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后两次阅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感受截然不同。初读此书时,觉得书中很多内容晦涩难懂,再读时发现自己也能略懂一二,内心惊喜不已。作者密切关注教师的心灵,从多角度来解读“教学勇气”,读后让我有如沐春风之感,心灵亦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本书建立在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之上: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师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它没有大段大段地告诉我们该用这样那样的教育理论来组织开展教学,而是指引教师注重探索内心世界,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教研;它让我们认识到,任何人所提供的奖赏比不上他们自己按照自己的本真生活所获得的内在奖赏。它也教导我们要学会倾听自己的教育内心,学会把教师的自我、学生和同事重新连结,日趋唤醒教师的职业激情。
在大肆鼓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今天,我相信自己的教学技巧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已实现逐年增长,在处理学生问题、教学问题时,变得得心应手起来。但是一到课堂上,任凭我使出浑身解数,有时学生就是无动于衷,没有半点反应。然后,我内心就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中:我的课一定很没趣,学生一定是不喜欢我才不喜欢我的课等。从我第一天走上讲台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内心的恐惧感可谓是如影随形。尽管随着岁月的磨炼表面上圆滑老练了,但实际上内心经常感觉力不从心。直到反复读完帕尔默的这本著作,尤其是其中的某些章节后,我才清楚我尚未把自身认同的中心特质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内心处于自我分裂的状态,一直在打内战。
在我小时候,我内心就很自卑,觉得自己既不优秀又不突出。而在父母那一辈的眼里,爱就意味着高标准严要求,所以我时常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得不到直接的爱的鼓励。时至今日,我仍很渴望爱的肯定。一旦出现一些难以把控的教学场面时,内心那种不安就开始告诉我,你不是优秀的,你是不受喜欢的老师。因而,我内心世界的冲突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为了维护那脆弱的自我认同而去生气、自责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为了减少我们易受到的伤害,我们只关心课堂上,只管把自己的课上完、作业批完,而不再理会喜不喜欢的事了。现在想想,我们越是想逃避伤害,就等于在内部真实与外部表现之间建立起一堵厚厚的心墙,越不能走进学生,走进教学,走进自己的内心与自己和解,这样的危险就越大,因为总有一天会“东窗事发”。
从小学开始,教育成了恐惧的事。从当学生起,我深处过不少充满恐惧的课堂里,怕被点名回答问题,怕不会回答问题当众出丑,也怕走神时被老师知道等等,既有当优秀学生时的担心,也有成为“问题学生”时的尴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有对一节课上得糟糕时,担心学生埋怨我的内疚感;有对准备不足时,学生却给予你意外之喜时的负罪感;有因为知识储备不足时,担心上课被学生突然提问的紧张感等,所有的恐惧扑面而来时往往会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实际上,仔细想想,不过是我们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害怕在别人面前揭开伪装的面具,恐惧他者向我直白我可能不希望听到的实话而已。为了避免和我们自己的直面交锋,为了减少可能的时间精力投入,我们往往没有正视恐惧本身,而是选择了逃避。而事情的真相正如帕尔默所言,这种能够使我们对真正的学习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的恐惧是一种健康的恐惧,这种恐惧能强化教育,而且我们必须找到激烈它的方法。
在倾听内心的前提下悦纳自己,克服自身的恐惧,与同伴结成共同体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书中提到,如果你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教师同行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对于后者,我们现在通常称其为“同伴互助”,在“同伴互助”中许多老师走出孤独和封闭,在互帮互助中迅速成长起来。但帕尔默的“明确委员会”则是鼓励我们设立一些基本规则,让我们安静地、以接纳的心态面对别人的问题,去鼓励别人的心灵走出来,允许别人的心灵以它自己的水准和速度去自行发现自己的答案。而彼此聆听的能力是帮助我们建立交谈的共同体的关键,这种共同体能够帮助我们扩充深化作为教学之源的自身认同和完整。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并认真地接受内心的指引,悦纳真实的自我,这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只有我们倾听内心,认识自我,关注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记住我们是谁,把我们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把我们自身的恐惧袒露无遗,把我们的真心沉浸在教学里,我们才能鼓起教学勇气、重新振作起来。
那么,什么是教学勇气呢?或许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的理解是,教学勇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聆听内心的呼唤,保持心灵的开放,尊重真实的自我。因为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源泉,所以当换回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时,依靠内心的导师赋予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这时教学就能够发自自己真实的内心深处,这样的教学状态才能持久,我们的教育热情才能被点燃,我们才能真正爱自己、爱生活、爱教育事业。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