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10日读后感评论101 阅读1817字

古往今来不管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还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西方,都不乏作家从不同角度抒写女性。人们对女性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换,研究的内容也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对女性意识的研究是一大内容。

女性意识是女性自我觉醒的产物,是女性通过后天的学习萌发出的自我意识,是女性在对自己性别认同的前提下,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通常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社会强加给自己的性别特质及责任会进行思考、辨析,有选择地接受。

其中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创作的社会学著作《第二性》是典型的代表。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被誉为“女性圣经”。

《第二性》包括I、II两部,I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和女性神话在文学中的体现等方面来分析女性的处境;II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研究女人在出生、青春期、恋爱、结婚、生育到衰老各个阶段,以及在农妇、女工、妓女、明星或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中的真实处境。

作者立足于人类意识的宏阔视野,从神话、文学作品中极力捕捉男性意识的闪光,对两性的人类文明进行了探索并指出男人如何通过将自己定义为自我,将女人定义为他者而确立男性的本体地位的。她写到:"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

"对于女性的"第二性"、"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作者阐述道:"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述为他者。"也就是说,她认为女人的"他者"地位总是和她的总体"处境"息息相关的,是存在主义的。一是源于父权制度和父权意识。波伏娃认为:"要女人呆在家里的父权制,才确定她是感情的、内向的内在的。"正是在男性意识的主导下导致了女性"内在性"的形成。二是源于女性的"内在控"。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源于她的生育功能;从历史角度而言源于历史的劳动分工:抚养幼儿。正是生育和抚养幼儿等女性的这种所谓的"内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为"他者"、"第二性"。因此,波伏娃认为男性是外在的、超越性的自我;女性则是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如今的社会,尽管社会对女性依旧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但是只要女性愿意,还是有机会可以和男性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当谈到孩子话题的时候,大多数男性会脱口而出“这就是女人的工作啊”,这种想法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上,甚至作为主体的女性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认为,男女平等是不要强加任何选择在女性身上,给每一个人选择如何生存,是否结婚,是否生孩子等,我希望未来做出的选择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社会观念压迫选的。《第二性》这本书它告诉我们女人为什么成为“女人”,讲述了女人成为“第二性”的原因。

我在这本书里面,看到了许多女性的缩影,“男人在经济生活中的特权位置,他们的社会效益,婚姻的威望,以及男性后盾的价值,这一切都让女人热衷于取悦男人。”目前的中国,还是有很多女人处于被支配地位而不自知,她们在做各种决定的时候,不是出自自己的内省,而是出于男性对他们的规定。比如在穿衣服方面,大多数女人都会喜欢那种更具有女人气质的衣服,但是那种女人气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男性决定的,他们觉得女人应该是温婉的、美丽的、温柔的、性感的等等,而女性也会不自知地把男性捧在较高的地位,这也就滋长了男性的威望。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任何人都拥有选择如何发展自己的自由,女性可以决定去做一个传统的女孩,也可以选择去做一个假小子,可以选择做一个女强人,也可以选择去做贤妻良母。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限制。但过于追求与男性的一样与平等,会让女性受到另外一种压抑。

记得有人说过,“女汉子”这个词其实包含了对女性的歧视,在我看来,有时自嘲又有何不可,我们虽然柔弱,但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心。

通过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是处于长期男性社会中的弱势女性,一旦具有反抗命运的巨大决心与果断,具有顽强的精神,就能克服自己生活道路上的磨难挫折,能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达到在思想上独立,经济上独立,情感上独立,并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作为女性,我们不应退缩,要勇敢做自己,自信起来,永远追随自己的内心,别被一些所谓的社会框架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