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8日读后感评论107 阅读1280字

初识王阳明来自一篇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中王阳明为了钻研程朱理学的成圣之道,采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在竹林中一坐七天,除了吃饭之外,两眼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竹子,最后精神耗尽,大病一场……这一情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对王阳明其人充满好奇,遇见《五百年来王阳明》如获至宝,一打开便沉浸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跟随王阳明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探究伟大的心学之道。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关于他的著作不少,这本书的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他对王阳明其人其道的研究乃是大师级,但他的这本书,内容并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他是像讲故事一样从王阳明生平及心学智慧两方面娓娓道来,语言平实又不失风趣,读来津津有味、不忍释卷。

阳明一生波澜壮阔。本书从王阳明的出生开始写起,王阳明自生下来便与众不同,六岁之前不会说话,将近六岁之时突然开口,一开口便是儒家经典《大学》,经典名著更是张口就来,我想这得益于王阳明良好的家庭环境,书香世家,虽然他不说话但耳濡目染,其次爷爷的陪伴赏识,家人担心王阳明不会说话是身体有疾,但他认为自己这个孙子不是一般人,将来必成大器,静待花开终有所成。王阳明十一岁即能作诗,令众人惊叹,同样十一岁,与老师、父亲探讨人生第一等大事,这也是他终极一生的理想:做圣人。只是后来这理想的达成使他历经磨难,格竹失败,大病一场,另辟蹊径;只身斗乱政宦官刘瑾八虎,被打四十大板,扔进诏狱,之后被贬龙场,这在当时是去了就必死无疑的地方,途中还要躲避刘瑾等人的追杀,可谓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王阳明坚强地挺过来了,正是这段经历才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观悟生死,悟出心外无物,为阳明心学奠定基础。后来他平乱灭匪,讲学启发民众,治政惠及乡里……将百姓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视为己任,终成圣人。他的坚韧执着令人感动,我想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即使前方黑暗无边,我心依旧光明。

阳明心学博大精深。其中“心外无物”令人深思,王阳明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开始思考生死,他花了不少力气做了一个石棺,每天躺在那个石棺里明悟生死,一个风雨之夜,突然顿悟,悟到的是心外无物。书中写到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你再饱满,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被蒸发掉了,这滴水怎么才能不蒸发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就永远不会蒸发掉。这就是价值的存在,是心外无物。所有人都怕死,但为了更高的一种价值追求而死便是不朽,比如屈原等,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国捐躯,为价值殉道;与此相比,个人经历的挫折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听从自己内心的价值导向,无关外界风雨……心外无物是阳明心学的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知行合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己,改掉陋习;致良知,能帮助我们成就自己,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伟大智慧。

读此书,让人感叹于王阳明苦难而光辉的一生,让人叹服博大精深的心学智慧;“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王阳明的临终告白,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涤荡心灵;五百年来王阳明其人其智慧将指引我们用充满正能量的心,开启人生光明之旅。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