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沉沦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8日读后感评论54 阅读4136字

一百年前的十月,即一九二一年十月,一部小说在上海泰东图书馆悄然出版,在随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这部小说,犹如燎原之火,迅速传播,火遍了全国。它的热度和巨大的阅读量,甚至超过了三年前鲁迅先生的成名作《狂人日记》。而对它的讨论,也随着传阅的增加而日趋白热化,几乎引发了一场文坛大地震。爱它的人,将其视为经典,对作者赞不绝口;毁它的人,将它看成洪水猛兽,恨不得将作者食肉寝皮。这部受到广泛争议的作品,就是一部名叫《沉沦》的短篇小说,其作者郁达夫先生,当时只是一个刚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名不见经传的文艺青年,而他因着这部小说,以及同时或稍后出版的其他几部小说,一时间声名鹊起,尤其在广大青年的眼中,其名气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鲁迅。

二十多年前,我读大学时,曾广泛阅读了郁达夫先生的大部分作品,包括《沉沦》、《迷羊》、《迟桂花》等等,深为其中的优美文字所吸引,亦为作家的真诚、善良和爱国主义情怀而感动。前几日,我又重读了一遍《沉沦》,依然为其中的真诚而诗意的叙写而感染,不禁想写一些文字,来表达我对这部作品及作者本人的看法。

了解郁达夫生平和作品的人都知道,与其说《沉沦》是一部小说,不如说它更像是作者的一部“自叙传”。小说主人公的经历,与作者本人具有高度的相似度,毋宁说,除了极少数虚构的情节外,我们几乎可以说,小说的主人公就是郁达夫先生本人!虽然小说用的是第三人称的表述,但并不影响这种显而易见的观感。

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主人公(即文中所称的第三人称“他”)是一个具有敏感气质、忧郁自卑而又多才多艺的青年,身材清瘦,脸色苍白,待人真诚而又萧然独立,喜欢读书,具有一种浓浓的书卷气息和文人气质。早年在故乡富阳、嘉兴、杭州等地读书,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主义和追求独立自由的意识,十几岁时随长兄到日本求学,先读医学,后改文学。由于主人公出身于当时贫弱的中国,来到日本后,在异国他乡,总感到低人一等。于是选择到一个郊外偏远的学校就读,但因此而变得更加孤独,并染上了“自慰”的恶习,但同时又为这种毛病而深自痛悔。现实中,他渴望得到女性的爱和温暖,但在路上看到暗送秋波的日本女生后,又觉得自己是日本人口中的“支那人”而自觉低人一等。在面对女生时,往往紧张得不知所措,面红耳赤,仿佛对面的女生也在瞧不起自己。在这种深重的孤独与严重的性压抑下,他无意间偷窥到旅店老板的女儿淋浴,为此而感到血脉喷张,同时又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地自容,于是只身跑到郊外,寻求心灵的宁静,而本想排遣的他又无意中遇见一对情侣在野外翻云覆雨。在对女性的欲望的压迫下,他不知不觉地就跑到了妓馆,本想寻求一些安慰,却最终无功而返。在回来的途中,他为自己的荒唐和沉沦感到深深的羞愧,最后怀着对自己的深重自责和对故国的深深期望,投海自尽。

小说的情节固然简单,但作者对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的描写则极为成功,这也是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独有气质。在小说中,作者直白地揭露主人公矛盾而复杂的心理:自慰后的踌躇不安,欲罢不能;偷窥之后的面红耳赤,又怕又喜,从而把人物深陷欲望之中的纠结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毫无顾忌,奔放大胆。这种不加拣择、一泻无余的叙述,在当时的中国文坛,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正如作者自述在写《沉沦》的时候,他说自己“在感情上一点儿也没有勉强的影子映着的;我只觉得不得不写,又觉得只能照那么地写,什么技巧不技巧,词句不词句,都一概不管,正如人感到了痛苦的时候,不得不叫一声一样,又哪能顾得这叫出来的一声,是低音还是高音?或者和那些在旁吹打着的乐器之音和洽不和洽呢?”但这样大胆的裸露,尤其是对于“性”爱的露骨描写,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却极大地刺痛了那些道貌岸然,动辄以“圣人”、“君子”自居的人们的神经,以致于他们纷纷站了出来,对小说和作者口诛笔伐,恶语相向。正如郭沫若后来所指出的那样:“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但凡认真读过这部小说和郁氏其他小说的人都应该明白,小说中对性爱的描写,绝不是那些自诩为“君子”的人们口中所不齿的色情,而恰恰是对于人性和本能的正常表述,是五四之后人性解放和争取自由民主的正常反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最伟大之一,就在于在陈腐而封闭的旧中国,忽然发现了女人、人性,以及男女之间的正常性爱。正常人都不会把性爱视为一种罪过,也不会把描写性爱当成一种邪恶,但以道德家自居的“君子”们是不管这些的,他们只觉得这种描写有碍观瞻,有伤风化,于是纷纷站起来,群起而攻之了。但恰恰是小说中这种一览无如的真实性,却赢得了无数和作者有着相似经历的青年的心。他们从作品中,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青春,看到了自己的苦闷和性的压抑。这样说来,小说看起来写的是作者的经历,但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经历?因而引起了青年普遍的共鸣。正如著名作家沈从文后来评价的那样:郁达夫的名字,“成为一切年青人最熟悉的名字了。人人皆觉得郁达夫是个可怜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因此,这部小说以及作家其他的小说,如《迷羊》、《银灰色的死》、《她是一个弱女子》等等,一经出版,就有无数的青年为之着迷,趋之若鹜了。

