其次,为什么一定是在清明当日祭拜,不能错峰出行(说的比较通俗)。但其实,直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为逝去的父母守孝27个月,谓之“丁忧”,在丁忧期间,即使皇帝下诏,也可拒绝,可见儒家传统中孝道的重要性。出现我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因为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所欠缺,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先人生前死后的孝都是必要的,每年的清明一方面是祭奠先人,另一方面,也是弘扬传统、延续家训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时刻,让老祖宗的一些信仰世世代代传承比想象的更为重要。文化的累积是对抗精神腐朽最坚实的基础。
在曾国藩看来,为官之道最重要的是“廉”“勤”“明”三字。以廉为例,曾国藩说过: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正因为他这种信念,才使得其在官场上少了一份私心,能够以一种更为合理、正义的方式接人待物处事。也许是因为时代不同,也许是因为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不同,中国过去的王朝中,清明廉洁的官员并不在少数,想到前不久在聊天中讲到“做官应不为财”受到了一个退休官员的嘲笑,内心感触良多,在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中,是否有太多重要的东西被甩在了身后。
实话说,《曾国藩传》带给我的东西实在太多,无法用一篇读后感概括我的种种体会,是一部值得让人反复阅读的人物传记。当然,在一段时间后的复读,我也确确实实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感想。
为什么曾国藩只能称得上“半圣”,我想不无道理。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曾国藩虽知道九弟曾国荃放纵部下大搞“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但为了满足官兵欲求、成就九弟剿匪首功,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达到一个目的犯下违背信念的错误,体现了凡人在面对抉择时对原则的妥,这与我们所认知的孔子和王守仁有质的差别。虽然在《子路》中有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孔子认为父子之情大于法制之情,但这不意味着应该包庇亲人去犯错。
在天津教案事件中可以看到,曾国藩虽为理学大师,但从一定程度上并未能真正领会儒家之根本。在天津教案事件中,曾国藩在确定法国教堂与儿童拐卖案件无关后,以其所遵循的“信”字打头,处死了20个带头挑事的百姓,赔款46万两白银,并让官员赴法国道歉,引起众怒。并不是指责其顾全大局、韬光养晦的处理思路(避免在疲惫不堪时与法国正面开战),但不应该与入侵中国的洋人讲信用以命抵命。在大义面前,曾国藩没有做出最好的选择,也是其晚节不保从而自责致死的主要原因。
虽然,曾国藩的一生存在着些许黑的印记,全是以圣人的评判标准去看待,对于凡人而言,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他让凡人看到成长至接近圣人的路径,有太多值得学习的闪光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这本书,让中华民族悠久、具有价值的传统理念与传世精神得以继续流传和沉淀。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