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说,是2005年出版的《别让我走》,在克隆技术饱受争议之时,他已经将其科技带入了作品,读者更多思考到科技对人的发展。《克拉拉与太阳》,同样带有科幻反乌托邦色彩,但科技对人的影响已经潜移默化,石黑一雄的观察点依旧在人们内心的敏感点,正如石黑一雄说过:“我的故事经常在写生活在很狭小的世界里的人。他们慢慢认识到自己外部的世界,努力从自己狭小、封闭的世界里挣脱出去。这种小世界与大世界的关系,是我的作品关注的主题之一。”2021年3月刚出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也是表达着同样的思想。
在书中,克拉拉是一个AF,一款专门陪伴儿童成长的智能机器人。她每天在自己的橱窗一边等待着客人的光顾,一边努力汲取太阳的滋养。对于克拉拉来说,太阳是她的能源,她一照太阳就活力满满;更是她的信仰,认为人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会恢复活力。比起更高级的B3,B2型号的克拉拉在橱窗里被冷落了很久,但是她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记忆与共情能力。最终,她得到了一名叫做乔西的小女孩的青睐,并被她妈妈买回了家。跟随乔西回家之后,克拉拉才知道,原来乔西得了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姐姐萨尔也是得这种病去世的。乔西跟妈妈、管家独自居住在乡下的大房子,唯一的邻居只有乔西的青梅竹马里克。得知乔西生病的克拉拉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她,并非常希望她能痊愈。随着乔西病情加重,家庭气氛的剧烈变化,小说迎来了高潮。一个颠覆性的真相浮出水面:原来,乔西的母亲当初选择克拉拉,不只是想为生病女儿找个小伙伴,而是希望克拉拉去“延续”可能随时离世的女儿的生命。她想让克拉拉学习乔西的言行举止,甚至复刻乔西的性格思想,最后复刻乔西的心。可是,善良的克拉拉也并没有放弃拯救乔西,她历尽艰辛来到谷仓,向太阳祈祷,希望太阳能让乔西恢复健康。最终,乔西战胜了病魔,恢复了健康,开开心心地去上了大学。也许是太阳的作用,抑或别的原因,作者没有明确的说,克拉拉也在功成身退之后被丢弃到了AF垃圾场。这本书,可以看成克拉拉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对自己一生的回忆,临近生命的尽头,克拉拉的口吻,依旧温暖、无私如阳光。
在我看来,这本书表达了三个不同的主题:人性、自我欺骗和爱。
人性:《克拉拉与太阳》中,大篇幅都是以克拉拉作为机器人的视角去探索整个人类社会,这时人性的复杂与机器人的无私和完全利他的存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尽管克拉拉观察天赋极高,具有同理心,但是乔西以及她的父母对克拉拉的态度已经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对于乔西来说,克拉拉是她最亲密的陪伴者,在生病的时候可以倾诉自己的负面情绪,分享自己的快乐。可是,随着乔西的恢复,克拉拉就像被遗忘的娃娃,被扔进了垃圾场,乔西也不再需要她的陪伴;对于乔西的母亲而言,克拉拉仅仅是个工具,她的存在只是为了“延续乔西”,弥补未来再次失去女儿的创伤;对于乔西的父亲,克拉拉也只是一个隐形人,当他知晓克拉拉将模仿乔西时,他对克拉拉提出更高的要求,认为“你要学习的就不仅仅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有深藏在她内里的那些东西吗?难道你不要学习她的那颗心吗?”而很显然,克拉拉不可能复制人心,这样的说辞在读者看来是语言的残忍。客观上来说,没有人能阻止乔西一家带着目的“功利感地”作选择,只是在“无人心”的克拉拉面前,主宰她的人类暴露出了并不明媚的颜色。相较于人工智能的纯粹和无私而言,该书可以看出人性变化的无常,争斗懦弱和存在主义危机。
可克拉拉面对人类社会变化无常的人心时,她的德行在我看来更为高尚。虽然她听从乔西母亲的要求,努力模仿乔西,但她也深刻清楚除了举手投足的相同,但“我永远无法触及他们在内心中对于乔西的情感。”甚至克拉拉在被所有人都遗忘在垃圾场时,仍然抱着无私、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类,认为“我曾经帮助过人类,我也是有价值的。”这份无私的机器人和人类的对照,让我们足以思考在人类的社会已经如此发达和理性,技术带给我们的却不是更高的善,而是更加稳固的人性的自私与残酷。
自我欺骗:自我欺骗一直是石黑一雄在作品中一直表达过的一个主题。初读《长日留痕》,史蒂文斯在事业,情感和爱情上都存在自我欺骗,凸显着回忆中的后悔和无奈。“自我欺骗”在本书中也并非不存在。比如,乔西的母亲失去了大女儿萨尔,不敢去面对二女儿乔西也离她而去,于是她选择欺骗自己,让自己去相信克拉拉就是乔西;同样,乔西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天才工程师,因人工智能“替代”丢了工作,却坚称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机器人克拉拉的回忆或许反映的都是客观真实的实践,但因为她那绝对利他的人格,也有足够有理由怀疑她对过往的一切进行了保留呈现。她念着母亲和乔西的好,记着母亲挺身出来保护她,记着乔西与她深情的告别。但人类对她的轻视,淡漠,她已经渐渐从自己的记忆中略去,她甚至没有告诉读者自己是如何被丢弃的,如何四肢损坏,被遗忘在垃圾场里等死,她在最后还不忘太阳的仁慈,重复着人类美好的一面。这些看起来有些自我麻痹的想法,他们这无疑是选择蒙蔽了真正的现实,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既是逃避真正的现实,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妥协,利用自我欺骗寻找自我安慰。
爱:石黑一雄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采访时所说:“爱作为一个武器或者说盾牌,能帮助我们对抗孤独和死亡。”书中的结局是具有悲剧意义的,但是石黑一雄细腻的笔触下也保留了温和的一面。对于乔西来说,她也许承受着疾病的折磨,与父母沟通的烦恼,与青梅竹马里克的矛盾,但是这也反映出她的身边是包围着爱。乔西的父母,里克和管家都是爱着乔西的人,这也就能回答克拉拉是真的能“复制”乔西吗?答案是否定的。克拉拉缺乏人类特性的情感——爱与被爱的的感受,哪怕机器人能够完美复刻一个人的行为,性格,想法,体态。但是某种意义上其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认知感受是无法被复刻的,让有人知道“复刻”这件事存在时,那么机器人已经不能够完美扮演那个人了。在书中,克拉拉也承认了她是永远扮演不了真正的乔西:“真有一样非常特别的东西,但不是在乔西的心里面,而是在那些爱她的人的心里面。”一定程度上来说,克拉拉本身的存在就是具有悲剧意义,因为人类总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是其他人所无法取代。但这也突出人类与机器人的本质不同,人特有的情感是让我们避免了孤独,与周围爱自己爱的人搭起了桥梁。从克拉拉的孤独的角度来看到的世界,人类的爱与被爱的感受逐步放大。
总的来说,克拉拉书写残酷在于它明明是个工具人,一个本质上意义上的被奴役者,却用一种集体的、无私的精神掩盖她的痛苦,心甘情愿地体会了复杂的人类社会。虽然她感受到人类的自私、怯懦、残酷,却选择了理解,她高超的理解力让她不对他人作出轻易批判。因此,克拉拉可以成为人类,但是人类难以成为克拉拉,因为人类复杂,利己,所以才制造出克拉拉。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