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间的文明,双手中的传承,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在岁月的长河里采撷。能绕地球两圈的跋涉行程,11个省50余座城镇的探访,30余种民族文字的起源演变,60余个非遗项目的现状,300余幅国家图书馆的典藏……
《我们的文字》,穿越千年时间隧道,承载着独特的民族魅力和文化信息,引领我们去感知——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根。
一、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故事
古人云:出口为语,下笔成文。我们的文字不仅记下了一时一刻的声音和话语,更记载了经久不衰的哲思和情动于衷的心绪。我们的文字,打破了时间无限而生命有限的魔咒,它让逝去的灵魂拥有了永恒的旋律。我们试图去循着这些摇曳多姿的形迹,来触摸这个国家的历史纹理,聆听文字背后的故事。
在陕西白水,至今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仓颉造字有功,皇帝赐姓“仓(倉)”,意为“君上一人”;在商邑殷都,巫师卜问神灵,询问甘霖方向,在甲骨文上虔诚地刻下“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癸卯卜·今日雨》);在汝南召陵,祭酒许慎以“六书”考察古字,以部首编排字典,讲述着每一个文字的前世今生;在青藏高原,土蕃大臣吞米桑布扎,从天竺学成梵文归来,首创藏文字母;在兴庆府,仁宗组织高僧将汉文佛经译成西夏文字,西夏覆灭,唯有此经诉说着彼时的繁华;在云南丽江,“智者”在传经布道时,独创一种叫做“森究鲁究”的文字,使得纳西族东巴文成为如今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文字从古老的历史中走来,每一个字,都是故事,都是历史,都是回忆。
在陕西华县,村民们围着一幅填字谜接龙的游戏猜测,打发着闲暇的时光;在浙江瑞安,老师傅打蜡着墨,用木活字为家族印刷家谱;立冬时节,老爷爷带着小外孙一笔一划填写“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细数久久盼春归;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红红火火迎新年。古老的文字,在生活的点滴间,静静地传承着。
在平凡的生活中,记录着温暖与情怀,我们的文字承载的亦是我们当下的故事。
二、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根
文字是什么?文字是如何产生的?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一共产生过多少种文字?作为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古典文字,汉字为什么能流传下来?汉字有什么样的独特身世?五千年的历史中,除了汉字以外我们还有哪些文字?这些文字从哪里来?哪些文字已经消失了?哪些文字还在流传?
文字的历史就是文明的历史,文字的真相就是历史跌荡命运的缩写。我们的文字既是庄严的,也是温暖的。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属性?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就是汉字的文化?为什么说不同的文字包含着不同的世界观?文字传承的是什么?文字与民俗、文字与艺术、文字避讳、文字崇拜、文字传播等主题该怎样解读?
华夏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我们之所以伟大,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拥有着严密而富有活力的文字系统。
我们拥有着世界上流传最久、使用人数最多、也是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汉字;我们还拥有着包括维吾尔文、彝文、蒙古文、藏文、满文、朝鲜文、傣文等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字体系。56个民族30余种文字,共同组成了我们的文字大家庭。我们的文字,不只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记录,也是中国各民族水乳交融、携手前行的见证,更是世界各古老文明间、世界各民族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缩影。
文字是我们的,我们书写着怎样的文字,怎样的文字也在塑造着怎样的我们。我们为我们拥有如此伟大的文字,骄傲,自豪。
罗常培老先生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孟德宏老师说:“文字记载着我们的文化,我们从文字中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祖先的思想,这些文字里蕴含着的,就是我们的根。”
我们的文字,无论你熟悉还是陌生,它都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蕴含着我们的根。
2014年12月30日,《我们的文字》全球首发。感谢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参与探访和编撰的年轻工作者们,正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才造就了这部经典的问世。你们在书中亲切地写到道:“《我们的文字》不是一本文字学的专业书籍,仅仅是一些对自己国家的文字有着深深热爱的、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给自己所挚爱的文字写的一封情书。”
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根,一封情书,是你我,对文字爱的承诺。(小曲)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