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斐多》描述了苏格拉底的朋友和学生陪伴苏格拉底度过的最后一天,这本该是非常伤感的一天,但是苏格拉底却极其平静甚至时常带着笑意和他们讨论了一整天哲学问题。他特意打发走了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为的就是可以和朋友们安静地讨论哲学,这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却很好地体现了苏格拉底对理性和哲学的热爱胜过了一切儿女情长。对苏格拉底来说,赴死是一种主动选择,并且经过了理智思考和论证,确认了自己的这个选择,所以没有痛苦和烦恼,就好像即将出门旅行一次那样的寻常。
哲学家的追求是真理,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的平静,无畏于死亡,死亡就是肉体的消散,但灵与肉不同,灵魂可以永远地存在(灵魂不灭说),肉体的消亡对哲学家来说是灵魂的解缚,高贵的灵魂不再受制于肉体,不再受制于外部感性世界的声色侵扰,让灵魂得以安息。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就是练习死亡”,依靠理性的力量做到视死如归也真是叹为观止。平时人们的生存状态是灵和肉纠缠在一起,观念的形成受制于身体的欲望而变得杂乱无章,乃至头脑混乱,不会思考。哲学就是在活着的时候,训练自己实现灵与肉的分离,并为最终的死亡,也就是灵魂与肉体最终分离做好准备,解脱由身体而产生的七情六欲的束缚,还灵魂以纯净无染的本质。
恰恰因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因此更需要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照顾我们的灵魂,因为灵魂在和肉体分离之后还有很长的、甚至是无尽的路要走,在活着的时候如果灵魂受到了伤害,那么死去之后,灵魂依然要遭受惩罚和厄运。灵魂有趋向性,有两种运动方向,朝上或者朝下,朝上就是净化的过程,灵肉分离的纯粹化过程,这也是一条修行之道。朝下就是灵魂堕入沉重的肉体,不得自在,失去自由的状态。苏格拉底主张灵肉分离,纯粹的灵魂是轻盈的,朝向真理和永恒。
苏格拉底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叮嘱自己的老朋友克里同,不要忘了给医神阿斯克莱皮奥斯献祭一只公鸡。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灵魂最终得以脱离身体的牢笼,重新获得自由,这其实是对此前灵魂与身体结合时所患疾病的最终“治愈”,所以他要感谢医神,最终用“死亡”治好了自己在活着的时候灵魂遭受的“病痛”。在这样的认识下,哲学家怎么可能会害怕死亡呢,死亡是大自然赋予尘世中的凡人在这一世得以解脱的天赋权利,当然你在这一世的所作所为,也决定了下一世灵魂的趋向:向上、纯净自在,无所束缚,或者向下堕落和困顿。灵魂不灭就像能量守恒,灵魂的能量不会消失,会给人世间留下不同的可能性和趋向性,所以“生”同样重要,它是一个持续性的创造过程,每个人都参与了创造这个世界的模样,在一段有限的时间中。
姜老师在课程讲解中,反复强调哲学就是思考的能力,是“thinking of the thinking”。给我的启发是:哲学就是理性思考,理性思考就是凡事要给自己一个理由。比如我自己的选择,我头脑中的某个认识和观念,我的价值观乃至我的信仰,都要有一个理由,需要一个细思和论证的过程,不要有那种迷之自信。这里面还包括了自我怀疑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某个观念,某些情感和自己的行为都要有一点迟疑,要有一个往深处想一下的习惯,或者说反思的习惯。胡适之曾有一句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小心求证的过程,就是哲学的方法论,要对每一个观念、每一个经验有一个细思的过程。苏格拉底对自己的选择——决定赴死,给出了他的理由、解释乃至整个论证的过程,因而成了千古名篇。当然,论证要清晰有力,逻辑严谨,要能够说服自己,能产生自我肯定,也不会被别人轻易驳倒,这就是哲学的思辨,用思想来避免谬误和盲目。我们最需要掌握的是作为方法论的哲学,而不是仅仅作为知识的哲学史。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