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从此世界的时钟再次从西方摆向东方,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看,有4500年的时间,世界的时钟都在东方,只要办好我们自己的事,中国的崛起已是历史潮流。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最困难的不是预测和计算,而是如何解释。科斯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克鲁格曼则预言正在崩溃。这样的两极分化不但没有消解中国经济崛起的魅力,反而使之显得更加迷人。吴晓波通过回到中国历史的基本面,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寻找规律和逻辑。这也是熊彼特的通过理论、统计和历史来进行经济研究的重要方式。
本书从管仲、商鞅、汉武帝等一直讲到了改革开放,历代经济改革其实一直都在围绕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开放与封闭、国有与民营这几个主题展开的。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的天然、终极性诉求,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另外一种政治制度能够保证统一的维持。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种国家治理逻辑显然与西方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原理,存在内在的冲突性。自由化的市场经济变革势必将削弱中央的集权能力。历史学家傅斯年曾给过一个经济兴衰周期说,中国只要有70年的稳定期,必定大繁荣,“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无不是两三代人的事情。但是改革过程中,历朝历代都经历着“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往往是一开放就搞活,一搞活就失衡,一失衡就内乱,一内乱就闭关,一闭关就落后,一落后再开放,朝代更迭,轴心不变,循环往复。这一失失衡的原因就是权益和财富分配的失衡。很多人觉得中国近代的落后是科技的落后,实际上我们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甚至和美国的起步,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文化、制度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历代经济改革的历史来看,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权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得失,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性因素。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