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1000字 读后感作文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10日读后感评论82 阅读1433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央视在黄金时段推出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该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巨大反响,获得了不俗的口碑,目前,豆瓣评分9.3分,是一部非常值得人观看的一部剧。

该剧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们为了为苦难中的中国寻找一条新的出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不仅他们老一代领导者,与他们同一时代的青年学子们,在他们的带领下,也踏上探索救国救命的道路,随着十月革命的一声哄响,他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最终,他们发现只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拥有自己的武装革命力量,才是拯救中国的最好的道路。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黄兴等人流亡海外,孙中山的支持者陈独秀为了躲避迫害,也逃到了日本,在这里陈独秀和在草稻田大学学习的李大钊相识,他们约定要为中国找到一条新的出入,于是,陈独秀踏上回国的道路,而李大钊继续完成在日本的学业,在回国途中,陈独秀提出“二十年不谈政治”的主张,回到国内,陈独秀为了传播新文化,塑造新青年,他主张用科学和民主的旗帜重塑新一代青年,为此他和易沙白在上海办起了《青年杂志》,得知此时的李大钊激动万分,决定放弃学业,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之后,《青年杂志》遇到阻挠,为帮助《新青年》复刊,写下了《青春》一文,他在文中写到:“以青年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他以昂扬的文字号召青年不断改造自我,建立青春之中华。蔡元培为继承孙中山的希望,创建世界一流学府,担任北大校长,他三顾茅如邀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教,陈独秀接受邀请,将《新青年》从上海转到北京,并以北大为中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在这部剧中,令我最为敬佩的是陈独秀先生。陈独秀既是一位心系国家,敢爱敢恨,热情爽朗,爱结交朋友的伟人。剧中最令我为之动容的一幕是在陈独秀为躲避吴炳湘的逮捕,去往上海的路上,他看到穷苦的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发誓一定要建立一个能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的无产阶级政党,只为让穷苦百姓能够拥有的尊严。他和大钊先生面对着苍茫的大地,面对着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郑中宣誓:“为了让你们不在流离失所,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让穷人不在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他们的爱国之心全都在这一句句的铮铮誓言之中了完全的展示出来了。同时,陈独秀先生又是一位慈善、宽容、善于引导孩子的父亲。陈独秀先生的两个儿子一直不能谅解他,因为在他的父母去世时,他不能回来为他们送终,而是躲去了日本,因此他的儿子认为他是不忠不孝之人,只为了自己享受,所以他的儿子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给他送的一道菜中,认为他不配吃那道菜。事后,他的朋友想要安慰他,他却大笑起来说:“他们记恨我不回去给父母送终,说明他们是懂仁义的人,他们宁可吃苦也不肯依赖我,说明他们是独立自强的人,如今乱世,能有这两种品质,难道不值得高兴吗?”从中可见,他是一位慈善,宽容的父亲。这部剧打破了伟人与我们之间的时空距离,让我们能够近距离的了解他们,感受他们。

《觉醒年代》这部剧以生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再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这一阶段的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难探索的历程,他们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倔强为我们后代造就了如今的幸福生活。“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是这部电视剧的真实写照,我辈青年当铭记历史,仰望先辈,继续砥砺前行!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