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我从小生活在南方,见惯了山明水秀、万紫千红的美景,却只是从这些诗词里无数次想象过粗犷荒凉、风沙肆虐的西北景象。2021年3月我于偶然的机会邂逅了樊锦诗先生的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封面上的老人童颜鹤发、精神矍铄,她坚定的目光吸引我走进了这个小女人的人生大故事,钻进了敦煌的千年梦中。
樊锦诗,一位娇小柔美的南国闺秀、一位北大毕业的天之骄子,用柔软的躯体、无畏的精神坚守大漠近六十年,人们称她为“敦煌的女儿”。这本书是樊锦诗先生口述、顾春芳老师撰写的,共分十三个篇章,以时间为序,深挖莫高窟的重要价值与敦煌研究院的重要事件,把樊锦诗先生的个人命运和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结合起来讲述。用朴实、记录的文笔再现了樊锦诗先生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近六十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向世界展现中国艺术瑰宝的动人故事。这本书让我仰望一个伟大而纯洁的灵魂,得以对风雨千年、精美绝伦的敦煌艺术近距离瞻仰。
大漠荒凉无情,命运一次次将樊锦诗逼向绝境。她是家中的小娇女,早产体弱;毕业后分配到敦煌,生活艰苦;与丈夫长期两地分居,不能陪伴两个孩子成长;十九年后与丈夫团聚,后丈夫因病离世,她独自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在命运的严峻考验下,在几次可以离开的机会选择中,她扎根大漠、初心不改、潜心研究。在她的回忆中,她从容地说:“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艰苦的地方去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她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在“樊锦诗年表”中,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她近六十年为莫高窟、为敦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上面的每一条记录,都无比璀璨夺目。
莫高窟条件艰苦异常,一代代守护者痴心不改。有留学过法国的常书鸿先生,妻子因为生活太过艰辛而离家出走,他便带着两个孩子继续坚守。有在敦煌壁画临摹与敦煌艺术研究方面造诣超高的段文杰先生,在50年代“反右”运动中被重点批斗,他承受着精神和生活的双层压力,始终没有放弃。有曾深受张大千先生赏识的青年才子史苇湘先生,一夜之间变成了羊倌,他一边放羊,仍旧一边在思考研究壁画等等。这样的莫高人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即便身先去,也要长眠宕泉河畔,莫高窟旁。
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这本书中,从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偶遇三危山的佛光,经苦难孕育灿烂文明,至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到莫高窟保存面临的危机以及数字敦煌的不懈探索与实现,对莫高石窟上千年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其中对代表性作品进行了全面精彩的介绍,并且融入了佛学、考古学等关知识的讲解。还有沙害治理、壁画修复、数字敦煌等内容的专业性介绍,文化性、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相结合,令我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艺术瑰宝,人类千年智慧的结晶。几代莫高人以樊锦诗先生为首,薪火相传,精心守护,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精心保护和修复莫高石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努力探索推进文化旅游合理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本书与其说是樊锦诗先生的自传,不如说是几代莫高人的群英谱;与其说是讲述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故事,不如说是“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颂歌。在党的百年历程中,“莫高精神”既是广大文物工作者守护文化家园、传承中华文明、勇于改革创新的生动写照,更是我们要传承与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樊锦诗,这个闪闪发光的名字,将成为我继续前进的智慧与力量。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