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去建立研究的框架。研究的步骤应该是:第一步,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第二步,提出假说、提出理论;第三步,从假说和理论出发,从其内在的逻辑出发,去作出一系列的预测;第四步,系统性地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并把这些经验、事实和证据同理论的预测相对照。如果理论的所有预测都能够和经验事实一致起来,那么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如果理论的预测和经验事实不一致,我们就推翻这个理论,去寻求一个新的理论。
比如,亚里士多德观察到木头比羽毛跌落的速度更快,便提出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更快”的理论,这个理论竟然持续了上千年,我们现在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过去一直被世人认可和接受!反思这个错误理论的研究方法,在于它没有经过研究的第三步,从其内在的逻辑出发,去作出一系列的预测。也没有经过研究的第四步,系统地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并把这些经验、事实和证据同理论的预测相对照。
终于,在经过伽利略的逻辑推论,和比萨斜塔实验后,我们都知道了正确的推论是“轻重不同的物体加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研究的四个步骤,特别是第三步逻辑推理,和第四步数据实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简单想当然的去做研究。
我们把四个研究步骤应用在我们的经济运行当中,就能够更好的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
比如研究通胀。第一步,我们发现了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工业品价格由全球供需和一价定律决定,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受通胀预期影响。到底是农产品价格影响了工业品还是工业品影响了农产品呢?
第二步,我们提出假说。工业品大部分是可贸易品,所以可贸易品要遵从一价定律,这个很容易理解。而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存在贸易壁垒,虽然相对封闭,但受通胀预期影响,受工业品价格影响。
第三步,从其内在的逻辑出发进行推测。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下,可贸易品全球是统一定价的,存在的价差都会逐渐被套利的资金抹平,所以,工业品没有价差。这是符合推理逻辑的。同时,中国的农产品市场相对封闭,初级农产品较为标准化,需求的价格刚性较强,生产对价格的反应具有滞后性,这些属性使得农民在有通胀预期时和库存调整时能够左右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方向。
第四步,系统地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大量数据发现主要经济体中国、美国、欧盟的PPI波动及其拐点的出现都有较强的一致性。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总是伴随着农村人均现金收入的改善,说明成本增加不是农产品波动的主要原因,基于通胀预期是可以解释的。
再比如,我们研究刘易斯拐点这个理论。
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区分为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现代部门以制造业为代表,传统部门以农业为代表。
当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充分吸纳的时候,劳动力在农业上的边际产出开始高于其维持生计的水平。比如,因为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当农民工被充分吸纳以后,从事农业的农民收入水平才开始增加。这一转折点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理论的逻辑比较好理解。另外,我们从数据上也可以进行验证,1990年-2004年之间,农民的工资收入几乎是水平的,但是在进入2004-2005年以后,农民的收入水平陡峭上升。
对于刘易斯拐点的研究,我们还可以运用到货币与通胀的关系中去,对我们理解这个市场和自己的本质工作都很有帮助。此外,书中还有很多有趣又实用的观点,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细品。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的逻辑不仅可以运用在对经济的研究中,也可以运用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
比如对基金行业和风险管理的研究,过去业绩好的基金,未来业绩是否能够延续?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我们根据这个问题做逻辑推测,如果基金的业绩普遍存在持续性,那么就意味着在基金投资市场,将会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投资者可以直接通过基金的历史业绩来预测其未来收益。这不符合市场规律。
我们再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统计主动权益类基金(剔除指数、量化基金,假设优秀的基金在更换基金经理时也会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故此不考虑基金经理变更),以1/2分位为排名区间。统计过去三年业绩排名在前1/2的基金,未来一年能否继续保持前1/2分位。统计数据(万得排名)如下:
如当年的保持率高于50%,说明大多基金能保持在原有排名区间。如低于50%,说明大多基金排名区间跟之前不同。
从表1可见,基金业绩排名保持率在50%左右,并不稳定。说明即使前三年的业绩较好,未来一年的业绩也未必会好,特别是在牛熊转换的年份,如2019年等年份,保持率较低。
由此我们得知,从过去业绩预测未来的基金业绩并不可取,相关风险应引起关注。
运用好研究的逻辑,能让我们拥有更严密的方法论和实践抓手。我相信这些严密的研究逻辑,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市场,更有效地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