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读后感2000字 最新读后感作文大全最新

征文网 2022年3月8日读后感评论37 阅读2598字

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南森

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葵花五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因病去世,她只剩下与她相依为命的爸爸。而后,她跟从爸爸来到大麦地的干校。在人生地不熟的干校里,没有一个人可以跟葵花玩,她感到很孤独,而她相依为命的爸爸也因为工作几乎见不到人影。于是葵花自己一个人一发呆就是一整天。直到葵花一次冒险出去来到了大麦地遇到了青铜。青铜是一个沉默老实的男孩,但他是个哑巴。也正因为青铜是个哑巴,大麦地里的朋友都不愿意跟青铜玩。他唯一的玩伴便是那头老牛,每天放牛喂牛就是他每天的事情。青铜和葵花的相遇,使他们彼此珍惜成为了最要好的玩伴。他们一起去玩一起去捡芦苇,他们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快乐。但一场意外突如其来,葵花的爸爸为了捡画,跳进水里不幸溺水身亡,葵花也就从此成了孤儿。

经过几番辗转,青铜的家人收留了葵花,他们把葵花当成亲女儿来对待。就这样葵花走进青铜的家里。他们贫困却不会因此自卑。青铜和葵花互相鼓舞对方,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们慢慢的成长起来。家里没有灯,葵花就每天晚上借口去同学家玩实际上是去同学家借灯写作业。被青铜知道以后,他捉来萤火虫做了十盏南瓜花灯。为了葵花报幕时的美丽,心灵手巧的青铜做了一串闪亮的冰项链送给她。为了让葵花看马戏有个好位置,青铜一声不响地顶着葵花站了一个晚上。两个人的友谊心心相系又形影不离。为了给家里省钱,学校组织的拍照活动葵花没参加,每天放学和青铜一起去采芦苇,为了能多编些芦花鞋去卖。为了奶奶的病,自己一个人偷偷的跑到江南捡银杏。用各种办法教青铜写字,为了让青铜在别人面前自信起来,抬起头来。两个人就在这样守望相助的日子里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起来。

好景不长,十二岁的葵花被命运召回了大城市。两个人从此分隔两地。在葵花走后,青铜从此经常一个人坐在大草垛上遥望芦苇荡的尽头,一坐就是一整天。青铜常望着那片他和葵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遇见的河流。他很想念葵花,希望能够有一天葵花能回来看他。他一天一天地坐在大草垛上遥望,但是等了很多天,青铜太累了,他的眼前一会金,一会黑,但是在这一刻他隐隐约约看到葵花的影子在向他走来,他张了张嘴憋红了脸,竟然在这一刻,他喊出了声音,他对着芦苇荡喊出一声又一声的“葵花”,声音显得很嘶哑的在芦苇荡里回响。

我最喜欢的事结尾处的一句话“当时阳光如泻照在一望无际的葵花田里,成千上万的葵花盘又打又圆,齐刷刷的朝着正在空中流动的那轮金色的太阳”全文终,余音袅袅,没有人知道最后葵花到底有没有回到大麦地,但是这一句话却一直暗示着依傍着太阳而生的葵花,即使在黑夜没有阳光的日子,它们依然不会枯萎,因为他们会在黑夜中蓄力养神,累积能量,到了第二天太阳升起的的时候,它们又会绽放的光彩夺目。

曹文轩先生所写的《青铜葵花》虽然从来没有写孤独二字,但是又能在字里行间领会到孤独。又能让人在他的文字中体会成长。作者借青铜葵花来暗喻孤独的滋味,他把葵花比做是一只鸟儿拥有万里天空却看不到另一只鸟的孤独,把青铜比作是那种一直鸟看着自己的同伴飞翔天空自己却只能留在原地的孤独。但是,我所能领会到的是,即使鸟儿在空中看不到任何一只鸟,但是它不会因此停下它的飞行轨迹,它会一直往前飞直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才会停下。即使鸟儿只能在地面仰望自己的同伴,但是它始终是一只鸟儿,它不会一直停留在陆地。它始终会用尽各种办法让自己重回蓝天。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孩童果猫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你当然孤独。

但是在我看来,孤独的人,没有什么不好,他们会在沉默中爆发。有这样一句诗描写孤独“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从诗里感受的孤独很困苦,但是即使是孤独,也不要因此变得庸俗,因为这样,你才会发现到处都是沙漠。人生本就是一群陌生人在你的世界里走走停停,所有的时间用来彷徨,用一瞬间来成长。生命之所以热烈,是因为他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而存在,它孤独的成长,孤独的享受,孤独的既痛苦又充满力量的过程,它可以听自己的心跳可以真正的感受自己的存在,体会了孤独才会成长。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海洋深处有一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叫Alice,因为他的频率与众不同,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生物能听到它的声音,与它产生共振。所以它的悲伤只能独自消化。但也因为它的孤独使人们关注上它,而后人们花费二十年的时间终于找到和Alice同样频率的鲸鱼,它终于不用再忍受孤独。

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Alice,终其一生只为寻觅一个灵魂能与之共振的人,我们便可以不再孤独。所以所有的关系都是因为频率的不同而慢慢变淡。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他写了他小时候与闰土的深情厚谊,闰土带他玩带他见过他从来没有见过的风景,他们彼此是很要好的朋友。二十年后,鲁迅重返故乡,闰土看到鲁迅首先是鞠躬再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老爷好,那时鲁迅先生便知道他们早已回不去。虽然他们年少的步伐一致,但是鲁迅在大步向前走,闰土却向生活低了头,他们的频率也变得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明白即使双方分离两地,我们也要在对方看不到的日子里力争上游。只有这样,再见面的时候,我们便会为对方的进步而感到欣喜,双方的频率也会在各自的努力中达到一致。

诗仙李白,他的前半生都在为仕途奔波,后半生辞去官职独自一人周游世界,你说他会自己孤独的感到困苦吗?恰好相反,正因为是一个人,正是因为这份孤独,他在困境时才会说出“长风破浪会有时”,在逆境时才会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孤独寂寞时独自对月饮酒才会写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千古佳句。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亦是如此,她的词在前期时曲风悠闲,却因朝廷纷争所受到的牵连,导致家中只剩她一人,曲风便成了悲叹人生,她的词也因此出名。由此看来,低到尘埃才能锦上添花,荡入谷底才能跃上云端。

青铜葵花的相遇,让孤独自卑的他们,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即便是最后的分离,也成全了各自。木心说过“人生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孤独中成长,而不是在孤独中坠入深渊,一个人成长的最快的时候就是他最孤独的时候,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孤独而苦恼。少年的你,志在四方;追风的你,定然会发沾一路花香,肩落一程星火,守得云见月明。

继续阅读

公众号:pcren_cn(长按复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