即便如此,由于主人公或者说作者,是一个既受到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又受到中国传统礼教束缚的青年人。他的内心,一方面渴望个性解放,渴望自由平等,渴望得到女性的爱,但另一方面,又深受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制约,尤其是儒家认为“性欲即罪恶”观点的束缚,以致于对性爱,产生了各种“不洁”感、“恐惧”感乃至“犯罪”感,其心理方面的纠结,甚至远大于生理方面的压抑。作者以同情的笔触,描写了这样一个病态的青年,从封建礼教的羁绊中觉醒,却又找不到任何出路的苦闷。这种叙写,终不像文艺复兴时期卜伽丘等创作的那样,把性爱作为对人的正常欲望的肯定和对教会束缚的反抗,来得那样坦荡,小说里主人公对“性”的态度,始终是有些畏首畏尾,犹疑矛盾,仓皇不定。

更需要指出的,即使是这种畏首畏尾的描写,作者也始终是将主人公对性的渴望与对国家的期望结合在一起。在小说中,主人公把自己在性方面屡屡碰壁的根源归咎于国家的弱小和积贫积弱,使他在日本难以抬起头来,受到了日本国民的轻视。也正是因此,他在最终投海自尽时仍旧一心念着远方的祖国,希望祖国从此变得强大起来,以给海外的儿女提供一个庇护。从时代背景看,自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地位一落千丈,作为前往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心里感到低人一等,感到被排挤,有着强烈的复仇欲望也是情理所在。而身在异乡,要实现性的突破,不可能逃开日本女性,但正是由于中国人在日本受到的歧视,使得“他”在面对日本女性时也依旧抬不起头,性的突破也就无从谈起。而这一切,与当时国家的弱小原是有着一定根源的。这样看来,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来说,对女性的赞美和痴爱,就不仅仅是一种现代民主意识的表现,也是对几千年封建礼教最直接的批判。所以,郁达夫向那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将女性作为自己的理想来追求,这种行为和艺术倾向,虽然在力度、深度上都不具备“崇高”的属性,但那种强烈的反封建的民主意识却是鲜明可见的,也是真实感人的。

更深层次说,造成当时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源在于思想,举国上下思想混沌,仍旧以过去落后的儒家思想为根基,固步自封,骄傲自大,国家自然难以强盛。而“他”作为国家的一个青年,哪怕受到了西方新思想的洗礼,也依旧挣脱不开传统封建礼教的箝制,最后只能选择蹈海而终。在蹈海的那一刻,主人公发出了生命中最后的最强烈的呐喊:“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作品,透过人性与灵肉的外衣,让我们看到了风云变幻之际的新、旧思想冲突,也看到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也是这部作品独特的魅力所在。而郁达夫的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怀,始终是贯穿一生的,在他后来的众多作品中,也屡有展现。抗战爆发后,郁氏先后辗转于武汉、福建、南洋等地,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并组织人力,募集资金,支援抗日前线,还写了大量的文章,揭露、抨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在苏门答腊期间,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寇周旋,营救了大量的爱国侨民,并掩护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和知名人士撤退到国内,如陈嘉庚、胡愈之、王任叔等等,以致于让日本法西斯痛恨不已,最后竟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充分展现了作为一个正直而善良的爱国志士的血性。正如著名作家夏衍后来评述的那样:“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政务活动家胡愈之也评说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郁氏是被日寇杀害的中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从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明星,这是我们民族的重大损失。

除了小说中大量的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描写,以及随处激荡的爱国主义精神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对于景色的描写也是一个鲜明的特色。在小说中,主人公的孤独、落寞、感伤和压抑的心理,往往在优美的大自然中得到缓释、得到安慰,随处可见的日本郊野秀丽的自然风光,像是温柔的女性的纤纤玉手,抚慰着主人公那颗敏感而易于感伤的心灵。而主人公走上自我毁灭的过程中,作者更是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黄昏的迟暮景致,以及昏暗无边的沉沉夜色:“外面冷得非常,这一天,大约是旧历的初八九的样子。半轮寒月,高挂在天空的左半边。淡青的圆形天盖里,也有几点疏星,散在那里。”……“他向西一看,那灯台的光,一霎变了红,一霎变了绿的,在那里尽它的本职。那绿的光射到海面上的时候,海面就现出一条淡青的路来。再向西天一看,他只见西方青苍苍的天底下,有一颗明星,在那里摇动。”在小说中,这种自然景致的细致描绘,随处可见,而且直接与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相连,因此每一种景色,都暗藏着不同的情感,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表现了一个极富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和彷徨的心理。而大量、精致的景物描写,使得这部作品,更是别具一种浪漫、诗意而又感伤的艺术感染力。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