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不听话时,爸爸经常会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这也许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出现“长征”的镜像,并不清晰,但是十分深刻,红军长征常常鞭策着我继续努力,不放弃。
长大后,读过《红星闪耀》和《西行漫记》,又在光影闪烁间领略过《强渡乌江》与《飞夺泸定桥》,尽管对这场人类史上空前的军事转移还无法完全理解,又多了几分主观的强迫色彩和有些盲目的精神崇拜,但那支队伍行军的身影却也终于开始在心头扎根,八角帽和红五星此后时常在眼前幻化交迭;如今,在作者王树增的指引下,透过《长征》,第一次穿越历史,回溯往昔,拨开所有罩在长征头上与意识形态和政治导向相关的思想障蔽,用真诚和平静感知了这场亘古奇绝的行军。
长征是什么?
假如宽阔浩荡的湘江、险峻雄奇的乌蒙山与苍茫无际的大草地真有灵性,不知道当未来某一天,人类的踪迹从这个星球上完全消失时,她们是否还能完整地保留住对当年那支传播信念与理想的征士队伍的集体记忆?
那场远征的时空间距并不太大,至少不应该产生恍若隔世的感觉,然而这种感觉却又如此残酷地存在于浑噩的今天---这是一种荒谬的真实。
长征之后的数十年间,在攀登过一座又一座物质的高峰后,人类猛然发现自己心灵的高塔已经由于年久失修变得无比脆弱,甚至使得整个社会机器的运转因为失去动力而产生了发展危机。于是,活在当下的人们开始选择在茶余饭后反思自己精神的贫乏与缺失,并且四处寻找寄托和依靠。
人们内心里渴望过这样一种事件:即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依旧可以令人追寻不已。那一群曾在历史长河中光耀四方的赤色战士,以及那一条蜿蜒曲折布满荆棘与恐怖的漫长征途属于这一事件的范围。人们愿意忍受疲惫、劳顿和生存条件的匮乏,重新跨越那些崇山峻岭与激流险滩。悲哀的是,他们行进时既非衣衫褴褛,也不曾饥肠辘辘,更不论当年无处不在的死亡威胁;取而代之地,现代科技在背后保障着他们的安全与舒适,给了他们游山玩水般的雅致心情,免除了他们关于生存和死亡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不可能体会当年人也使得他们中像布热津斯基这样的代表在面对大渡河渡口的悬崖时只能是目瞪口呆,一句“震惊”远不足以表达当时的心情。说到底,今人可以把长征路重走上千遍万遍,可惜由于精神状态这一至关重要的错位,这种行为只能沦为另一种形式的历奇探险。
将近9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无疑是古今中外这种力量最完美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没有土地,没有房产,没有地位,这群征士几乎一无所有。信念坚定,理想远大,意志顽强,他们又似乎无所不有。组成队伍的人群中,赤贫的底层民众和一小部分政治精英上下一心,同甘共苦,无法根据灰布军装和头顶的红五星区分他们,手中的干粮与脚底的草鞋在偌大的队伍中也没有例外;战斗打响时并肩战斗,步履维艰时相互扶持;甚至就连枪弹洞穿脆弱的肉体,热血喷涌之时,将军与士兵倒下的姿势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平均主义,革命意志与自我觉醒在这里取代了统治人间千万年的压迫与剥削,像夜空中毫无征兆出现的新星,在历史的苍穹下短促而倔强地划过,成为一场伟大使命的背后推手。
长征应该是什么?
作者说,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流血牺牲同时又传播理想的远征,使信念不朽的象征,她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史诗,永载人类史册;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长征。
信念的力量
长征的一切源自一种信念,信念的起点源于江西瑞金中央苏区。这个信念的名字就叫做苏维埃共和国。正是在这个梦幻国度里,人们得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也终于懂得人是可以自己主宰命运的。梦想与激情同时被驱动起来,人们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人人自强上进,热情洋溢;闲时一起欢唱自由与幸福,战时一起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虽然由于信仰的差异,有人始终发誓要掘平这里,但人们不为所动,他们继续着自己的乐观、自信、镇定,他们坚信“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的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感谢长征,87年前她的胜利,是对人类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最高肯定,更是对挑战过一切艰难险阻后保留下来的勇气与决心的顶礼膜拜。人类的灵魂祭坛里,应该不会让“长征”这一牌位缺席,当未来的我们再度因面临生存的考验而迷茫踌躇之时,一定还需要从那里重拾昔日的信心与勇气,浴火重生,凤凰涅磐。
我们的长征还没结束。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